翠苑2022年第3期

翠苑

翠苑2022年第3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翠苑》是全国公开发行,常州市文联主办,江苏省一级期刊。主要刊载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

目录

名家构筑 | 在拱宸桥上

我已经在拱宸桥畔的运河边住了整整二十年。在拱宸桥上,我曾无数次伫立四望而遐想。今夜,月光如桥下的流水般明亮,万千条柔嫩柳枝轻撩着夜的河面,柳枝调皮地深入河的身体,河水则无声浸润着柳枝,它们默契得如三生

名家构筑 | 米从大地来

1百岁是我的老家,原来是一个乡,后来拆乡并镇,先是并入毕浦,后来并入瑶琳,百岁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山与山之间相拥紧密,路与路之间蜿蜒曲折,人与人之间因为多从事快递业分散全国,怀念多于相见。白水是百江镇

三叶草 | 千岁不发

一考古队到銮铃村那年,狄狄十五岁。一个清瘦的少年,性情有点孤僻,每日在镇上的学校用功读书。早起上学,傍晚归家。一路上,一年年,身后唯一变幻的背景,只有那平畴上的四季庄稼。岁月于他,总是单调素朴的,而认

三叶草 | 消夏三题

鱼儿钻沙我的老家陇东一带,农历四月初八之后,气温升高,草木葳蕤,开始正式进入夏天。这时候,一些常吃的食物退居二线,另一些解暑清凉的吃食开始粉墨登场,疙瘩拌汤就是其中之一,它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鱼儿钻

三叶草 | 灯塔(组诗)

旧月亮少年时的衣服全都旧了不知所踪了记忆中故乡的月亮也是旧的在那一年的暗夜在那一年的潍河滩孤零零地挂着一面仿佛毫无凭借的镜子照着那一年的我那个刚满七岁的少年夜还是夜一夜一夜都是新的月亮还是月亮每一夜的

小说 | 荷风吹

一河上镇魏镇长刚从区政府开会回来,摩托车突然在路上打了个滑,他不禁停下车看天,天阴得吓人,乌云就像听到了上帝的集合令,密密麻麻俯冲下来,人仿佛一踮脚就能被乌云擒住一样,看着心慌。他本想先回镇政府一趟,

小说 | 城里的蛙鸣

一“火了!火了!王队火了!”“王队上热搜啦!太厉害、太厉害了!”“这个博士级的回复确实妙,各大网站都转了,这下咱们局真出大名喽!”早上还没到上班时间,江淮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就热闹了起来。头天晚上,局

小说 | 角色

一多年后的今天,一接通秦何的电话,一首很有俄罗斯调性的歌声马上传来:“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我知道,这首歌叫《漠河舞厅》。歌声哀怨,又激昂满腔,似乎在概括他的生活。从大学生到演员,似乎没什

小说 | 丁白菜与董巧巧

丁白菜丁白菜不是菜,丁白菜是一个人。这个人也不叫丁白菜,但大家都叫他丁白菜。丁白菜父辈那代,没有文化,但再没文化,宁可用猫啊狗啊的起名,也不会给男孩起个地里的菜名。可丁白菜偏偏就是个菜名。会拆字的老董

散文 | 青珍山的风

一2021年4月,我从玉树调到果洛,分配到青珍乡寄校。青珍乡隶属甘德县,地处县域东部,距离县政府所在地42公里,是玛沁县过往甘德县的必经之路。接到教育局通知,我带上行囊驱车赶往学校报到。青珍乡有两条街

散文 | 没有一棵树长错地方

我站在南山顶的枫树下,看着山屯周遭生长着的各种各样的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就山屯里所有的树,不管是大树、小树,还是高树、矮树,应该长在哪就长在哪,没有一棵树长错地方。有长成一片风景的,有长成一片树林的

散文 | 父亲的“一厂两店三亩地”

“一厂两店三亩地”是一篇通讯的标题,1980年,家乡的一位通讯员为我父亲写的,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我家是高邮市司徒乡第一个万元户,那一年,父亲还去北京参加了表彰大会,带回了锦锻被面的奖品。嫂子说就是

散文 | 察院弄1号轶事

察院弄是常州市区的一个仅有三百多米长的普通巷子,虽不长却很有特色。一般城市巷子不是东西走向就是南北走向,而察院弄却东西南北走向都有,东接杨柳巷,东向西走100米左拐,北朝南向200米出巷,就南接西瀛里

散文 | 小满,恰恰好的端然

小满,是谦虚微笑的节气,是恰恰好的端然。二十四节气里没有大满,看起来古人也是推崇低调,不事张扬炫耀的。逢此时节,初夏青岚拂面;夜莺轻啼,梅黄杏肥沁脾。夏夜的微风拂过,带着荷塘甜甜的水气,泛着凉凉的水花

诗歌 | 邹晓慧的诗

没有关系有些事情一个人不行又不需要二个人掺合放风的人知道像和尚与寺庙的关系像水与岸的关系像山与兽的关系像我与你的关系关系与关系的关系就叫哲学所有的事物绕个弯这是一个写诗的笨男人的想法与一切事物的根部有

诗歌 | 芦花:大地的美学(组诗)

在江边:芦苇的写意或陈述它们,没有一棵是低着头生长的它们把质朴中含有密码的身子深入泥土深入水,深入人心仿佛,一幅浩荡的写意长卷从长江的立轴伸过来…把荡漾的,不可描述的海在大地,抵达一种美的极致是每一棵

诗歌 | 故乡的告白与告别(组诗)

故乡当色彩鲜明的田野,变成单调的白色工厂;当错落有致的屋舍,变成封闭的水泥城墙。条条的田垠被掘除,摧毁的是我的躯体;砖块和瓦砾的崩塌,崩塌的是我的记忆。农民,失去了农田,就像缺失了精神食粮;我没有了我

热风 | “此在”与现代精神救赎

徐则臣作为“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其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不仅获得了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的奖项,同时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笔下的人物保持着高度的人文关怀,

热风 | 有意识的“无意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文学艺术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浮躁、激荡与叛逆的气息,各种文艺思潮的理论和实践创作相互碰撞、交融、发酵。这一时期,一部分诗人、艺术家们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和创作方式似乎也成为他们作品

热风 | 无中生有

清代绘画受到社会形态和明代写意绘画风格的影响,作品呈现出以大写意形态为主的多样化艺术面貌。八大山人作为明末清初的代表画家之一,作品以湿润的墨色入画,笔法理性而简练,造型怪诞且幽默,以大写意的表现形式直

出新 | 枣样人生

枣坡庄和几乎所有的农村一样,被一望无际的田野所环绕。村民在田埂间劳作,日复一日,不曾断绝。如此平淡的生活,就像枣树枝头那簇圆溜溜的果实一样,虽不如奇珍异果那般贵重艳丽,却也自有其芬芳甘甜。都说“前人栽

出新 | “天地入吾庐”

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园林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清乾嘉年间,常州园林文化空前繁荣,也由此催生了相关题材的诗词写作。常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园林有止园、近园、意园、约园、青山庄等,袁枚、洪亮吉、

出新 | 梦里青苔

宋代诗人方岳曾在《听雨》一诗中写道:“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意境,我艳羡至极。所以我常常效仿方岳,在下雨天卧于床上,静静地听雨,也听姐姐说雨。姐姐告诉我,二十四节气中和雨相关的就

出新 | 九月的回忆

又到九月了。九月大山里的黄昏依然是那么美,只不过这美之中又带着点淡淡的忧愁。九月是初秋,是玉米成熟的日子。夕阳西下,小山坡上的一大片玉米地里有许多忙碌的身影在其间穿梭。外婆和我倚在门边欣赏这农忙的风景

出新 | 江南,生活

乘车去南艺后街的水木年华时,试图去寻找一种“江南”的感觉。在一旁的古林公园里,上坡登山,眼观四下,叹道:人之于景而发于情,动乎心而感于声。寻幽探胜,而后文六艺,征五音,比如拾阶有十,一步一景。大千世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