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23年第12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3年第12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评论 | 评陈维昭编《稀见清代科举文集选刊》

当今人谈论传统的科举时,首先想到的是像洗澡水一样污浊要被倒掉、窒息人才灵性的八股文。其实,今天的人大多没有看过八股文,更没写过八股文。仅有的一点知识,主要是借助影视剧或某些作品,形成对八股文乃至科举的

每月聚焦 | 鲁迅,好久不见

“子涵好,我记得你在鲁迅博物馆当过解说员,对吧?我的朋友钱振文写了一本书,你一定会感兴趣。”当我的导师赵勇老师将钱振文老师的新书《西三条二十一号:鲁迅在1925》上市的消息发给我时,我正在工位上午休,

每月聚焦 | 把历史地理化之后

读完钱振文的《西三条二十一号:鲁迅在1925》(海燕出版社2022年版),我立刻便断定,此书虽写鲁迅,却事关文学地理学。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把文学地理学落实成个案分析的示范之作。壹我敢如此断言,一方

每月聚焦 | 总算出了本好看的书

壹去年年底,我的《西三条二十一号——鲁迅在1925》终于在海燕出版社出版了。由于种种原因,我的书稿在这个出版社沉睡了三年多。我把书送给了不少人,很多人拿到书后对我说:“嗯,这书好看。”这些年,我也出版

编辑手记 | 与王维知音一起来读王维

我是王志清《坐看云起:王维的三十二相》(河南人民出版社2023.2)的责编,在新书刚刚投放市场之际,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向跟读者朋友力推这本新书。著名学者蒋寅称王志清为“王维的千年知音”,他说:

随笔札记 | 随笔二首

怀念羞怯晚上甫进家门,央视戏曲频道正在播放经典电影《刘三姐》,于是禁不住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刘三姐》在小时候看过,但当时看得不大懂,朦胧中只知有阶级的仇恨,且财主莫怀仁很坏。后来到湖北大学读研究生,

随笔札记 | 以宽广的经济视野阅读和理解《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影响世界深广。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说:在中国,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在轻视的眼光下,自从18世纪末的《红楼梦》以后,实在也没有产生什么较伟大的作品。我想《红楼梦

文化视点·《春秋》新读 | 《春秋》:古老的舆论监督

儒家经典中,人们对《春秋》比较陌生。《春秋》与《诗》《书》《礼》《易》等典籍是孔子设馆授徒的核心课目,也在儒家后学手里代代相传。在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背景下,五经之学成为经学,《春秋》被认为是

文化视点·《春秋》新读 | “春秋笔法”之形成

《春秋》是从先秦流传至今的早期经典,其文本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的重要事件。《春秋》一书含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因此被视作鲁国的国史,也被儒家列为“六经”之一。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文化视点·《春秋》新读 | 《春秋》与甲骨卜辞

《春秋》作为一部信史,承载了华夏民族的早期记忆。《春秋》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间,发生在鲁国和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中的重大事件,涉及国家重要的祭祀,国君的出访、狩猎等活动,诸侯国之间的交战征伐及

错了吗 | 对修订《鲁迅全集》的七点拙见

我拥有两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一套1989年北京第4次印刷,单卷定价,共计125.35元(全十六卷)。当时少不更事,胡乱读将下来,竟然“忽略”了最能反映作家性情的书信和日记部分。第二套

错了吗 | 致萧跃华先生

十月末,接萧跃华先生电话,并发来新作《我对修订〈鲁迅全集〉的七点拙见》,嘱我作一些评点。因致信萧先生,谈一点自己的意见。萧跃华先生:大作已阅,总体来看,您的文章对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应具有重要的参考

钩沉趣考 | 角色诗与李贺歌诗中的六朝故事

李贺受六朝乐府的影响,他的诗中出现了诸多的六朝人物。这些六朝人物出现在李贺的作品中,不仅仅是用事而已,而且成为主题。与李白、杜甫等人不同,李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重在捕捉人物心事,从中见出自己的情感体

对谈 |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复盘

谌旭彬多年来主持腾讯历史频道,主编的“短史记”系列选题视野开阔,行文轻松,喻义无穷,曾是我追踪阅读的栏目。谌旭彬个人著述量大质高,几乎出一本热一本,毫不夸张地说,早已成为新一代历史类写作台柱子之一。以

对谈 | 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壹本书的主题,是晚清的改革与转型。具体而言,是咸丰十一年(1861)到宣统三年(1911)的改革历程。之所以不从道光二十年(1840)谈起,是因为该年的英军叩关虽一向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这场战争

文化地理 | 铁狮子坟

1986年春,我从南方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按照复试通知的指引,出北京站,在下午晚些时候橙黄色的阳光中,坐10路公共汽车到中山公园,再换乘22路。到北师大站时,我错过了。售票员说,可以在下

艺术生活 | 从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说起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35年10月19日,红军到达陕北保安的吴起镇,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此时,何柱国部骑兵第三、六师,和宁夏马鸿宾、马鸿逵三十五师骑兵团尾

书人故事 | 一个和八个

程千帆先生是当代著名古典文史学者,教育成绩卓著。关于他的做人和学问,莫砺锋老师、张伯伟老师、巩本栋老师等都有很好的总结与阐释。我在编辑《程千帆古诗讲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时,感受很深切。借

校园悦读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大同论述

《大同立教: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是张翔教授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此书以大同立教为核心概念,对康有为的政教思想做了系统的梳理。书中探讨了传统的夷夏之辨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康有为生前不刊行《大同书》的原因,立

校园悦读 | “一颗荔枝”的长途跋涉

康有为作为近代思想家,常常与戊戌变法捆绑在一起。但实际上,他的思想生命,远非戊戌二字所可涵盖。不仅在晚清和民国有诸多的追随者或批评者,即便是在当代的中国思想界,康有为仍能经常引起热议。一个众所周知的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