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2年第6期

牡丹

牡丹2022年第6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诗歌 | 杜喜红诗选

题苏武牧羊图北海牧羊十九年,一天百望汉家烟。再屈不忘报国志,大雁何时唤我还。进忠言贪心无岸似毒疮,斗转星移它暗长。病入膏肓追悔晚,已身囹圄泪翻江。品“四君子酒”四君之酿品为贵,喝酒有节不可醉。尝到真香

诗歌 | 姜木若诗选

曙 光在泛黄的银杏叶里在迷蒙昏暗的间隙在命运挣扎毫无希望之际我站立于山峰之巅顶轻轻地缓缓地拨开密云便抚过憨厚的大地和你沉睡的双眸混沌从这里结束光明从这里开始你从这里苏醒新世纪站立于此五千年之后的下一个

诗歌 | 游农居

古道茂林灰瓦,磨盘老井篱笆 瘦竹鲟鱼鲜花,小桥流水人家。焚香抚琴烹茶,著书吟诗作画 年华岁月苦短,青灯古佛无涯!

诗歌 | 父亲(组诗)

父 亲您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您那么善良、慈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您一生受尽劳苦您的信念只有一个为儿女谋幸福正是在您的耕耘下家庭和谐美满父亲您走了让我懂得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感父亲啊尽管时空把我们分开三年

诗歌 | 梦里的日历(组诗)

梦里的日历梦里的生活滑稽可笑但总会把它当成真实日历一张张撕去日历不断变薄只剩下几张纸已经快到年底伸手想去年的河底抓几条年年有鱼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缕缕纷乱的思绪和几多的焦虑街上的门店又关了许多越

小说 | 打工妹的爱情“战争”(8)

王海东,北京人,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国家商务部《服务管理体系实施规范》主要起草人,中央电视台六集电视专题片《股市风》撰稿人兼制片人,曾在天

品评 | 《摇啊摇,疍家船》中苦难书写的审美意义

洪永争《摇啊摇,疍家船》书写疍家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小男孩杨水活的经历与成长,展现了疍家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苦难。洪永争用质朴无华的文字展现了乡村人民良善淳朴的美好精神特质。文中通过水活经历照顾病重母亲、送

品评 | 《憩园》主题的转折性意义分析

学界将巴金的小说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小说是充满革命激情的、是青春叛逆的 后期的小说激情与叛逆退隐,对人之疾苦流露出深切的同情。《憩园》是巴金小说创作转型期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的发表有转折性意义,它

品评 | 元杂剧之“两汉故事戏”初探

元杂剧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元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历史剧题材广泛,尤以两汉之历史为最盛,这与汉、元两代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两汉故事戏”的题材来源较为集中,溯源本事可见剧作家在题材的选取和运用

品评 | 论马金莲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马金莲对于女性有着天然的关怀,其小说创作也多使用女性视角。坚守现实主义道路的她一直密切注意着当下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从早期的乡土书写到近期的都市书写,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以时间

品评 | 吴海《闻过斋集》版本初探

《闻过斋集》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理学家吴海所撰的文集,由吴海门人王偁编次,主要收录吴海的散文作品。吴海(1322—1386),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元至正末,时逢兵乱,他隐居不出,潜心学术。明朝

品评 | “江南”意象的流变与中国文人的“江南情结”

《左传·昭公三年》记载:“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江南为云,江北为梦,是为云梦泽。云梦泽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是江南(中国东南)与西南的分界。“江南”作为一个意象广泛存在中国

品评 | 寒柳古驿话别离

《我们仨》是杨绛在21世纪初为纪念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媛而作的长篇回忆性散文集,书中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一位暮年老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流连思念家人、回顾生命历程的所思所感,记录了自己与丈夫、女儿相守相望最

品评 | 《道德经》中“道”“德”的本体认知

老子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最高代表,他的著作《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余字,是从天地自然出发来关注社会人生的,由《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组成,用其精练形象的话语构造出一个“道”与“德”的世界。“

品评 | 君子与圣人

《周易》被誉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君子和圣人是《周易》所推崇的理想型人格,这类人格的确立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步

品评 | 生命想象与人性探寻

何凯旋荣获多项文学奖项,创作了大量作品。其小说文本中塑造了大量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拟实型,一类是工具型。一方面展现了他对和谐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关系和理想健康的人际关系、精神境界的呼

品评 | 《西北辞》的小与大

回族诗人马占祥的诗集《西北辞》将乡土民族特色融入时代创作中,语言精致、简短、纯粹、空灵,用较小的篇幅写出了生命、人类、自然的大主题,他的诗篇幅小但格局大,切口小但内涵大,事物小但世界大。刘立云在给马占

品评 | 论中国动漫对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诗歌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对于经典诗歌的传承与发

品评 | 韩非子的人性观初探

在韩非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核心的思想是人性观,“好利恶害”是其思想的起点。韩非子的人性观不同于荀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韩非子的人性观如今仍然能对当代社会带来一定启示。一、韩非子人性观产生的背景(一

品评 | 孝感天下,爱传千古

乐亭大鼓是“冀东三枝花”之一,它起源于河北省唐山市的乐亭县和滦南县,盛行于整个冀东甚至辐射到京津和东北一带。乐亭大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和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唱段,滦南县的靳文

鉴赏 | 英美文学的审美传统和文化气质

英美文学有多种形式,经过时间的沉淀,所蕴藏的文学作品已经逐渐走向多流派、多样化,但这些作品在审美传统与文化气质方面有着颇多共同特征。同时,得益于这些瑰丽绚烂的作品,许多世界著名的文学创造者脱颖而出,一

鉴赏 | 《晃来晃去的人》中女性人物分析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1976年因其作品“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贝娄的首部作品《晃来晃去的人》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了犹太青年约瑟夫

鉴赏 | 论《简·爱》中的多元化母亲形象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小说,是一部带有自传的作品。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简·爱在苦难中不断追求自由和平等,坚持自我,最终收获幸福的故事。笔者研究发现,大部分批评家针对小说中的女主角

鉴赏 | 论《到灯塔去》中的海洋书写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大量的海洋书写成为小说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在创作过程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将对广阔神秘的大海的描写、人物面对海洋时的思索及人物经历海上航行最终到达灯塔的

鉴赏 | 试论东野圭吾《假面饭店》中的创伤书写

东野圭吾是日本当代推理小说家,《假面饭店》是东野圭吾的经典作品,通过创伤书写来反思人类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逃离心理创伤所带来的精神围城。为破获连环杀人案,刑警新田浩介假扮酒店前台潜入酒店,在与真正的酒店前

鉴赏 | 徒劳、虚无、哀伤:川端康成《雪国》中的哀美观

川端康成凭借着细腻的文笔、典雅的用词风格、凄美伤感的文风、独特优美的气息,将《雪国》这篇看似结构松散的小说表现得朝气蓬勃。全文基调极其哀伤,一位艺伎驹子不断追求爱情,但结局却是“一次美的徒劳的故事”,

鉴赏 | 浅析中提琴的演奏技法与音乐表现

中提琴是提琴家族中的一名重要成员,很早之前便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相较于小提琴,中提琴的体型略大,在演奏技巧的把握上也难度更大。整体来看,中提琴的音色没有小提琴的音色那般清丽,也没有大提琴那般浑厚有力

鉴赏 | 西方音乐史脉络下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与特征

奏鸣曲是指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奏鸣曲是最常见的乐器体裁之一,奏鸣曲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结构形式的包容性,在西方音乐史的器乐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早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艺林 | 以图绘意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广告行业高速发展,平面广告设计呈现多元化、个体性、独特性、趣味性、冲击性强等特征。实践证明,图形创意凭借其突出优势,在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水平、增强宣传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图形创意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时主要

艺林 | 浅析元素运用与组合对首饰设计的影响

在全球“快时尚”浪潮的推动下,更新速度快、价格低、款式时尚的各类服装产品,受到当今社会年轻人,尤其是职业白领的追捧,与此同时,得体的穿着更应该有相应的搭配,来展现个人的审美,满足个人的情感性诉求。因此

艺林 | 陶瓷艺术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研究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陶瓷成为我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我国独有的文化名片,曾经一度沿着丝绸之路走向很多国家,成为很多国家追捧的艺术品。陶瓷艺术是材料与艺术的结合,但陶瓷本身是产品,有产品的

艺林 | 莲花纹文化溯源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理论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需要通过新形式延续,中国纹样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其中莲花纹样是最早的植物纹样之一,发展形式十分丰富。近年来,文创产品发展势头良好,是一种既承载传统文化内涵又

艺林 | 浅析当代军旅舞蹈的创作特点

军旅即军队,其产生、发展与国家的规划、社会的进程等政治因素息息相关,其既有主体层面的发展,又受客观环境的牵制。军旅舞蹈以部队生活的军旅现象为艺术出发点进行舞蹈创作与思想反思,强调在军事现象当中反映现实

艺林 | 民族音乐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随时代发展逐渐丰富起来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各民族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民族音乐不断融合文化特色、民族精神和艺术方式,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

艺林 | 数字图像技术植入版画艺术创作中的思考与实践

木刻版画出现时间较早,在创作初期便拥有图像传播的功能,数字图像技术的出现对木刻版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弱化了木刻版画的传播能力。在19世纪中期,法国、英国开展版画原作运动并在这项活动中建立了具备较高艺术

艺林 | 油画调性在情绪表达上的诗意美

架上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至今经历了几次大变革,众多流派纷争都在追求创作形式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绝对原因,当代想要创作出更加富有时代意义与性质的作品,就必然要深入生活中。“调性”(tona

艺林 | 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中的推广及其作用

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机遇,群众文化也走上了新台阶。当前,为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需要满足群众精神方面的需求,通过艺术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提高

艺林 | 视觉体验下立体珠绣工艺技法与形态分析

珠绣作为中华民族刺绣工艺的重要类型,也被称为“穿珠绣”,具有材料类型多样、工艺技术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等方面的特征,针法缝制技艺包括平绣、串绣、竖珠绣、叠片绣、浮雕绣等多种形式,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绚丽

艺林 |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子舞的校园传承方式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重要记忆,也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的基地,更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学校应积极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推进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播,使学校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承载地。非物质文化

艺林 | 新艺术形式的发展及其应用

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在近年来兴起的重要分支,其创作载体实际上包括所有的纤维材料,主要技术基础是我国盛行几千年的纺织技术。纤维艺术具备显著的现代艺术理念,不受实用性观点的约束,现代审美特性尤为突出。纤维艺

艺林 | 遗忘的明珠——海南黎族大鼓舞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对于黎族来说,鼓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器物,代表着权力、身份,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早在秦汉时代,海南黎族便有关于鼓舞的记载,因此鼓与黎族精神休戚相关,在黎族人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