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微光 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邂逅那些微光般的美好与感动。它们或许微弱,却有着足以照亮心灵的力量,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慰藉。我常常在想,心中的微光究竟是什么模样?它是如春日暖阳般和煦温暖,还是
诗歌苑 | 永驻心中的歌 时光的研磨不蜕变你的璀璨岁月的伤痕不妨碍你的温柔你是一枚永远绽放的花朵飘香吧带着憧憬和梦想让你和你的芬芳永恒放松时刻一场暴风雨过后大地骤然停止了呼吸夜  死一般寂静白水台心灵和意志的沉淀让悠闲
诗歌苑 | 自度曲·灯火霓虹处赠小马(外二首) 灯火霓虹处,琼浆玉液微醺头。琉璃现底人不休。一人独饮难消愁。无可奈何替新樽,酒酣胸胆愁却留。纤肤指,玉娇容,回眸胜似武陵色。凌波步,飘摇衣,绰影去处万事息。文后愧自羞。幸得与尔同酣酒,几载伤心付东流。
诗歌苑 | 玉鉴下 梦游金陵 秦淮河畔茫茫九天缕缕婵娟驾一叶扁舟拨万缕琴弦听微波荡漾续金陵前缘我愿做一名诗人撑一把破旧的油纸伞漫步在南朝四百八十寺持香火  挥长袖用最动情的笔触把烟雨江南记录我愿做一名歌者携一弦精致的丝桐伫
诗歌苑 | 家 家是生存的根基家是生命的摇篮家存母亲的温暖家放父亲的奉献家留慈母的辛酸家记父辈的艰难家响童年的书声家展奋斗的画卷家传忠孝节义家存积德行善家藏成功喜悦家载悲欢苦甜家萌生幸福希望家滋养美好理想家饱受风霜雨
诗歌苑 | 屈原之魂(外三首) 每到端午佳节时菖蒲翠绿为大地着新衣艾草摇曳于门前忧伤的气息萦绕心际您虽已化作历史的一缕轻烟但在雨雾缭绕间我隐约窥见  您虽形容憔悴却依旧目光坚毅地吟咏《离骚》的壮丽诗篇您疑惑《天问》中宇宙的奥
诗歌苑 | 秋 写不完的诗(外一首) 不经意来到充满收获的季节徜徉在静美的秋天里仿佛春的稚嫩  夏的成长还没有远离秋  却不择时机如期而至远观  橙绛松青看赤枫近看  莓蓝葡紫秀玲珑就连那一树绿色转身成了故
诗歌苑 | 观雨拭心(外二首) 白云变成了黑雾  膨胀翻滚空间气息越发压抑  纵有凉风吹过烦躁依旧在心头游离黑云越来越低  似乎伸手可掬雨燕被迫穿房跃脊  惊起一两声犬吠却扭转不了无边静寂远山由黑变成
诗歌苑 | 麦雨(外一首) 那涌动着的金色波浪热风和麦芒那厚实的土地上脚步和汗水脏污的水杯缺口的镰刀简陋的架子车收麦了毛驴  套上套  拉这日头太毒这路上的黄土这嘴上的笼头前面拉绳的人后面推车的人没有尽头的路下雨
诗歌苑 | 海棠花开惊冬夜(外九首) 南国的海棠不知冬的莽撞被中午的太阳晒得酥痒似乎听到了春的脚步声响便从冬的嘴巴里爬得踉踉跄跄还得非要踩在风的翅膀上绽放  绽放月光扒拉的竹影一个劲儿地摇晃不料使湘妃集了万年的泪泉流淌飘洒在海棠的
诗歌苑 | 屋檐下的烟火(组诗) 母 亲当微风轻起  我便细细追忆你追忆着母亲  你年轻时候的模样你站在那片熟悉的香樟树下明眸皓齿  饱满的脸颊上刻着两个浅浅的酒窝风轻轻吹乱了你的黑发你脚下的小径通往我的校园在
诗歌苑 | 暗香 山的那边  还有些幽暗浮现小径上  没有石子落叶  翻译着夕阳哦  好像看见了你撕扯的脸庞天空花白蛐蛐儿从石板下钻出蚯蚓在泥缝里试探风卷落叶的秋风大树的腰  依
诗歌苑 | 白鹤 飞越冰雪云雨你吟着歌飞向南方的天空鄱阳湖的暖阳下渔舟轻摇一片涟漪斑斓粼粼的波光之上白鹤翅影婆娑飘逸而优雅湖水轻拍着岸边的石头那是你舞曲悠扬的节奏湖畔芦苇轻声呢喃诉说着你冬来春去的故事沉醉于水美草丰的湖
诗歌苑 | 端午思(外一首) 雨水当作墨汁  还未落笔《离骚》《楚辞》再次湿润天空的眼眶久久弥漫的粽香那些旧伤  即使沉睡千年也会醒来打开一层层  包裹着的文化屈子  踏着汨罗江水而来连绵起伏的山峰
诗歌苑 | 怀念(外一首) 怀念是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时间过往难以释怀喜怒哀乐的人生怀念是孩提时玩耍的花丛有情义  有温馨踩着青石板寻找故事的结局怀念是一道等凉了的美味佳肴妈妈的呼唤  爸爸的呵护一份真情 
诗歌苑 | 芒种(外一首) 像麦子  或者稻子我怀掖兵器锋利  深藏在心中眼弯成一把好弓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在另一半里栽种下一生女人从此分蘖  扬花  抽穗一粒种子能结出一把种子是种子却不属于种子一粒
诗歌苑 | 农村小忆(外一首) 我用力一刀砍下一根木柴燃烧火焰再用力一刀切下一段猪草获取温饱农村没有诗人农村只有一首诗庄稼长得好不好牛羊养得肥不肥年猪宰得大不大该有太阳时有太阳该下雨时天就下雨农村没有画家农村只有一幅画用一双眼睛看天
诗歌苑 | 五月的雨(外一首) 一时紧攥的梦  风给圆了终见你淅沥而来虽不是那么急促倒也意深情浓滴滴入骨渗透一片悠悠的乡音看  那田地润了禾苗在撒欢儿野花在笑还有河里不歇的鱼跃雨  细细地迎合心思陇上忙碌的人
诗歌苑 | 石头(外一首) 一块石头让汨罗名垂千古怀着愤恨把忠诚留在青史从此我对石头开始感兴趣不管大的小的  柔滑的粗糙的都要认真研究一番最后我还是失望了不再审视石头因为走不出第二个屈原石头变得没有脊梁成了懦弱的庸俗者今
诗歌苑 | 纤夫 拖着长长的纤绳一步一步  艰难前行深深地塌下腰  脊梁弯成坚韧的弓脖颈儿和腿部褐色的肌肉高高凸起  写满艰辛紧闭的双唇关住了牙齿紧咬的牙齿拴住了疼痛痛楚在心中开始蔓延 
诗歌苑 | 携一片秋叶而来(外一首) 携一片秋叶而来耳边留下风的痕迹落叶是秋天的信使裹挟着阵阵秋风散落人间天真的儿童在田间地头奔跑麦苗拂拂一片秋叶落入掌心想起童年欢欣的游戏亭亭而立的少女缓缓地将压着睡梦的书本翻开指尖微动书本里是那片被小心
小说林 | 春茶 一大早,三癞子就打来了电话,说撂荒地整治得太假了,连杂草都没有刨干净。永清听了,半信半疑,为了印证三癞子的话,他吃过早饭便赶往现场。撂荒地整治项目,是镇上发包的,按理说与村上无关。但镇长说了,这个项目
小说林 | 等你回来 铁柱十六岁那年,又对站在村口眺望的娘说:“娘,我要去当兵,我要去找我爹。”铁柱六七岁的时候,铁柱爹对媳妇说:“娃他娘,家里头老的小的就全靠你了,等赶走了小鬼子,我回来再给你当牛做马报答你。”铁柱爹这一
小说林 | 快乐地生活 华超是艺诚大哥家的孩子,也是他们家族中为数不多的男孩。他人很老实,可就是学习成绩不行,初中毕业后转战几个地方复读,最终也没考上高中,只好赋闲在家。亲戚朋友们都为华超今后的出路操心忙碌,却始终未能如愿。
小说林 | 拒“东床” 新入职的大学生,身高1米82,阳光俊朗;并且兢兢业业,勤奋好学,业务上手快。小伙儿没的说,样样都好,就是有点儿一根筋—不谙世事。这不,面对董事长千金抛来的绣球,他愣是没感觉,不来电,拒接!有这么个生瓜
小说林 | 相爱没有理由 在碧水小区会听到许多有关住户的家长里短,今天我要讲给大家的是一对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原皮革厂汪厂长,他的妻子在多年前因病去世了,现在他也退了休,独自开始了晚年生活,早年高高在上的光鲜不复
小说林 | 篱笆外的紫丁香 成长是一场蜕变,这蜕变是抽筋剔骨后重生的过程。我们不知道这一路有谁上车,有谁下车,这是时光在替你筛选着身边的人。—题记李娜第一次见到张丽是在初一刚开学的时候,当时张丽穿着一双蓝色球鞋站在墙角,其他的同
小说林 | 困林鸟 世上总有那么一类人,他们非常优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鲜有人可比,却不被人所接纳,经常被人排斥,好比丛林中那些栖高枝、飞高处的鸟。这类人往往穿着朴素,家境一般,比如卡洛兹。两年前,他的父母因为一次意外的
小说林 | 抓野兔 每年中秋之后,田间地头闲了,大人们就可以带着小孩子上山抓野兔了。秀秀每年都惦记着这件开心的事情,一直央求爷爷带她去抓野兔,但年年都失望,因为爷爷总会告诉她“等你长大”。每当看到小伙伴们白天上山抓野兔,
散文馆 | 吃饭 记得小时候,生活困难,很多人家只能保证一日两餐,其实也有早餐,但极简单,煮一个红薯,烧一个土豆就权当早餐了。1970年,8岁的我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均为双职工,姐姐在北方老家,虽然我排行老二,但实质只有
散文馆 | “讹”新女婿 中原农村,春节期间,有“讹”新女婿的风俗。春节期间没啥事,“讹”新女婿权当娱乐活动。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新婚夫妻第一年回娘家,可是大事。一大早,夫妻就开始梳妆打扮。收拾停当后,二人带上精心挑
散文馆 | 挑桶去桐山 我的老家在浙南泰顺的一个小山村,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每逢初一和十五,父亲都是要到泗溪小街逛逛“商品交流会”。“商品交流会”其实就是赶集,多半是山民们自产自销的山货而已。父亲可不是凑热闹,他总是早早地去,
散文馆 | 弹拨梦想的琴弦 梦从诗中翩然走来,笑意浅浅,眸中凝爱。飘香的笔墨带给我怡然的温馨,红尘之外的天涯海角,有我站成最美的风景,梦想的琴弦被轻轻地弹拨。一直以来我没有停下书写文字的笔,把满怀的墨香浓浓地泼洒,行文优雅,情意
散文馆 | 父亲和牛(外一篇) 十几年前的冬天,邻家的老牛产下一只牛崽儿。老牛患了病,后来不吃不喝死掉了,邻家把病死的老牛和活着的小牛准备一起卖给屠夫。父亲可怜这头没娘的小牛,给屠夫五十元钱说小牛让他喂养,真养不活,再把小牛还给屠夫
散文馆 | 鸿鹄之志 青春的时光最是短暂,短暂得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倏忽之间,就飞走了。然而岁月是有情的,记忆会把一些东西永远地留下来,于是就产生了回忆,回忆使我们重新认识了过去。记忆如河,虽然无法倒流,但那些难忘的往事,
散文馆 | 神奇的龙迹亭 我们怀揣着一颗驿动的心,行走在青春人生,跳跃在山谷间,为的是找一个人间天堂之所。龙迹亭,究竟什么地方才配得上你的身躯?太阳照耀着你,春风吹拂过来,因为你的容颜,我驻足在你的眼前,依依不舍不肯离去。因为
散文馆 | 拭痕 小时候,被爹随地拿起牛皮鞭打的刹那,我就已经知道错了。那是一根黑得发亮的牛皮鞭,打得骨头都在颤抖。牛不听话,打在它身;我不听话,打在我身。少不更事的时候,看爹搓牛皮鞭的样子,在旁边玩耍的我可不知道有一
散文馆 | 怀念父亲,永记教诲 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下雨,也许是气候变化,也许还有其他的现象。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所以,我对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记忆犹新。总感觉,一到清明节,苍天也在为
散文馆 | 无足轻重并不是艺术家的宿命 西班牙港,一个被热带海洋暖风所包裹的城市,既有加勒比土著,又有印度、非洲迁徙来的移民。贫民窟与贫民窟之间,除了特立尼达英语与多巴哥英语以外,还有乞丐、混混,充斥于V.S.奈保尔的童年回忆之中。这些形形
散文馆 | 山中拾趣 每个人都有怀念的东西,都有遥远的记忆,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于我而言,记住家乡的方式是山中拾趣。门外,蝉声聒噪,晒谷场旁边的橘子树被晒得奄奄一息。刚吃过午饭,四哥就来约我去拾柴火。母亲也让我去拾些柴火,过
散文馆 | 五月的盛花 五月的春风并不太寒,我把双手沁在湖边,将那捧清冽的湖水,洒向了在一旁正欲生长的嫩芽。那是一株本应在五月绽放的花蕊,可惜不知遇了何种的霜寒,抑或在冬季时被冻得打了牙,初春时节,便蔫巴巴地、颤颤巍巍地破了
散文馆 | 又到杨花弥漫时 晏殊在《踏莎行·小径红稀》中写得好:“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又到春末夏初,每到这个时节,杨花就非常强势,如同下雪般弥漫于空中,令人不堪其扰。杨花自古有之
散文馆 | 做鼓掌的人 今天给学生评改作业时,我又出现了情绪暴力。看着俞佳琪无助又带几分恐惧的眼神,我心软了。终于,我还是耐下心来跟她好好讲解。不知为什么,我明知在暴力情绪下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心态的,可看到孩子那么简单
散文馆 | 做幸福的园丁 几年前,我成为一名正式教师,被分配到一所村小,整个学校算上我只有两个老师。乍到村小,我觉得很无聊。为了打发时间,我从网上淘来很多花草,又把学校房间前后的荒地,翻来种菜。闲时看看花草与菜的长势,看到叶片
散文馆 | 深山幽谷的炮声 人勤春来早,阳春四月初。春风徐徐刮起,驱走残存的寒冷,送来了几分暖意,山村的男女老少开始忙碌起来,老人们常说:“深山谷的炮声,就像是燕子归巢与祝福相拥。”三里多长的幽谷枣林沟,和田大枣、晋中骏枣、壶瓶
散文馆 | 父亲的小菜馆 张家菜馆,始于1945年。创始人是我的父亲,时年29岁的张子贤。父亲出生于1916年,临沂西北园人(现临沂市兰山区北园社区)。他14岁时就在沂州府城(临沂旧称沂州)拜师学习厨艺。在学徒期间,由于他聪明
散文馆 | 人生途漫漫 今日,我陪姨妈来看病了。医院很安静,椅子上依稀坐着几个人,大概是陪家人看病的。姨妈预约的医生还未上班,我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心里又念着刚路过一家店时瞥到里面的衣服还不错,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溜了出来,美其
散文馆 | 五月 五月,风清日朗。看哪儿哪儿美,看哪儿哪儿让你心动。这时候,没有哪棵树不是绿的。那绿啊,如同人到中年,已落入寻常的日子,沉稳、敦厚、温暖。水杉笔直笔直的,碧绿碧绿的叶片傲然挺立高高的枝头,临空远眺,顾盼
散文馆 | 灵魂是朵难养的花 灵魂是朵难养的花,这养分从不是金钱、权力、名利、地位中得到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汲取的。我渐渐明白这养分是世人口中所谓的爱,包括亲人之爱、朋友之情、恋人相守等多个部分,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努力相辅相成
散文馆 | 留住那棵树 老家的院子里,曾有一棵大树。那是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种下的,它伴随着我一同成长,见证了我的欢笑与泪水,承载了太多我关于家的记忆。在我年幼时,父亲总是默默地在田间劳作,他是一位老实的农民,用自己的勤劳支撑
散文馆 | 樱桃以及布谷鸟 我忘记来这里多久了,就在这群山环抱、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这座山,这座庙旁,有我的三间草房和半亩良田。去年,我曾把一封信寄托给怀里的布谷鸟,托它安置在最深处的山洞。那些曾帮我捡柴的伙伴们,如今早已成家立
散文馆 | 冬日的烤红薯 寒风凛冽刺骨,路旁的树枝随之摇曳,鸟儿在树丛中低语,仿佛一丁点儿动静便足以惊吓到它们。夜色降临,路上的行人裹紧围巾,低头快走,我在校门口踱步、徘徊,等待着还未放学的弟弟,脑中思索着漫无边际的事情。一个
散文馆 | 我的中国故事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只要是中国孩子都应该学习掌握,每次说起我学书法的故事,我总是滔滔不绝。幼时,看着毛笔在爷爷的手下挥洒自如,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冬夜,还总是听爷爷讲“只有一点似羲之”的王献
散文馆 | 褪色的黄书包(外一篇) 今夜,我又失眠了。2020年11月,爸爸因脑出血在ICU急救72天,出院卧床护理15个月后悄然仙逝;2022年1月,本已双腿无力、无法正常行走的妈妈,不幸从餐椅上滑落坠地,导致双腿永远丧失站立功能而终
散文馆 | 冬日红薯(外一篇) 每到冬日收红薯的时节,就会记起一些跟红薯相关的事情。记得小时候,生产队办有食堂,外婆在食堂喂猪,平时她要带我们去那里,我们多是不肯去的,因为那里又乱又臭,还有蚊子。但到秋末冬初时节,我们却非常乐意去了
散文馆 | 杂说“憋得慌” 之所以给“憋得慌”冠以双引号,是因为我想另类地评说一些事,给他贴上一种别样的标签。自从走上诗词创作和文章写作的道路,我就一直在锲而不舍地码字,现在也算是一枚文学“码农”了。虽然天资无奇、文采一般、底蕴
散文馆 | 沿河走,总能找到家 村南头有一条小河,村里人都管她叫贾河。我们村在河的上游,河面不算宽,但河水特别清亮。到了夏天,这里就成了半大男孩嬉戏打闹的天堂,但时不时会有山洪下来。我爹就不止一次地警告我:“再下河,瞧我不打断你的腿
散文馆 | 听雨煮茶 何谓茶?一种植物?抑或一类饮品?我想,听雨煮茶的经历,让我对此有不同的解答。茶,既是滋腑润肺的一碗琼汤,亦是涵养心性的一方玉海。听雨煮茶,既娱耳,也洗心。落雨似是平常,却含云天精华;茶水虽是闲饮,却是
散文馆 | 向暖 十八岁的邻家女孩今天高考结束,从我家门前经过,悠悠的歌声在窗前反复起落,自在的倩影让我心生艳羡,这就是青春恣意的样子啊!可是我的青春,早已不知所终,但又好像昨天还在,因为我还能感受到她的一丝丝余热。怀
散文馆 | 那窗灯火 落日的余晖在高楼林立的缝隙间消失了,栖息在都市的候鸟停止了一天的吵闹,飞回到自己精心筑起的巢。当橘黄的、白炽的灯光从楼群的每一扇窗亮起,那是匆匆赶路的行人,回归自己住所的栖息地。回家的路有多远,漂泊在
散文馆 | 故乡的河 每个人都有金色的少年岁月,它串联着如梦如幻的时光中的悠悠乡愁。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情愫,莫过于对家乡那条小河的终生眷恋。我生长在由明嘉靖三年(1524)开埠,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南端的新堤古镇。这个
散文馆 | 南海之滨 博贺镇一千多年前的古港边,蔚蓝的天空白云悠悠,阳光明媚,那古老碧绿色的博贺湾海面上正归航收复海南岛的十多艘庞大战船队鼓足风帆,乘风破浪地向电城古老的白蕉岭的海岸行进。岭南圣母冼太夫人身穿红色斗篷,腰佩
散文馆 | 嗨,我的半程“马拉松” 3月下旬,得知第二故乡举办2018“万科杯”眉山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安居眉山的我顿时思绪万千、激动不已。仿佛看到20年前,自己如离弦之箭,在新疆伊犁教育学院的田径运动赛场上,在大学同学震耳欲聋的欢
散文馆 | 跑步,一场身心的修行 跑步,一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许多人认为,跑步不过是穿上跑鞋,迈出步伐。然而,真正的跑步远不止于此,它关乎健康、习惯,甚至是精神的修炼。—题记在夜的宁静中,总有人选择在星辰下沉睡
散文馆 | 静待花期 无论何时,都要有静待花期的耐性,生活不会辜负你的每一份积淀,总会有收获和惊喜不期而至。十几年前,我家添了一盆君子兰,伶仃的三四片瘦瘦的叶子,缩在灰旧窄小的泥瓦盆里,甚是一般。我随手将它放在阳台一角。偶
散文馆 | 飘雪的季节来看你 飘雪的季节来看你,春雪空蒙,绿柳依依。踏着当年的足迹,沿着九曲溪岁月流动的轨迹,遥看叙永师范的变迁。春秋祠、玉皇观、罗汉林被镀上一层闪亮的光芒。你们很美丽,陪我历经风雨;你们很动人,陪我走过每一个春夏
散文馆 | 品读青山村 青山村,全名叫湖南省邵东市仙槎桥镇青山村,它是邵东市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文明村。2024年4月7日,出席邵阳市作家协会第二届年会的七县、两市、三区的作家协会的主席和秘书长们,在参观了音乐大师贺绿汀的故居以
散文馆 | 有温度的少年 少年,如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和希望;少年,如奔腾的溪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只因他们是少年”,心中怀揣着热爱,肩上担着坚持,胸中藏着自信。少年时代
散文馆 | 稻草情结 稻草,禾本科植物水稻的茎叶。今生今世,我忘不了家乡的稻草。那一个个稻草丛,早已在我内心扎下了根,形成我挥之不去的稻草情结。我每每吃上稻米饭,眼前就会出现那稻草,耳畔也会响起母亲的唠叨:“做人嘛,不强求
散文馆 | 我的童年趣事 我出生在农村,老家在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罗浮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勤劳善良,那时虽没有丰衣足食,但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平静。我十六岁那年考上了博罗师范学校,用当时村民的话说,我“额头上的
散文馆 | 《长安的荔枝》:不一样的蜕变,不一样的精彩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新鲜荔枝终于抵达皇宫,贵妃娘娘轻启朱唇慢慢品尝,眉眼间含笑如春……也许此事真的只是起于贵妃的一句无心的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欢喜的轻笑,却不知这“妃
散文馆 | 孩子不想上学 学校无小事,事事关乎育人。孩子们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事发生。有些事在成年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孩子心中却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而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很严重的事,在孩子眼中却轻如鸿毛,不足挂齿。还有些事,小孩
文学评论 |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命运解读 自19世纪中叶创作至今,《包法利夫人》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作品,其创作者是当时法国三位文学创作巨人之一—福楼拜。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有曾经就读法律的经历,之后因身体患病而专注于文学创作,终身未婚。福楼
文学评论 | 浅析“海明威式”文体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对20世纪小说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海明威式”文体风格在一众作品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在创作上独具匠心,自成一家,净化了一代传统文风,成功地
文学评论 | 探究文化背景对中波文学乡村形象的影响 农村是大多数国家农业活动的中心,是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基础,在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也是许多世界文学作品的背景,如波兰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的《农民》。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
文学评论 | 南唐仕宋文人的诗学观 南唐(937—975),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享国三十八年,最盛时幅员三十五个州,人口众多,地大力强。南唐三代君主对文人学士最为礼待,兴科举、建书院,文化发展尤为昌盛。开宝八年(97
文学评论 |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刘震云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男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主题和写作风格从来不是滞涩不前的,而是一直在寻求内在的突破。他的女性观照意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潜意识行为到主观能动的演变过程。《一句顶一万句》作为
文学评论 | 《崇古文诀》收录“苏门三学士”及陈师道文章发微 北宋中晚期文学代表人物有所谓“苏门四学士”,这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的合称,因为他们都出自苏轼门下,并且以文学名世。本文中的“苏门三学士”仅取其中三人,不包括晁补之。《崇古文诀》是南宋时期楼昉所
文学评论 | 论加缪的荒诞与反抗 加缪的《局外人》讲述的是,参加完母亲葬礼后过着平凡生活的主人公默尔索,在一系列机缘下开枪杀死一个阿拉伯人,入狱并经过漫长的法庭审理后,最终被判处了死刑。加缪对于人物心理细节的刻画和掌控,极大丰富了默尔
文学评论 | 漫漫寒夜里的一盏温柔的灯 东北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个独树一帜的姿态,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一时之间,研究者们不知道应该把这位成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年轻的女作家归类为哪个文学作家群,或者划定到何种文学思潮当中
文学评论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分析电影《别告诉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别告诉她》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美两种文化在家庭层面的交融与冲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别告诉她》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探讨中美文化在
文学评论 | “文气说”的嬗变及其对文章创作的意义 “文气说”是古代文论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对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文气”的源流、历代对“文气说”的继承发展,以及“文气说”对文章创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文气说”源流和
文学评论 |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北极村童话》 生态批评是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其兴起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以及中国生态哲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生态批评这门学科。生态批评聚焦挖掘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
文学评论 | “还原法”下的《赤壁赋》文本解读 20世纪90年代,孙绍振在其微观分析理论中的审美价值理论、错位理论等文本解读理论成熟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文本解读的“还原法”。针对“还原法”这一概念,孙绍振在《作品分析的还原法》一书中认为:“依靠抽象
文学评论 | 且陶陶、乐尽天真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善作古文、长于书法、精通诗词,是不可多得的通才。少年成名的他,诗作出手便传遍京城,颇受赏识与追捧;体会过世态炎凉的他,被一贬再贬,流落至边陲之地。苏轼的一生波澜壮阔,起起伏伏。
文学评论 | “多情”骑士“无情”侠 作为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之产物的中世纪文学,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骑士文学,它集中反映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之子系统的大众文化,其中有一种主要的文化载体—武侠小说,
文学评论 |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城市文学书写 署名邗上蒙人的《风月梦》是晚清一部以扬州为背景的典型城市文学,新西兰学者韩南在《〈风月梦〉与烟粉小说》中称其为中国第一部不折不扣的“城市小说”,有很强的写实性,“它的出现,和扬州通俗文化是有关系的”。
文学评论 | 古诗词歌曲《青玉案·元夕》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华古诗词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古诗词歌曲是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不仅继承了古诗词的文化精髓,还赋予了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本文所探讨
文学评论 | 新神话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儒家思想的现代性转换 以“神话史诗”自我定位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将中国古典神话进行了现代化的阐释与改编。对于“封神”这一古典神话IP的固有印象,到新神话电影波澜壮阔的视听影像,创作者意在创
文学评论 | 晚清至“民国”碑学兴盛背景下的书法赏析 书法以其简练线条所呈现之迥异形态或风格,更能表达传统的东方美学意境,其艺术逸趣更为抽象,亦更曲高和寡。自古及今,书法章式既繁杂又多迭嬗,有甲骨文、金文、隶篆、行草楷等诸体,或秀丽飘逸,或豪放浑厚,或婉
文学评论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明清俗曲是指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与音乐、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作为明、清两个时代特有的音乐文化现象,明清俗曲是在各地民歌基础上,吸收诸多文化因素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古代歌曲形式,主要流行于内地。作为
文学评论 | 写意人物画中的意境探讨 意境的传达是国画的灵魂,它不仅体现了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文化深度,还可以触动观者的心灵,引发其情感共鸣和深层次的思考,是评价国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在国画人物创作中,艺术构思与形象塑造的核心在于意境的传达
文学评论 | 《诗经·国风》中的水隐喻 《说文解字》这样定义“水”:“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诗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
文学评论 | 从传统向现代跋涉 达斡尔族女作家萨娜生于“三少民族”聚居的大兴安岭地区,亲历了民族由传统向现代的跌宕变迁,以亲历者的身份和眼光借助文学内省“三少民族”的自然生存环境、民族风俗、文化信仰等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转变,而表层环
文学评论 | 简·爱的情感成长之路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也是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的必读名著。该小说讲述了简·爱从小就父母双亡,寄养在舅母家,不仅肉体上遭受虐待,精神上也备受摧残。之后
文学评论 | 论《世说新语》中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世说新语》是我国传统的志人小说,共36篇,凡1130则,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逸事。它不同于唐传奇、明清长篇小说等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像先秦时期的《尚书》《春秋》,
文学评论 | 权力迷宫之下自我意识的湮灭 张炜在《艾约堡秘史》《去老万玉家》中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刻审视着时代变迁下纷繁复杂的现实图景,锋芒所及直指问题根源。本文试图借助米歇尔·福柯关于规训、权力等叙事理论,解读张炜小说中强权者如何使用权力并导致
文学评论 | 寻鲁迅“诗意的、情绪的笔” 李长之在谈及鲁迅的写作特点时说:“鲁迅的笔是抒情的,大凡他抒情的文章特别好。”(《鲁迅批判》)而探寻鲁迅作品的意蕴与创作价值最直接也是最合适的途径,便是剖析作品中“我”的抒情话语。作品中的抒情话语与鲁
文学评论 | 论清代《红楼梦》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曹雪芹将女性形象的塑造置于大观园这一特定的故事环境中,并且用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作为沉重底色,以宝玉、黛玉、宝钗的感情线牵引出各个人物,及相关的故事内容。大观园中的女性们不仅有比
文学评论 | 试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悲剧冲突构建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具有浓厚的悲剧艺术。《项羽本纪》则是《史记》中尽显悲剧意识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描述了项羽由兴到衰的历程,塑造了一个刚愎自用、英勇果敢,但结局十分悲剧的英雄人物
文学评论 | 从《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文章虽仅仅三百余字,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迎难而上、具有顽强毅力的老人形象。《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的巅峰之作,作者以其生动的笔调成功刻画了一个
文学评论 | 凝视与反凝视视角下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凝视”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携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萨特、拉康、福柯等学者的思想理论。萨特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将凝
文学评论 | 《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的悲剧性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著名小说之一,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捕鱼,在历尽艰辛捕获马林鱼后返途时,又遭遇鲨鱼群围攻,尽管老人与之殊死搏斗,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啃食,只剩下一副骨架,最终马林鱼的骨架被小船拖
文学评论 | 评《沧浪诗话》与《四溟诗话》 通过对《沧浪诗话》与《四溟诗话》的梳理比较,可以发现谢榛和严羽在基本诗学观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具体表现在:在诗歌本质上,他们都认为是“吟咏情性”,可以由“兴”而达到诗歌的神韵境界;在诗歌格调上,他们也
文学评论 | 浅析方言词“锤子”“铲铲”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方言中多有体现。方言词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语言演变的见证者。在四川绵阳,方言词“锤子”“铲铲”承载着特定文化意义与语言价值。本文以绵阳地区所使用的“锤
文学评论 | 论中国古代早期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与社会价值 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音乐发展史,它已经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声乐艺术在民族音乐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在声乐理论创作和声乐表演创作,还是在社会服务和价值观引领方面,都充分
文学评论 | 从锁入自我的“城堡”到“春台”之中的“共在” 小说作为一种叙述文体,其本质是对时间的凝固、保存和创造,对于事件的叙述无论如何也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但是,“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