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智能时代教师评价素养实践进路 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风起云涌,人类社会正加速步入智能时代。随着智能环境的变化,教师评价素养也要随之产生重大转变。新兴技术助推教师开展教育评价的理念、观念、情感和态度发生翻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 | “四有”好老师引领教师成长 开栏语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一重要论述为新
大家关注 | 学校“双休”的价值理解与教育治理优化 【摘 要】“双休”反映了教育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教育界对克服“教育内卷”,促进育人转型,优化教育治理的迫切需要。“教育内卷”是严重的教育异化与退化,要重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
大家关注 | 原创图画书: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路径 【摘 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奠基性工程。研究团队运用原创图画书,进入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经历阅读环境、教师素养、活动形式以及教
大家关注 | 从教学即母性的延伸到拯救国家的使命 【摘 要】 19世纪是美国建立独立培养教师机构的萌芽时期,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女性教师培养机构的成立。女性教师培养机构成立的背后是美国独立革命对于女性角色观念的影响,即把女性的家庭责任与更加广泛的公共
专题 |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 编者按: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的印发,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情境性评价理念成为主旋律,逐步改变教师
专题 |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评价素养:现状、成因与提升策略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评价素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教师的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能力相对薄弱,评价活动对实践的促进作用有限。这与“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导向没有被
专题 | 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① 【摘 要】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厘清了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建立了评价素养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评价工具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素养现
专题 | 教师评价素养框架设计初探 【摘 要】教师评价素养研究与实践在一些国家已有一段时间发展历程和较为合理的规模,我国教师评价素养还不完善,研究与实践体系还不健全,急切需要从各方面迎头赶上。本文基于大量文献研究、教师评价文本研究、听评
专题 | 教师评价素养内涵意蕴与培养路径 【摘 要】教师的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对学生所知、所能的方法类知识,怎样解释评价结果的知识,如何运用评价结果去改善学生学习和课程效果的知识。本文通过探索以提升教师评价观念、评价工具研发力、教情研判力、学情研
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 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观与践行路径 【摘 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既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又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提出了要求。提升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也是课程教学改
专题 | 生态学视角下教师评价素养的核心要素及培养策略 【摘 要】从生态学视角审视教师的评价素养,揭示了一种创新、绿色、动态的教育评价观,强调了多样性、互动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和能力是教师评价素养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基于广东省佛山市陈惠南纪念中学的
名师工作坊 |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摘 要】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关键能力具有可迁移性、跨领域性、通用性,是能力结构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并指向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能力是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
名师工作坊 | 指向关键能力发展的项目化跨学科教学设计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内容中第三个学习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内容,是紧紧围绕大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
名师工作坊 | 以项目化跨学科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新课改强调教师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注重实践育人,整体规划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项目化实施,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实践任务,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等方式实施,形成物化的学
课程与教学 | 写作教学中的“逐步让渡责任” 【摘 要】本文基于支架理论针对写作教学中以“发布指令”取代教学的问题,从教学理解、学科认知、学习规律等角度探索问题存在的原因,借助逐步让渡责任的模式解决问题,让教与学相互嵌入,进而实现有效教学。【关键
课程与教学 | 长周期作业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样态 【摘 要】高质量作业管理是素养时代高品质教学的必然追求。教师应打破传统短作业的实践弊端,立足教材确立长周期作业的实践主题,依据单元构建长周期作业的内容序列,复盘资源搭建长周期作业的活动支架,通过实践活
课程与教学 | 意象贯穿下的古诗整体教学 【摘 要】 古典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聚焦核心素养、倡导学习理念变革的当下,教师谋求古诗词教学的改进,需要加深对古诗词的整体性理解。本文从“意象”这一诗词赏析的重要概念入手,以小学语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现代新型智能观。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策略,通过生动讲述、思考补白、动手设计、剧情演绎、品图文韵律、合作学习、悦纳自我、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言语
课程与教学 | 从课程目标到单元教学目标的分解路径 【摘 要】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描述分别从课程整体、具体内容及学业成就表现的视角反映了核心素养要求,都是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描述的具体体现
课程与教学 | 生命美学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策略 【摘 要】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有机整合了学校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构建起了重视学生体验、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身心一体的课程实施范式。研学旅行课程的美学意蕴体现在通过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生命之美,通过主体体验升
教师与发展 | 教师继续教育之跨区域联合师训模式探索 【摘 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效率的教师继续教育,跨区域开展联合师训活动无疑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效率。基于对基础教育领域既有跨区域师训合作项目的思考,本文从师训资源的流动方向与合作各
教师与发展 | 乡土文化教育融入公费师范生培养的路径探索 【摘 要】将乡土文化教育融入公费师范生培养,旨在培养公费师范生乡土文化认同。本文从强化师范院校复合型乡土文化教学团队建设,构建乡土文化教育培养体系,探索“个体养成、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推动”四位一
教师与发展 |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支持体系建构 【摘 要】本文基于天元公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的实践,总结青年教师培养创新路径,从师训向度、课程向度、教研与评价向度、资源向度探索青年教师自主成长支持系统建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自主成长,最
学前教育 | 马赛克方法在混龄项目活动中的运用 【摘 要】幼儿因年龄层次不同,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分析开展混龄项目活动存在的困难、马赛克方法的特点与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赛克方法在混龄项目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关键词】马赛克方法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中情境体验游戏的实践探索 【摘 要】情境体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真实、丰富、有意义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操作、积极体验、发现探索。本文基于浙江省义乌市新丝路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实践,阐述了计划推动、环境改动、全园联动和研修带动的“四轮驱
学前教育 | 小学语文课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自主劳动的意识。只是单纯借助劳动课对学生开展劳动教
探索与回声 | 亲子有效沟通“镜影荟ke”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在现代社会,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大多提前,自我意识、认识和评价能力发展很快,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多自我支配和自主活动的机会,以实现体能上的释放、满足认识上的需求。如果家长没有通过正常的、积极的渠道加以疏导,
探索与回声 |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
探索与回声 | 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2年,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是针对高中发展的“单一化”“趋同化”而言的,强调不同学
探索与回声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探究 “双减”政策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成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点。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化了语文课程内容结构,也对作业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博览与叙事 | 用哲学的视角观照教育 最近研读刘庆昌教授的《教育哲学新论》,使我对教育、教育者、教育学有了新的认识。刘庆昌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对教育本质的意涵放置在哲学的视域下做整体把握,对教育者的教育情感、教育思维、专业发展做了全
博览与叙事 | 叛逆学生改变记 兴是我带过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是以美术专业生身份考入高中的。进入高中以后,兴在班里担任班长,在兴的带领下,班级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兴在美术专业学习方面表现非常优秀,还有唱歌和乐器方面的特长,加上个人形
博览与叙事 | 戎马倥偬:在对外汉语教学之路上奋力狂奔的年轻“老兵” 李戎女,汉族,北京人。199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育管理硕士学位,201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博士学位。1999—2001年、2004—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