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2023年第8期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2023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化学教学》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目录

专论 | 刍议化学大概念的提炼

摘要: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提炼化学大概念。但目前学界关于化学大概念的定义以及如何提炼化学大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已有研究对化学大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化学大概念的性质与表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

聚焦课堂 | 基于学术性情境的大概念教学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开展基于学术性情境的大概念教学,是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以选择性必修“原子结构”主题为例,在“激光与晶体”学术性情境中,以跨学科大概念“

聚焦课堂 |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目标的课堂观察研究

摘要: 以“乳酸为代表物梳理有机物的一般认识思路”为例,借助课堂观察渐进分析模型,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化学学科能力发展进行课堂观察,分析能力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针对性地给出教学改进建议:(

聚焦课堂 | 指向深度学习的知识结构化水平诊测的探索

摘要: 深度学习旨在促进知识结构化,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评价学生知识结构化水平的达成情况,是“素养导向”教学应解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重视内容逻辑关联、认识思路建构、情感价值体悟、核心观念统整的教学追

实验研究 | 侯氏制碱模拟实验的改进

摘要: 用注射器代替胶头滴管和量筒转移饱和食盐水,用医用引流袋代替集气瓶收集氨气和二氧化碳,成功地将侯氏制碱模拟实验带进课堂。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成功率高、见效快等优点,“碳酸氢钠饱和而析出”这

实验研究 |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反应实验的改进

摘要: 传统的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分解反应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采用常见的球形干燥管、拇指试管及水浴加热等方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差异,有效分离产生的两种气体。改进后的实验装

实验研究 |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新设计

摘要: 通过分析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及相关文献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实验设计方案。采用定制的玻璃仪器、注射器和翻口塞等常见的实验器材对该反应的装置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后的实验装

实验研究 | 学生实践活动“水的组成探究”实验设计

摘要: 通过验证电解水的产物可以推知水的组成。在剖析现行使用的多个电解水实验装置后,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视角讨论了电解水实验的六个要素,设计出用于“学生必做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水的组成探究”的实验装置

实验研究 | 硅胶干燥剂适用范围的探究

摘要: 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计算后发现,硅胶通过分子间氢键等作用可以吸附氨气、氯化氢、CO2(或H2CO3)、 SO2(或H2SO3)等分子,所以硅胶不能用于干燥这些气体,只能干燥N2、 O2、 H2、

测量评价 | 科学写作在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写作作业的价值。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方面展示科学写作作业的实施过程,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内容为例阐述科学写作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通过访谈和测试分析写

教学参考 | 运用分子对称性知识书写同分异构体

摘要: 针对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中的等效氢问题,引入分子对称性知识,具体解释了旋转、反映、反演等对称操作的含义。根据所具有的对称面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是否具有对称中心、是否具有3次旋转轴等不同情形,分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