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4年第1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4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教研 | 以问题驱动课堂 用思维统领教学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让儿童学会思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

教研 | 一直读,读得多,为什么阅读力依然不足

在加拿大学者阿德丽安·吉尔所著的《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一书中,作者介绍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大卫·皮尔森的实验与结果。这项实验研究的是“熟练的阅读者如何阅读”。实验者希望通过观测发现:熟练的阅读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学具应用”

在信息技术时代,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实,多媒体教学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加强学具的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

教研 | 探问趣与慧,深融读与写

作者简介邱淑慧,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优秀指导专家,“广州共享课堂”课程录制审查专家,广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新课程阅读”指导专家,参与编

教研 | 寻“支”搭“架”:让复述有章可循

复述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旨在加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信息再现的能力。教师究竟要搭建怎样的逻辑支架,才能帮助学生架构复述的整体框架呢?教师要怎样取舍课文要素,才能提炼出适切的复述内容呢?笔者

教研 | 指向文化自信:让文言文教学“软着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着重强调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空前高度。文言文是弘扬中华优

教研 | 优化结构 强化感悟 深化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侧重对经验的感悟,主要表现为首次增加了“量感”。量感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等可测量属性的感性认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

教学 | 大语文观视域下的“1+X”主题式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

教学 | 解码“1+X”, 架构主题式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任务群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打破传统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了用好、用活教材,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教师要以大语文观的视野,重新审视语文教学。近年来,笔者尝试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教学 | 从“悦”读到“汇”读

“1+X”主题式教学,不仅要重视“1”“+”“X”的设计,还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从“悦”读到“汇”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

教学 | “1+X”双课时多维教学

《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它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惋惜与无奈。散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通过作者对日子一去不

教学 | 尺规操作悟规律 事实演绎推结论

【课前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边的重要性质,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引导学生任意选3根小棒进行围三角

教学 | 在比较中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的运算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提高

教学 | 平淡之中见功夫,随文识字润无声

《四季》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儿童诗。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的描述,呈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教学 | 创新演绎,数学也可以有故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教学要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教师可以从社会生活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素材,运用素材创设情境

教学 | “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

叶圣陶认为,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读写结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

教学 | 作文智能评改技术,助力学生自主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存在评改标准随意、评语简单笼统、评价反馈滞后等问题,导致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习作的主体意识欠缺。这些问题同样也导致习作教学效果不佳,制约着教师习作教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作文评改

教学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优化策略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各地中小学创设了多种课后延时服务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希望课后延时服务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双重认可,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解

教学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与数学学习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从数学问题入手,多措并举,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 |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找好五个“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

成长 | 从“失落”到“惊喜”

自2014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心中虽常怀梦想,却总难以实现。直到2023年6月6日,我在南昌听了汪智星老师关于“教师成长”的讲座,他从一位偏远乡村的普通教师,成长为知名的特级教师,实属不易。他就像一束光

成长 | 示弱和迂回:一种温和的教育智慧

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应该逞强,还是示弱?对于犯错学生的教育,教师应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还是暗示迂回、曲径通幽?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一个教学问题、一个故事说起。浓酸、浓碱都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化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