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2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3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于2015年1月正式创刊,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杂志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合适的资源与平台,满足教师日常教学和提升专业素养的需求。

目录

观点·聚焦 | 基于学习任务视角的作业设计探索

一、趣味挑战:基础型作业任务有料1.创设趣味情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作业是最常规的作业。一般来说,布置的方式是抄写词语或句子若干遍,学生都比较抵触这样枯燥无趣的作业。教学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时,我们

观点·聚焦 |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年级名著导读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中外经典名著,以高年级为例,“快乐读书吧”板块中编排了民间故事、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儿童成长小说和外国名著等经典作品;节选课文出自《呼兰河传》《骆驼祥子》《儒林外史》《俗世奇人》

观点·聚焦 | 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寓言单元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笔者

观点·聚焦 | 小学语文教学问答(六)

问题八: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教师的教学解读和自然状态下的阅读有没有什么区别?如何统筹两者,走向有深度的文本解读?答:这位老师的意思,可能认为教学解读需要“深度”。其实,自由状态下的阅读,不必有很高的要求

观点·聚焦 | 谈散文诗课文教学(一)

文体意识一蜡梅独爱与冰雪同行,桃花遇见春风方露出笑靥。每朵花在芬芳的路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绽放。语文教材也似文学百花园,花树形象不同,花朵姿态各异。小说与故事不同,童话与寓言有别,散文与散文诗也不一样。

观点·聚焦 | 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诗意绽放

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后来,我果真幸运地走上三尺讲台。行走至今,我对语文教学的那份初心从未改变。无数个日子里,我和学生一起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漫步、思考、探寻,得到了数不清的

观点·聚焦 | 坚守平凡 创造不凡

语文课堂应该是最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生学会表达是教师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多年来,梅艳老师扎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深耕创意读写,以灵动的课堂、多彩的活动和创新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乐园中自在行走,在创意

课堂·教学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一:字谜猜一猜1.字谜园里这么热闹!原来大家正在举办猜谜灯会呢。(出示书中七则字谜)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七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字,自己是怎么猜到的。2.这些字谜的谜面形式多样,有的谜面如诗,有

课堂·教学 | 试论第二学段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一、梳理语文要素,明确具体落实要点语文要素,可以理解为“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的整体

课堂·教学 | 新课标理念下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在深度学习中获得“反着想象”的密钥好的学习活动应该让学生产生“经历感”和“探索感”,在深度学习中完成认知、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进阶。《宇宙的另一边》采用反着想象的思维方式层层展开,作者从茫茫的宇宙一直

课堂·教学 | 立足学情 迁移要素 提升素养

温儒敏教授说过:“语文教学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因此,作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一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

课堂·教学 | 多样化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能力。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综合

课堂·教学 | 《溜索》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熟悉情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阿城的《溜索》,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内容熟悉了吗?溜索是什么意思?看图,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将系着滑轮的绳索系在腰间,从索的一端迅

课堂·教学 | 细节细品 悟美悟道

一、指向“理解”的教学环节1.问题导入,总览情节。小说通常以情节为主线展开人物画卷,从而艺术地反映生活面貌。而情节的实质是矛盾冲突的产生和发展。在《溜索》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思考:这群马帮汉子为什么要

教材·教法 | 讲好中国神话 培养文化自信

“选一篇什么课文参赛呢?”这是我脑海中有关省赛课的回忆里最早的一个问题。选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参赛,与十年前我在美国公办小学教汉语的经历有关。那时候,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席卷全球,在中国文化课上,美国

教材·教法 | 因为难,才好玩

严璐老师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看上去亲切可爱,但要说起她的身份和特点,许多了解她的同事喜欢用“多面手”这个词来介绍她。她是一名能让课堂充满无限乐趣的语文老师,她的语文课妙趣横生,学生们学得不亦乐乎;她是

教材·教法 | 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复述能力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它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在安排复述时不仅提出相应的目标,还注重方法的指导,其训练目标是层次分明、螺旋上升的。复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他们对文章主要内

教材·教法 | 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

小学语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单一的课堂,走向多元、开放的社会生活和美好的大自然,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悟体验等多元化学习

教材·教法 |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一、兴趣盎然,关注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放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真善美,不就是写作的素材吗?学生无论选什么样的材料,只要是真性情、正能量的体现,我们都应当鼓励。一次习作训练,要

教材·教法 | 多措并举,提升村小学生习作质量

一、重视积累,厚积薄发1.语言积累。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这里所说的“语料积累”,是指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储备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没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则会成

教材·教法 | 基于写作全过程的支架设计与实施

写作是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写作的主体是学生,从素材准备到写作文章,再到写作后修改,学生必须全程独立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写

教材·教法 | “每日一记”写作课程实践初探

学生的作文是其思想认识、表达能力、生活体验、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特殊意义。笔者从习作这个角度切入,开发了“每日一记”特色课程。何为“每日一记”?顾名思义,就

教材·教法 | 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学点的选择

深度学习的概念,学界有分歧,但共识也很明确: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沉浸式学习。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维度投入学习,以浅层学习为基础加深理解,不仅要学习知识的符号表征,更要学习知识的逻

课程·研究 | 引乡土资源之活水 觅习作教学之蹊径

乡土资源都是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实内容。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观察缺乏主动性、目的性,对事物的认识较肤浅。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开

课程·研究 | 支点式学习:文言文教学新路径

一、以“探究方案”为支点实现以学定教—— 明晰学习目标“探究方案”作为预习的手段,是一种前置性小研究。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思

课程·研究 | 指向儿童言语品质提升的“教”与“学”

学生学语文的关键是学“语用”,叶圣陶先生提出,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其实指的就是言语品质的提升。他对语文教育的任务曾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解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

课程·研究 | 搭建情节支架 助力故事构思

一、设计情节支架的必要性1.情节,故事的关键要素。有关故事写作的研究成果表明,故事写作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是确定人物,二是设计情节。情节的价值很多,比如表现主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尤其是对人物的塑造

课程·研究 | 对初中语文学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初中语文学堂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身能动的语文学习活动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的课堂。其特点有三个:一是语文教学坚持“学生立场”,重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新奇感和探究欲,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

课程·研究 | 深度学习理念观照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就是要促使学生自觉、快速、深入地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主动积极地开展知识的建构。语文教师应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提供适宜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发学生亲历知识发现与建构

评价·测试 | 韵味·限定·老成

2022年高考命题,深化基础考查,创新试题形式,体现了高考综合改革的理念,充分发挥了高考在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其中,高考语文作文题是高考所有科目中分值最大的试题,备受

评价·测试 |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模式探究

一、建立系统化的作业模式1.构建作业体系。梳理杂乱的作业,归并重复的作业,补充缺失的作业,统整零碎的作业,构建统整的作业体系。作业的评价体系也有特定的构成。评价的主体一般有教师、家长、同学和学生自身,

评价·测试 | 儿童情境化作业设计探究

一、当下儿童情境化作业设计的价值意义1.模拟情境,促进心理成长。设计情境化作业能解决学生思维单一化、简单化等问题,促使他们发展高阶思维。由于作业中创设的情境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能很好地激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