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 | 关于新课标的问与答(一) 一、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如何演变与发展的?“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那么语文课程的性质,指向的应该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区别的唯一的属性,是终极追问的元命题。语文课程性质又是个历史
观点·聚焦 | 一辈子学做好老师 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回眸我的成长历程,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我也一直坚定地行走在“做好老师”的路上。可以这么说,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念,让我的人生充满了幸运与幸福。影响·引领“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萌
观点·聚焦 | 矢志“唤醒”的探索者 大凡搞教育的人都知道雅斯贝尔斯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唤醒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语文教育的跋涉途中,一位身形单薄的“诗者”多年如一日
观点·聚焦 | 让学生不怕写(六) 问题11: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可是动笔时却不能从生活中找到可写的内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丰富的素材?学生的生活,并非只是两点一线,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得不得了。我们往往也只能“以己度人”。我读
课堂·教学 | 整体观照 前后勾连 一、游戏激趣,回顾旧知1.上课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集中注意力看屏幕。(利用屏幕“闪现”字幕,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字幕依次是:猎豹、猎豹的速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2.看一眼能记住十个字,你
课堂·教学 |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使用时机的思考 一、预习课文用插图,理清课文脉络预习既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习环节用插图,能让学生在初读文本时,通过插图深化对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概括课文主要内
课堂·教学 | 小学“智趣识字”教学研究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它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我校推行的“智趣识字”课程,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他们在“智趣识字”课程中了解汉字起源、演变,
课堂·教学 | 巧用“和大人一起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板块,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把孩子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学校引向了家庭。巧妙运用这一板块,可以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激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阅读的方法多元化,进而养成终生阅读的
课堂·教学 | 巧选绘本读写点 寻找图文新故事 在绘本读写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尤其喜爱绘本中充满童趣的语言、色彩鲜明的图画与有趣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教师巧妙挖掘绘本读写点,可以为处于儿童语言表达发展敏感期、书面表达尚处起步阶段的学生提供写话素材,增
课堂·教学 | 边读边猜测 《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是一本科幻类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短小,但隽永可爱,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暖暖的幻想气息,非常适合中低年级学生阅读。笔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读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教师
课堂·教学 | 《漏》文本解读与学习活动方案 一、文本解读1.题解。课题仅有一个字,特别吸引读者眼球。围绕“漏”,开头交代了天气情况,老公公和老婆婆聊天,老婆婆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被想吃驴的老虎和想偷驴的贼听到了,从而引发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堂·教学 | 低年级口头表达策略的进阶实践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通过梳理统编版教材低年级四册课本,编排的口语交际课共有14课,每册编排4课。除此
课堂·教学 | 试论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综合训练 三年级的习作,应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习作动机,培植他们的表达自信和不拘形式的想象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我尝试以综合训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习作热情。一、课堂里的玫瑰茶包课堂上,我给每个4人小
课堂·教学 | 浅析“回到完整情景”的整本书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该单元通过整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以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
课堂·教学 | “说文解字”课堂实录及反思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第四单元的词语,现在我们来进行一场“汉字听写大赛”。(每两个小组结为竞争对手,进行三轮词语听写比赛。听写结束后,对比出示每个小组的书写情况。)师:之前我给大家留了一份作业,让每个人
教材·教法 | 以自主学习为钥匙,为阅读解密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还时常会想起那一位母亲。入境深,而回味长。我选择这篇课文参赛,源于一
教材·教法 | 向阳而生 逐光成长 还记得马玮玮老师刚工作那会儿,和一群新教师站在镇江市中山路小学的阶梯教室,大大方方地向老师们做自我介绍。这个脸蛋圆圆的、眼角眉梢总是带着笑意的小姑娘,就像田野里的向日葵,充满了勃勃生气。巧的是她接手执
教材·教法 |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悄然兴起,基于统编版教材的“1+X”模式,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阅读,以
教材·教法 | 运用支架,实现从“语文要素”到“语文素养”的转化 一、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素”到“素养”的转化1.在转化中获得“价值”统一。“语文要素”指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可测量和评价。“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要素”是
教材·教法 |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课堂”的构建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复杂过程,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平台。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本文就从这个问题出发,具体分析一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活力课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讲
教材·教法 | 从“答案变了”的一次教学说起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授课,有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助教小心翼翼地问:“博士,你为什么给同一班学生出的考题,跟去年的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爽然作答:“答案变了。”“答案变了”禅机无穷。人还是那批人,事还是那
教材·教法 | 小学生诗书画结合的趣味学习探究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就有根据前人的诗词作画或在画上题诗的喜好。诗词语言凝练,蕴含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绘画直观、简洁,营造出一定的意境,耐人寻味;书法或遒劲有力,或委婉含蓄,或飘逸潇洒……这些皆尽显艺术之
教材·教法 | 勾连教材训练点 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触发“心动”(一)感官体验,模拟生活情境为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教师可以借助音频、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与课文内容、作者等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导
教材·教法 | 试析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有效积累文化底蕴,形成语文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适时
教材·教法 | “双减”背景下初中汉字教学项目化初探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是国家制定的法规,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每个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双减
教材·教法 | “玩”出创意的读写尝试 一、蝴蝶与树的邂逅笔者的班级名叫“蝴蝶悦读班”,顾名思义,班级的小主人们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小蝴蝶”。刚入学时,他们还是瘦瘦小小的“毛毛虫”。一天,我们阅读了一本《好饿的毛毛虫》,大家惊奇地发现:毛毛虫
课程·研究 | 教育回归学校 学习回归课堂 2017年,我调任苏州市长安实验小学校长。经过调研,我发现学校的“教”与“学”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怎样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最终,我们确定了家常课(也称习堂课)改革方案,并逐步实施
课程·研究 | 不是什么课都能称为“家常课” “家常课”中的“家常”,是借用家常饭菜来说的,是非常形象的比喻。家常饭菜绝对不是低质量的、随随便便的饭菜。如特级教师管建刚领衔的家常课教学改革,与绝大多数老师的家常课并不一样。一、从未遇见过的两节儿童
课程·研究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统领总体目标。在“课程内容”里增设了“语文学习任务群”,并
课程·研究 | 突破盲区:丰富整本书阅读的发现与体验 一、建立全面的人物形象经典文学作品往往篇幅长,其主要人物常贯穿于整部作品,并与众多形象相互勾连,共同推进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感知多是单点的、散状的,很少能把同一
课程·研究 |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策略探寻 一、减码与加码,共研项目阅读的预测1.同商共策,制定阅读实用指南。以小组共学、师生共研等方式,借助“《西游记》阅读计划表”和“《西游记》阅读手册”这两项“阅读指南表”,结合拟定的阅读任务“了解每个章回
课程·研究 | 浅谈唐诗比较阅读教学方法 《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两首唐诗均属于送别诗。作者崔颢和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也相似,身处盛唐,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在游历途中既观察到人生百态,也体会了人间冷暖。对这两首古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
评价·测试 |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瘦身”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提出了严格要求。“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增效”成为社会
评价·测试 | 评价即学习: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命题的研究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命题的基本原则1.评价即学习。评价理论从“对学习的评价”发展为“为了学习的评价”,目前已发展到“评价即学习”的阶段。顾名思义,“评价即学习”指评价本身成为一种学习活动。在基于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