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3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2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研究与评论》的办刊宗旨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文化,汇集成功教育经验与智慧,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舆论阵地,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 以简促减

“减”,可谓教育领域的高频词。特别是“双减”政策出台之后,教育领域一片“减”声,各地各校纷纷拿出应对之举:控制作业总量、减少考试次数、降低学习难度……但是,“减法”思维应用不当,可能会陷入技术主义的误

独家策划 | “多阅读策略教学”的特征与推进

【主持人语】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精心编排了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体现了对阅读策略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强化向学生传递阅读策略的意识,能够灵活实施“多阅读策略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文本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独家策划 | 单篇文本的“多阅读策略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单篇文本,即使是单元教学,也是单元中的单篇文本。单篇文本的教学,应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教学生同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解读课文,实现文本意义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以《西

专题研究 | 温故知新,深度学习

【编者按】 复习课难上,极易陷入“走过场”“炒冷饭”“题海战”的困境,整合多个单元内容的综合复习课教学则更具挑战性。2021年12月举办的“苏州市初教课改展示活动(数学专场)”中,特级教师徐斌和两位青

专题研究 | 围绕一个“联”字

摘要:复习课不能定位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练习,采用“走过场”“炒冷饭”“题海战”的方式进行。《小数四则运算(复习)》一课围绕一个“联”字展开,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具体做法是:主问题驱动,

专题研究 | 着力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摘要:《小数四则运算(复习)》一课的复习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三个相关单元的综合整理。几个相关单元的综合复习,这样的课型研究,有难度也有价值,需要跨越小学阶段计算错误的高发区,要体现数学课程

专题研究 | 复习:在联与通中洞察“一致性”

摘要:三位老师执教的《小数四则运算(复习)》一课,虽然导入不同、教学结构不同、计算的样例不同、课堂生成的处理方式不同,但都呈现了让学生在联系中感受数学的发展,在融通算法与算理中参悟数学的思维,在追溯知

学科教育 | 小学数学创想学习的教学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创想学习是在小学数学学习情境下,借助合理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沟通知识之间、知识和生活之间以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想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样态。教师要着力从环境的营造、活动的组织和

学科教育 | 数学教学: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摘要:数学教学需要尽快实现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转型,通过具身认知让学生主体“在场”。离身认知的主要教学表现有:重抽象,轻具体 重结果,轻过程 重统一,轻个性。而具身认知是一种整体性认知,不仅要调动学

学科教育 | “改造”,让写话类作业增值

摘要:作业本的编写在作业难度、题目设计要求等方面要兼顾整体。教师需要根据本校甚至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对题目做针对性“改造”,让作业增值。对一道写话题“改造”前后使用的情况和效度做对比分析,提炼出“改造

学科教育 | 从“片段精选”到“角色扮演”

摘要:古典名著因其内蕴深厚而为读者喜爱,其中蕴含的正能量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大有益处。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阅读教学,可以通过精选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古典名著片段、搜集与古典名著故事相关的关键信息、

学科教育 | 分层教学,品味古诗的“四美”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大量古诗。为了发挥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优势,打通古诗与生活的壁垒,让他们更好地读懂古诗,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围绕诵读、想象、讲述、拓展,带领学生品味古诗独特的

学科教育 | “生态场”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立足乡村资源,致力于开展“生态场”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生态场”,围绕“生态场”提炼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主题,聚焦系列主题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范式,开

学科教育 | 小学英语作业的创新设计

摘要:作业是衔接课内外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英语作业也应随之变革。教师要围绕发展学生素养的总目标,突破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从语言基础、思维品质、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长远发展需

学科教育 | 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摘要:当下,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愈加密切。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创新利用“三个平台”,即利用“抖音”助力备课、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助力授课、利用“剪映”助力评价 严格遵守“两个原则”,即学

学科教育 | 音乐课堂中的拓展环节设计

摘要:音乐课堂中,拓展环节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应注重研究和设计拓展环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音乐审美。具体而言:引导对比,发挥关联作品的检测作用 鼓励创编,实现学以致用 紧握主线,激发情

课例研究 | 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

摘要:《铁杵成针》的教学,可通过文本细读,实现深层理解。具体路径是:抓住“磨针溪”,读懂教化的价值 关注“读书”,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 探究“磨杵”,感知夸张的表达效果 放大“问之”,培养文言语感

课例研究 | 在“穿梭”中发展空间观念

摘要:《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一课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和想象等过程,使学生不但能在生活经验与活动经验中“穿梭”,而且能在操作活动与想象活动中“穿梭”,还能在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中以

课例研究 | 问题:在经历中发现,在感悟后提出

摘要: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找次品》一课教学,让学生在经历中发现问题,在感悟后提出问题。课上,华老师于“没问题”处,停下,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没觉察问题后,回头,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有人思维快了时,等一等,让

课例研究 | 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摘要:教学《分数乘整数》一课,不能只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具体地,可以在通过教材例题引入具体算式之后,通过算式归类,让学生在课题层次中感受整体性 通过算法探究,让学生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