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掐花的哲学 小时生活在果园,每年春天梨树开花时,我们都要跟随大人去梨园里掐花。盛开的梨花确实美,让人想起元好问的《梨花》:“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白色的花,有一种出世的风仪,如仙女寻春
思域 | 《论语》中的诗教观对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范式价值管窥 《论语》是先秦时期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汇聚有孔子及其弟子诸多思想的百科式著作。举凡大概,该书包含有孔子关于治国理政、交友择人、修身冶性、丧葬祭祀、教育等诸多思想。孔子既是一位渴求从政之人,
思域 | 迭代进阶:学科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重要的一环,传统作业注重知识的巩固,零碎单一,缺乏统整性和实践迁移性,难以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足够的空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作业
思域 | 大单元视角下说明文学习任务设计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文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文体,药品说明书、旅游路线图等这些有关说明的事项无处不在,说明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提倡学习任务群的当下,其缺乏具体的教学路径。若将教学层面上的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
思域 | 立足课程标准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现代散文是所占比例最大的文体形式。就写景抒情散文而言,郁达夫的现代散文占据了重要地位。《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在北平写就的一篇游记散文,语言清新脱俗,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蕴藏
教法 | 品人生况味,传千秋诗意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单元有多方面的学习目标,概括起来,一是在关键知识能力方面,借助诵读涵泳、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
教法 | 乡土背景下的中国式“家庭” 【教材、文本分析】《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倡导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与一般文学作
教法 | 文题切入法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
教法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与呈现。古诗词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较大篇幅,多达85篇。
教法 | 大单元教学场域下微专题教学策略探析 在大单元教学场域下,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教学转变为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大单元教学,如此,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现状,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那么,如何
文境 | 在《祝福》叙述时间中思考“祥林嫂式”生存境遇 小说首先是一门关于时间的艺术,作者在时间中创作,小说在时间中成型,读者在时间中阅读。叙事时间包括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前者指故事本身向前发展的线性、单一维度的时间,后者指讲故事这一行为或放慢或概括甚至省
文境 | 《桃花源记》空间叙事新探 《桃花源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课文,以“渔人”进入一个未知的异度空间的故事,描绘了带有诗情画意的桃源风光。这里有宁静祥和的家园和敦厚淳朴的民风,人民富足、社会和睦,与饱受战争之苦和徭役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