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透视 | 今文经、古文经的前世今生 摘 要:一直以来,学界似乎沿袭着一个不甚准确的观点,即认为“今文经”与“古文经”两派之间存有泾渭分明的壁垒,并用这种理论试图分析历史上各位经师及其学说呈现出如今所见样貌的背后原因。实际上这完全是在用不
文化透视 | 从“宋伯姬之死”谈起 摘 要:《左传·襄公三十年》所述宋伯姬之死乃因火灾中等待“姆之至”时发生意外,孔子因其“有情有义”而褒之;经文总体而言讲了六件事,有褒有贬,体现了孔子以“礼义爱信忠”为判断是非善恶的衡量标准;“襄公三
文化透视 | 前、后蜀时期的占卜与社会心理 摘 要:前、后蜀时期的占卜术对当时的帝王政治、军事行动以及人们的功名前途和个人休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既反映了帝王的“天命所归”和“君权神授”思想,也反映了普通大众的“命中注定”
文化透视 | 以农为本,副林牧渔齐发展 摘 要: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四川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活动。四川谚语中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反映了广大农民以农为本、崇尚农耕的思想以及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们,把全副身心都扑到了田地
巴蜀文化 | 论古蜀道助推葭萌作出历史大贡献 摘 要:连接巴蜀和中原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的昭化提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这样的广告宣传语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学术定位都不恰当。昭化是杜葭萌建立苴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一个国家的
巴蜀文化 | “葭萌”不是古蜀茶称谓 摘 要:有学者认为“葭萌”为古蜀茶之称谓,依据是扬雄《方言》有“蜀人谓茶曰葭萌”之论。但是,在传世的《方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扬雄并没有此言论,属于陆羽、杨慎记忆失误的“创造”再以
巴蜀文化 | 考古新发现有“成都”字迹的秦汉文物 摘 要:考古所得的云梦睡虎地秦简、荥经“成都”矛、青川吕不韦戈、蒲江“成都”矛这几件带有“成都”字迹的战国晚期文物,在关于“成都”得名的研究中,被反复作为证据,证明“成都”得名于秦统一巴蜀后。近年来,
巴蜀文化 | 《读史方舆纪要》对重庆大足县河流的误载 摘 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些细节错误,如于重庆府大足县河流的记载上。这些错误,当然有迹可溯,顾祖禹采撷前人志书时,未予深究。关键词:《大足县志》;赤水溪;长桥河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下
巴蜀文化 | 张大千笔下的四川广元山水 摘 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关张大千绘画作品的研究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不过,从专题的角度来研究关于张大千无画故乡四川的山水作品的文章,目前极少;而对他在四川期间游历广元曾绘过什么作品,论者可以说几无。本
文苑漫步 | 成都武侯祠赵云老将形象的由来 摘 要:从现有资料看,《三国志平话》首次提出赵云老将概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赵云老将形象,由此赵云老将形象正式生成。毛本《三国演义》借助评语强化了赵云老将形象。川剧以《三国演义》为
文苑漫步 | 从《西厢记》张本到霍本看古籍校勘的重要性 摘 要:张深之版的《西厢记》与霍松林本《西厢记》相比,前者在版本上得到学界称道,后者则显然没有经过校勘。霍本的增、删,除个别处外,大都不得体,没有张本原生的鲜活。张本的眉批指出了《西厢记》文本的一些错
文苑漫步 | 不自觉地靠近:北朝士人的屈骚精神接受 摘 要:北朝文学的抒情写意之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深受屈骚影响,发抒远离故园、民生多艰的牢骚与哀怨,以及对仕途不遇、官场黑暗的愤懑与批判;也试图和屈原一样,在茫茫天地间、漫漫人生征途上苦苦求索,探寻生命的
文苑漫步 | 《庄子·渔父》的幽默艺术 摘 要:《庄子·渔父》一文以《论语》中的相关记载为背景,对孔子和子路师徒二人极尽调侃、揶揄之能事,行文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在文学尚不自觉的先秦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对文章趣味性、可读性的自觉追求
史坛纵论 | “以文制武”的宋朝军事制度及其得失 摘 要: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与一些专制王朝不同:为了避免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防止武将坐大,没有采用取极端手段诛戮带兵将领,而是采用温和的“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这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当然比“兔死狗烹”“鸟尽弓
史坛纵论 | 试论梁启超的“革命观” 摘 要:梁启超通过《释革》完整地建构起他独特的“革命”价值体系,又通过此后多篇文章不断调整其“革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迂回地阐述他的政治理想。他的“革命观”虽然没有落地成为国家和人民最终的选择,但也是
史坛纵论 | 巴山游击队的斗争历程及现实启示 摘 要: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留下了一支红军队伍——巴山游击队,留守川陕革命根据地。游击队坚守在环境恶劣的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经历了长达5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最后大部分壮烈牺牲。
人物春秋 | 真情岁月 摘 要:宋蜀华先生是一位有海归背景、具有深厚人类学素养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方法充满辩证思维,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其精力较多地投放到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上,以助力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他为人宽厚
人物春秋 | 追忆百岁报人车辐 摘 要:我和成都知名老报人车辐先生结缘于1978年夏天。此后35年,我和车老联系频繁,友谊笃厚,受其聆教多多。车老被誉为“成都活字典”,思维活跃,为《成都日报》的《周末》增刊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车老
人物春秋 | 清代宋诗运动与碑学比较研究 摘 要:清代早期,“祢宋”诗风和书写金石文字各为诗学、书学的取法方向,也是宋诗运动和碑学兴起的萌芽。至清代晚期国运衰微之时,文艺思潮从主流的追求秀美风格,转变为追求雄强风格。宋诗运动与碑学正是晚清文艺
巴蜀文化 | 论古蜀道助推葭萌作出历史大贡献 摘 要:连接巴蜀和中原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的昭化提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这样的广告宣传语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学术定位都不恰当。昭化是杜葭萌建立苴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一个国家的
巴蜀文化 | “葭萌”不是古蜀茶称谓 摘 要:有学者认为“葭萌”为古蜀茶之称谓,依据是扬雄《方言》有“蜀人谓茶曰葭萌”之论。但是,在传世的《方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扬雄并没有此言论,属于陆羽、杨慎记忆失误的“创造”再以
巴蜀文化 | 考古新发现有“成都”字迹的秦汉文物 摘 要:考古所得的云梦睡虎地秦简、荥经“成都”矛、青川吕不韦戈、蒲江“成都”矛这几件带有“成都”字迹的战国晚期文物,在关于“成都”得名的研究中,被反复作为证据,证明“成都”得名于秦统一巴蜀后。近年来,
巴蜀文化 | 《读史方舆纪要》对重庆大足县河流的误载 摘 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一些细节错误,如于重庆府大足县河流的记载上。这些错误,当然有迹可溯,顾祖禹采撷前人志书时,未予深究。关键词:《大足县志》;赤水溪;长桥河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下
巴蜀文化 | 张大千笔下的四川广元山水 摘 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关张大千绘画作品的研究和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不过,从专题的角度来研究关于张大千无画故乡四川的山水作品的文章,目前极少;而对他在四川期间游历广元曾绘过什么作品,论者可以说几无。本
艺术长廊 | 我与书法之缘 我于1948年春小学毕业,此年秋天父亲送我到刘杲新私塾学习。杲新先生字少农,以字称,已是古稀老人了。先生学养深厚,接受过维新思想,以楷书大字知名乡里,住在成都外东牛市口下水巷外刘家院子。我从先生学习《
论语说文 | 四川方言[sa21ko21]本字考 摘 要:方言词语中存在着不少“有音无字”或“一音多字”的现象,考求其本字对字典辞书编纂修订工作、理清方言字词发展源流具有重要意义。四川方言里有一常用方言词sa2go2[sa21ko21],为“结束、完
论语说文 | “害”字详解 摘 要:甲骨文“害”字的构形创意为:通过对横穿车轴末端的插栓断了,以致车轮滑脱造成事故的形象演示,给出“害”字的本义为“灾祸”的结论。关键词:辖;轴端;灾祸说到古代的车子,我们知道,在车厢底下,有一根
论语说文 | 《礼记·檀弓下》“公输若方小敛”句读辨正 摘 要:《礼记·檀弓下》“公输若方小敛”句,郑玄注在“小”下断句,并将“敛”释为“下棺于椁”。如此,则公输若尚小,不应任官;“敛”字单独成句,三礼无例;以下棺释“敛”,与“封”矛盾。通过考察,此句不应
文史杂谈 | 李宝嘉、吴沃尧被保“经济特科”疑案补说 摘 要:近百年来,围绕李宝嘉、吴沃尧被保经济特科一事,中国学界长期认识混乱。日本学者樽本照雄对此展开猛烈批评,并通过搜集已刊史料和借鉴史学成果,将相关研究推进一大步。然而若从严格的史学眼光来看,樽本的
文史杂谈 | 从赵烈文的知识脉络看其对于清朝灭亡的预言 摘 要: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记载了同治年间自己与曾国藩的对话,并预言了清朝五十年内将亡。多数史料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奇异之事来记载。从赵烈文的日记史料中可见,做出该预言背后的思路,其实是对当时局势的深
文史杂谈 | 张桂芳的“呼名落马”术 摘 要:《封神演义》中张桂芳的“呼名落马”术与《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妖怪呼名装人于红葫芦、玉净瓶的妖术都属于语言巫术。其渊源可追溯上古《楚辞·招魂》《礼记·丧大记》等记载。这种巫术,长期且广泛地存在
文史杂谈 | 童年记忆中的成都春熙路(一) 摘 要:成都春熙路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里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与文化街。春熙路里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经历了站姿与坐姿的变化。春熙路的成都知名报纸《新新新闻》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以及附近众
文史杂谈 | 我看交子的起源 摘 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起源,有唐代飞钱说,契券指垛说,柜坊票据说,停止铸钱说,铁钱笨重说等。笔者以为交子的出现,是受凿纸为钱以送葬的启发,是为了适应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当时
文史杂谈 | 典说“四大美人” 摘 要:世人以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为四大美人,并附会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然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出典看,却与四大美人无关。且貂蝉是戏曲、小说家虚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人。她的原型,应该
文史信息 | “2023年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年会暨李白文化学术成果交流会”举行 2023年11月24日—26日,“2023年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年会暨李白文化学术成果交流会”在江油举行。会议由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主办、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承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中共江油市委
文史信息 | 首届“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与古蜀文明探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3年11月29日—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厅等单位指导,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共彭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首届“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与古蜀文明探源学术
文史信息 | 阆中召开“振兴阆中古蜀道文化旅游”专题座谈会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古蜀道(2023年7月25日)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入研究阆中悠久的古蜀道历史文化,助推阆中古蜀道文化旅游影视发展,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四川省对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