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透视 | 东亚文明现代化建构中的一个小插曲 摘 要:中日之间的交往,从文字史来看,朝鲜半岛是最重要节点。汉传佛教最开始的东传,朝鲜半岛举足轻重,几无任何一地可以替代。但是,近世日本对西方文明的感受比中国和朝鲜更敏感,或者说东亚文明的重建是从日本
文化透视 | 王蒙与新疆 摘 要:在王蒙文学艺术馆建馆10周年之际,王蒙、艾克拜尔·米吉提、陈晓帆等以“王蒙与新疆”为题举行座谈,从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王蒙对新疆青年作家的影响和培养、民族团结、学习语言、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文化透视 | “举鲁儒服”体现的庄子的科学精神与数学素养 摘 要:人们研究庄子总是偏向于庄子人文艺术哲学方面,很少从数学角度审视庄子的科学思想。事实上《庄子·田子方》强调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强调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给出了区别穿儒服与学儒学的几种数学方法:
文化透视 | 衣食住行,生老嫁娶过一生 摘 要:生活,首先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等谚语,充分体现了四川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赏。四川谚语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家教,肯定老年人的经验;主张恋爱要真心相待,选择伴侣时品德
巴蜀文化 | 古蜀文化区当为中华文明起源类型的一大板块 摘 要:古蜀之“蜀”早在汉代文献里就有明确记载。从营盘山文化开始,古蜀文化便有了一个鲜明的发展脉络。惜乎以往的一些学者忽略了其“自我”的一面,在划分史前文化区时,或漏划,或将其视为不可感知的“他者”形
巴蜀文化 | 先秦时期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摘 要:四川什邡是古蜀腹地,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编号为M59:21的AVI式铭文戈是从楚式戈演变而来的战国晚期蜀戈。戈上5个字符竖刻在胡部,系古蜀文字。古蜀族与彝族有亲缘关系。用彝文字符比对,借助“左
文苑漫步 | 论张问陶诗与性灵派 摘 要:清代蜀中第一诗人张问陶,今存诗三千余首。他自15岁作诗,28岁时已呈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后期的感怀、题画和哲理诗均达于新的境界。他虽与性灵派诗人袁枚有交谊,同宗性灵,论诗亦同,但却具有自己的风
文苑漫步 | “莫”还是“暮” 摘 要: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中的“莫”在理解上存有否定词“莫”和时间词“暮”之争。语文教材一般都解作否定词“莫”字。梳理李煜现存词作,可以看出独自凭栏是词人的常规动作,“暮凭栏”
文苑漫步 | 钟鸣鼎食的贾府何以衰败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深刻描绘的贾府兴衰史一直为读者津津乐道。然而,它关于贾府衰败的具体原因却并未完全交代清楚。历来的红学者和读者在探讨贾府衰败问题时,多认为经济破产是其重要原
文苑漫步 | 诗圣诗心识阆中 摘 要:杜甫与阆中因哀痛而相识,因怀旧而续缘,阆中的山水人文俘获了诗人的心。他在阆中前后共创作了60余首诗。《阆山歌》与《阆水歌》是他心系阆中,情怀家国的代表作。关键词:家国情怀;价值共识;《阆山歌》
论语说文 | 《云南讨满洲檄》作者“金马”考 摘 要:《云南讨满洲檄》的作者“金马”,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云南籍同盟会员吕志伊,而是云南籍同盟会员、大理人王毓嵩,吕志伊则是三位校订人之一。而署名“金马”,主要是因为王毓嵩的故乡有“金马碧鸡”的传说。关
论语说文 | “陈平盗嫂”之“盗”含义辨正 摘 要:“陈平盗嫂”典故一直被广泛地误解和滥用,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对人们形成庸俗化、低级化的趣味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经辨正可知,“陈平盗嫂”中“盗”的含义不是“
论语说文 | “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误读 摘 要:乐山市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工笔花鸟图册》为清代女画家恽冰作品,在其流传过程中,一度被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家藏。由于画作精美,它曾作为其孙女习画的范本教材。王文治多次为画作题跋,且曾误认了画作的作者
论语说文 | 展现视角与空间叙事的大禹文化符号研究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因成功治水并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大禹,几千年来始终为华夏儿女所敬仰和崇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大禹的伟业除有大量古今文本记述以外,还有画像
艺术长廊 | 张大千在成都的艺术活动 摘 要:张大千在成都的艺术活动以及离蓉后对成都的思念,表现了他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彰显了其艺术人生的“成都意义”。关键词:成都美术;写诗成都;成都日记一、张大千与成都美术张大千一生游踪遍及数十个国家和地
论语说文 | 《云南讨满洲檄》作者“金马”考 摘 要:《云南讨满洲檄》的作者“金马”,并非通常所认为的云南籍同盟会员吕志伊,而是云南籍同盟会员、大理人王毓嵩,吕志伊则是三位校订人之一。而署名“金马”,主要是因为王毓嵩的故乡有“金马碧鸡”的传说。关
论语说文 | “陈平盗嫂”之“盗”含义辨正 摘 要:“陈平盗嫂”典故一直被广泛地误解和滥用,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对人们形成庸俗化、低级化的趣味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经辨正可知,“陈平盗嫂”中“盗”的含义不是“
论语说文 | “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误读 摘 要:乐山市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工笔花鸟图册》为清代女画家恽冰作品,在其流传过程中,一度被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家藏。由于画作精美,它曾作为其孙女习画的范本教材。王文治多次为画作题跋,且曾误认了画作的作者
论语说文 | 展现视角与空间叙事的大禹文化符号研究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因成功治水并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大禹,几千年来始终为华夏儿女所敬仰和崇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大禹的伟业除有大量古今文本记述以外,还有画像
人物春秋 | 走进沙汀故乡与历史 摘 要:沙汀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其60年的创作历程受家庭关系、成长经历影响深刻。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以安县为圆心的川西北乡镇生活,见证了沙汀人生中最为颠沛奔波的10年时光,成为
人物春秋 | 杨歗谷:泰戈尔相册里的成都学者 摘 要:100年前,泰戈尔访华期间,与辜鸿铭一同拜会泰戈尔、并与泰戈尔合影的,有成都学者杨歗谷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其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喜考古研究,收藏品甚多,后无偿捐献给国家。他时常携带实物到课
人物春秋 | 西蜀高道杨世昌与苏东坡的友情研究 摘 要:苏东坡的文学辉煌,最有代表性的是“一词二赋”,即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一词二赋”之所以诞生,除了苏东坡极高的文学天赋外,也有高道杨世昌的助成之功。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杭州
人物春秋 | 新都杨氏后裔对杨升庵研究的贡献 摘 要:杨升庵后裔,至今在四川新都繁衍了16代。不少杨氏后裔自豪于先人政绩学问,400多年来在修复升庵遗迹、辑印升庵遗著、编纂世系族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杨光海、杨崇焕为其中佼佼者。新都杨氏后裔对杨升
文史信息 | 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甘肃首发式暨阴平道学术研讨会纪要 摘 要:2024年7月12日—14日,在阴平道核心地段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两地举行了《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甘肃首发式和阴平道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通过不同线路遗产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了蜀道本身的特
文史信息 | 纪念任乃强先生13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 要:任乃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史学家,涉猎广博,著述丰富,经世致用,成就斐然。2024年是任乃强130周年诞辰。9月20日至23日,纪念任乃强先生13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南充市召
文史信息 | 阆中召开“助文化发展,促产业提质”专题座谈会 摘 要:2024年10月25日,阆中市召开“助文化发展,促产业提质”座谈会。会议认为,阆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促进文旅融合;以新质生产力为推手,可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开创“文旅提质”“阆中兴市
文史杂谈 | 四大天王:从印度到中国 摘 要:四大天王本是印度佛教故事中须弥山帝释天的保护神;其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在中国最受欢迎,成了于阗国的保护神。四大天王的形象在其信仰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流变。由唐至元,四大天王造型与印度佛教记载的“四金
文史杂谈 | 万历《重庆府志》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流传 摘 要:万历《重庆府志》纂修启动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冬,由张文耀修、邹廷彦纂,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春脱稿,雕版、刻印持续两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正式成书,计86卷。今藏上海图书馆
文史杂谈 | 《书隐丛说》献疑一则 摘 要:今本《书隐丛说》中并无明代书帕本的记载,《中国印刷史》《中国文化史》等书中关于《书隐丛说》记载明代官刻业繁荣、书帕本盛行的征引应为讹误。追本溯源,诸多书目中有关书帕本内容的抄录可能是对《日知录
文史杂谈 | 民国初期川滇黔省际张力格局与“孙熊之争” 摘 要:在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与滇系军阀唐继尧联手,对同为国民党人的四川督军熊克武开展“倒熊”战争,致使护法阵营同室操戈。“孙熊之争”的根源在于民国初期的川滇黔省际张力格局,代表四川本地势力的熊克武与
文史杂谈 | 《世说新语》评鉴(五) 摘 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主持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记录东汉后期至魏晋间名士的逸闻趣事及嘉言懿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士林风貌和社会面相。魏晋士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往往能认识
文史杂谈 | 唐求三题 摘 要:古代文献和现代人在介绍唐求时有三个普遍的说法,认为唐求所作诗歌未曾示人、唐求终身未仕、唐求生前行踪不过200余里。但是,根据唐求在诗中的描述以及后人的记述或研究,这些说法均难成立。关键词:唐求
文史杂谈 | 赤水河·英雄河 摘 要:赤水河,也是一条英雄河,因红军四渡赤水而举世闻名,红色文化厚重。在赤水河流域,遍布红色故事、红色遗址遗迹、红色文物。它们向后人诉说着党和红军追求革命理想的不懈奋斗历程,让人心潮澎湃。关键词:赤
文史杂谈 | 伯劳鸟略说 摘 要:先秦时伯劳鸟或称鵙,或称鴂,或称伯鹩,或称博劳,或称伯赵,据说它夏至(一说小暑)始鸣。汉以后伯劳为何鸟,人们已有多种说法。唐宋以来,人们又说伯劳鸟春天鸣叫。后来定义的真伯劳虽未必是古伯劳,但它
文史杂谈 | 让世界遗产架起海内外游客 安逸游四川的桥梁(一) 前 言四川山川壮美秀丽,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景万画。7338米的海拔落差成就了四川“极全”的地形地貌、“极多”的旅游资源,山水相映成趣,风光美不胜收,“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让天府之国魅力无限。四川文
文史杂谈 | 《夜雨寄北》中的巴山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两处提到的巴山何指?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重庆缙云山说、洞庭湖巴陵山说、湖湘交界处湖汊一带说以及大巴山说;后者中或分别泛指巴山地区说、通江县涪阳镇说以及南江县光雾山镇说。支持光雾山镇
文史杂谈 | 史上最小的皇帝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君主是世袭罔替的,只要国家政体还存在,下一任皇帝便只能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哪怕皇帝的儿子少不更事、愚不可及,老子如发生意外,儿子也得坐领江山。除非某个皇帝没有儿子,才可以由他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