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文章 | 美文2024年12月 我这一生或许不能成为一名战士,但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隐士。我只是一名作家,文学写作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生活方式。我清楚我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我的笔在记录当下的中国,在思考黑暗与光明,在叙述我和我的上辈和
特别推荐 | 水上世界 一你居然鬼使神差地,再一次踏上了这条时隐时现于杂草丛生中的资水纤道。这不就是那一条曾经布满过你的童年及少年脚印的纤道么?时间确实是久远了些,那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往事了。但时间并不真如烟缕,那随风
中篇散文 | 吃出来的人生观 蕨  菜长大后读《诗经》,第一次在《召南·草虫》中见到“陟彼南山,言采其蕨”中的蕨字,一惊,心想生在穷乡僻壤中的区区野菜,殊不知,早早地便登上了《诗经》这大雅之堂。也许从小因阅读面的狭窄,书籍
中篇散文 | 人间滨湖 三十一年后,我重返这座曾叫“滨湖”的校园。与阔别三十一年的小学同学不同的是,他那张成人的脸上仍可照见过去的模样;而它——这座我三岁至十一岁生活过的地方,却时过境迁,难寻旧日影踪。“井呢?”我问同学。他
短篇散文 | 张教授家的农业生活 一漫长的农业社会始于哪一年?这种遥远的问题大约不会有精确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农业社会正在进入尾声。从刀耕火种、拽耙扶犁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田野与泥土主宰的历史延续了数千年。张教授感到庆幸的是,赶在
短篇散文 | 南国植物标本往事 一深秋的羊城,已能真切地感知秋风的莅临,华南植物研究所内,依旧满园苍翠,草木葳蕤,笔直的棕榈树一字排列大道两边,唯有池边的落羽杉开始有了一点变色的迹象,再过几场秋风秋雨,它们叶子的颜色将一点点变黄,继
短篇散文 | 和吴小如先生的书信缘 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是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公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我不是北大的学生,没有进过北大课堂,而
短篇散文 | 烟火动心 在高台,我接触最多的人是天亮。我在县委任职,他是县委食堂的厨师,多时吃他做的饭,抬头不见低头见。他曾说:“能在一个锅里搅稠稀,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一1990年秋,我从省委来县里工作,住县委政府老办公楼
短篇散文 | 换房记 仿佛一夜之间,房屋中介机构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一家家冒出来。从家到单位的那条短短七百多米的小巷,大大小小先后开了八家房屋中介所。男员工一律白衬衣深色西裤,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女员工将西裤换成了窄窄的西服包
短篇散文 | 五彩朝天椒 在我家窗外,妻子养了十几盆各式花卉,一到春暖花开,便呈现出争奇斗艳的景致来。似有几盆小辣椒也躲藏在花丛角落里,不能说是滥竽充数,亦是混迹其中矣。妻子对此是全不在意的,无非是将地里的辣椒单栽到花盆里,等
短篇散文 | 俗世闻见记 单位旁边有一菜市,我差不多每天要去转一转看一看。那些模样可爱的蔬菜,还有卖菜的人,以及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都是我喜欢的。一五月十日。上午八点过,在单位门口碰上一个挑着担子的老人往菜市走,我跟在后面,也
短篇散文 | 日子飞过屋场 日子从井里打上来谁家的鸡起头叫几声,满屋场的鸡就都叫起来。天还未亮,没泛出鱼肚白,有人家就起床劳作了。打豆腐的早早开工,吱吱呀呀是摇浆的声音。田里有人赶早放水,水车车水响得分明。咚的一声,木桶扔进井里
短篇散文 | 舒心镇的小孩 一那时候,世界是平的,到处是故障时间。我们从小镇的十字路口出发,经过长满斑蝥的土路来到邮政所门前。邮政所的绿箱子长满了铅灰色的藓,用小石子轻轻投掷,顿时铙钹震响。侧耳倾听,在邮政所后面的院子里似乎有戏
短篇散文 | “千列俱乐部”里的黑马 在落日的余晖中,有那么一片红色的屋顶,已静静地陪伴了这方天空几个世纪。冬季的冷风里,一个个颇具特色的金属风信鸡在屋顶上轻轻晃动,却不曾吵醒这座仿佛冬眠的城市。这里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因地处高纬度地区,
专栏 | 寻南姜记【寻树记】 一潮州赤凤镇葵山村的村民李军民曾经是村里的“南姜大户”,他有几年常种南姜。说到南姜的时候,他的感情相当复杂。像很多潮州人一样,从有记忆开始他就对南姜很熟悉。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他,小时候还是集体化的
长篇散文·连载 | 挂在树杈上【我的母亲做保洁】 有很多细节可以让你一眼辨别出在大街上碰到的阿姨是一位保洁员。她们的头发常常用发网兜住,盘在脑后;她们大部分都很瘦且微微驼背;她们喜欢穿比身体大一号的长袖长裤,有时候直接穿着工服;她们总是走得很匆忙,有
长篇散文·连载 | 它们比人更喜欢在山在野 一深林里,于一个漫漫走山的人,行止由心,也各有妙处。行到水穷处、云起时,可止;行到想止处、思止时,亦自可止。走得累了,想歇口气。就歇歇吧。住了脚,拄着杖,就站在林间小径上,喝几口水,抹一把汗,听听鸟鸣
长篇散文·连载 | 工笔向写意渐进:明代花鸟画 花鸟画泛指以描绘花、鸟、鱼、虫、石、树、禽、兽(包括龙、麒麟、凤凰等神话瑞兽)等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明代花鸟画创作的主体是文人阶层,画家要表现的也不仅仅是绘画对象本身,而是借物象表达作者的情绪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