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3年第1期

美文

美文2023年第1期

半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美文》杂志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 1992 年 9 月创刊。十七年以来,着力展示当代

目录

稿边笔记 | 坐佛

有人生了烦恼,去远方求佛,走呀走呀的,已经水尽粮绝将要死了,还寻不到佛。烦恼愈发浓重,又浮躁起来,就坐在一棵枯树下开始骂佛。这一骂,他成了佛。三百年后,即一九九二年冬季,平凹徒步过一个山脚,看见了这棵

特别推荐 | 洗衣机

一一个居住的家庭空间有多种多样的循环再生产模式。家里会不断地搬运进来物品,同时又不断地往外清空物品 不断地对室内进行装饰、布置和编码,又不断地拆毁这些装饰、布置和编码 不断地吸进外部的空气,又不断地排

短篇散文 | 下沉干部

一中秋夜,我住在帐篷里。一张小床,一台风扇,一片蚊香,一个人。保安老李睡在不远处门卫室的桌子上,手机放着很响的流行音乐,后来换成关于疫情的新闻,一遍遍自动播放,半夜不休。他早已睡着了。其实,夜仍是静的

短篇散文 | 三叶草,四叶草

事前并没有沟通,早餐时一个眼神,就约定出门了。老夫老妻就这点好,你说上半句,下半句就从她嘴里说出来了,有时候同时开口,连形容词都是一样的。更多时候不需要开口,一个眼神,心领神会。说走就走的出行,目的地

短篇散文 | 匈人

中原之地曾经长期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骚扰。这些匈奴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来去如风,善于骑射,屡次击败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中原军队。大汉王朝经过了几代的努力才迫使他们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南匈奴其中一部分

中篇散文 | 居家九日

2022年11月12日我住在每次海珠疫情发布会都榜上有名的赤岗街道,海珠区的防控管理已经有一周了,同学朋友问起,我总是说,目前还能出小区,感谢中国好邻居。今天是海珠强化防控管理的第二天,小区物业在群里

中篇散文 | 父亲和他的兄弟们

一时隔这么多年,我依旧不能忘记,二十年前那个黄昏也似乎没有远去……父亲和他的两个兄弟坐在炕上,少了素日的欢笑,夹在指间的烟都忘记了点,狭小而低矮的屋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一切皆因祖母的安葬而起。那段

中篇散文 | 我在我有效的时间及偏见里

一个人的记忆需要在省察中留痕,我们该怎样写下属于自己的表达?在繁纷和斑驳的微生活和暗光阴里,在拥挤的和所谓的时间行进的当下,我们在场的方式如何呈现出来?如果当乌云密布天空,当雨水浸渍泥土,当尘埃覆盖了

专栏 | 须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何处寻得大梦归贾府这一辈儿女孩儿中,大小姐因“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她为妹妹们定了“春”字,便有了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名字让我们看到了萌发时的欣喜、篷勃中的狂欢和流逝中的惋惜。元,

专栏 | 陕西包子好肚量

包子是个大众食品,各地都有,并各有特色。陕西作为面食之都,自然也有几种很有特点的包子,但名气不如东北的黏豆包、新疆的烤包子、四川的龙眼包、上海的小笼包那么大,可能多半是因为陕西小吃太多了,以至它被淹没

专栏 | 向沉沦的记忆致敬

傍&nbsp &nbsp 晚夏日漫长的傍晚,我们走到露台上。在长满青苔的砖块上,在栏杆和粉刷得洁白的墙壁之间,茉莉花丛长在角落,它那黝黑的枝条上覆盖着白色的小花冠,紧靠着月光花藤,而在那个时刻,月光花

作家研究 |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本文为2017年4月16日北京卧佛山庄接受罗强烈先生专访的整理稿。2020年2月11日,由吴晓梅女士根据录音整理、编辑文字完毕,2020年3月 21日改定,时新冠肺炎瘟疫肆虐两月有余。鲁迅先生曾经在一

作家研究 | 站在时代的歧路上指点江山

一《风流去》是一本不易评价的书。当我决定放下包袱,重读这本书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说它不好评价,原因当然很多,但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是经过了长达十余年的“迭代”和“化合”反应,而终于成为一

作家研究 | 鲍子:一位思想多动症者

一鲍鹏山不是我的发小,但我们却作为同年在皖南度过了四年的充实而惬意的大学时光。不过那时候,即使是在一个大班里上课,平时并没有什么交往。但记得大学时候,同学们有的叫他“老鲍”,我也跟着这么叫,但他不止一

雷人画语 | 雷人画语

生命的意义在于互相照亮。我的生活,似乎并不需要通过你的肯定。生活的阴沟里依然有向往星空的权利。生活很艰难,你也很坚强。

长篇散文·连载 | 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森林碳汇

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森林碳汇的吸纳中和作用发挥了很大作用。森林树木在生长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是林业碳汇。它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起到中和碳排放的作用。通过植树造

长篇散文·连载 | 童年的剑气

童年的剑气盛唐气象的璀璨帷幕,到底是从哪一天,哪一刻展开的?垂天之翼的手中,握着的又是一柄什么样的神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开元三年(715年),也是在冬天,一个年方四岁的小男孩儿,随着姑姑裴氏一家人,从

作家自述 | 长篇纪实文学《绽放》序曲及尾声

序&nbsp 曲一呼吸,一呼为阳,一吸为阴。犹如天地间一个酣畅的深呼吸,昨夜一场秋雨,把渭城洗涤得一派澄明。古丝绸路上,唐朝王维笔下那一番渭城朝雨浥轻尘的诗意,何以见得?眼下,渭河碧湖升腾起银绡般的气

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 | 话说“沉浸式”

张 华&nbsp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对外汉语:理论与实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