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导读 作家余华说:贝多芬创造的是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因为他不复杂,所以我更喜欢听他的单纯。好的艺术往往是这样,看上去繁花似锦、形式复杂,但给人带来的却是简单直接的领悟。比如《红楼梦》,场景众多,情节曲折,人
视点 | 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要听贝多芬?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贝多芬?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贝多芬呢?因为文豪罗曼·罗兰写过贝多芬的故事。另一个原因是他很早就被翻译介绍入中国,1906年弘一法师李叔同编写了一本《乐圣比独芬传》,那时候译名也不统一,有比
视点 | 走在我们的文明之前 艰难的成长德国西部有一条莱茵河,莱茵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波恩城,那儿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乡。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波恩一间破旧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祖父路德维希,可谓是家族里最
视点 | 听懂《第九号交响曲》,就理解了贝多芬 提起贝多芬,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古典音乐巅峰时期的音乐家,与耳疾抗争一辈子的斗士,抑或是课本中《月光》里那位深沉的男人?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贝多芬,可能要打破这些固有的印象了。天才、乐圣、英雄,固然是贝多
视点 | 没有忧伤,人静曲终 贝多芬死于1827年3月26日,我读莱布雷希特的《音乐逸事》(盛韵译),其中说到贝多芬临终时,只有胡腾布莱纳在身边。胡腾布莱纳是传说中毒死莫扎特的萨列里的学生,比贝多芬小24岁,是贝多芬的崇拜者。当时
视点 | 贝多芬的头发 1827年3月,一代音乐巨匠贝多芬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永远地合上了双眼。他离世以后,历史学者始终试图通过他的日记、信件或是医疗记录留下的蛛丝马迹,探寻揭开贝多芬的死因,和他逐渐丧失听力的秘密。如今,在科学
大学 | 数学为什么是必修课? “秦子同学为什么会在这儿?”学校体育馆里,秦子正搓手准备攀上岩壁,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荒白教授的声音,于是转头说:“教授,我试试新线路。”教授搓着手上的镁粉,说:“秦子同学,现在这个时间,你应该在高数课堂
大学 | 哲学教授和他的一百万个“学生” 武汉大学的上课铃响了,1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哲学教授苏德超站在教室前面讲课,PPT上放着威廉·布莱克的《从一粒沙子看世界》。讲述间,苏德超忽然抛出了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你的一生是为了什么?”紧
大学 | 在美国拿个本科学位有多难 在美国,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报道,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发布的高校排名前50之外的四年制高校中,约有60%的大学本科生在入学后六年内拿到学位,也就是说,有40%的
文艺 | 不知有花 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
文艺 | 读诗小札 一我不写诗,但喜欢读诗。基本上,读无名诗人的诗,不读名家的诗;读短诗不读长诗;读朴素的诗,不读华丽的诗;读低调的诗,不读高蹈的诗;读有人有事有情的诗,不读自以为是、不知所云、四大皆空的诗。当然,这是我
文艺 | 云雀 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是庄稼人的珍禽,她总是殷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给他们鼓劲、加油,为他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我们高卢人的古老名言,正因为如此,大家把这种平凡的
文艺 | 学诗记 我学做旧诗,是因为杜甫。记得当初读到谈杜甫和江西派的书,涉及技术层面的分析。中唐以后,直到明清,学杜诗的大家,李商隐、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元好问、钱谦益,各有路数。杜诗的沉郁顿挫,是思想内容上的,也
文艺 |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常见器型 今天介绍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常见器型。相比马家窑和边家林,半山器型的变化明显少一些,主要器型就那么几种,可丝毫不会感到单调乏味。半山器型以罐为主,在造型上不追求奇特,重视整体的端庄稳重饱满匀称,各种
文艺 | 北宋·江山秋色图 江山秋色图卷(部分)《江山秋色图》画作无名款,但历来认为作者是赵伯驹。作品为长卷形式,画面上重山峻岭,层峦叠嶂,江河溪涧,飞瀑激落;楼观屋宇,苍松古柏,各得其宜。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构思上
文艺 | 树和根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会背靠着我们家的一棵树,感受它令人安心的稳固和静止。它不会移动,它扎根原地。只要它还活着,它就永远不会去任何地方。这是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确定的事物之一。树木的根系很深,向四面
文艺 | 时间零 卡尔维诺有个“时间零”的理论:想象一个猎人在森林中遭遇一头狮子,猎人弯弓放箭,狮子也一跃而起的那一瞬间——让剪辑师把这一帧画面暂停,目光悬置在这里——接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呢?中箭的狮子狂怒,一口咬死了猎
文艺 | 我的阿勒泰 漫长的劳动使阿克哈拉的土地渐渐睁开了眼睛。它看到了我们,认清我们的模样,从此才真正接受了我们。那些所有的,沿着群山边缘,沿着戈壁滩起伏不定的地势,沿着春夏寒暑,沿着古老的激情,沿着古老的悲伤,沿着漫漫
文艺 | 不可轻慢 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坐上去会感到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弘一又去了一次,依旧做了这个摇晃的动作。弘
文艺 | 只莫作怪 有人用奇怪的方式,说平常的道理。孙叔敖当上楚国宰相,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个老人,披麻戴孝赶了过来。孙叔敖赶紧正衣冠而见之:“大家都来贺喜,您来吊丧,难道有什么话要说吗?”老人说:“当然有话说。身为权贵而
文艺 | 老妈的菜园 说到吃,我首先想到老妈的菜园,那是个百花园。茄子花、辣椒花、豆角花、冬瓜花、黄瓜花、南瓜花……自从老妈栽下它们,我就每天去看它们的长势,帮老妈浇水,开花数花朵,结果数果子。花开花谢,瓜果烂熟,自己吃不
文艺 | 你坐,你吃 每次去一位朋友家,她八十余岁的老母亲总是用眼睛定定地望着我,然后伸手和我相握,用浓重的乡音说:“你坐,你坐。”吃饭时,她就殷殷招呼我:“你吃,你吃。”朋友告诉我,她母亲的眼睛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一片,耳
文艺 | 拥抱你的独特 你没什么需要被纠正的,也没什么需要改变的。你的使命并不是钻进一个模子里,变成其他人的样子,而是帮助其他人——其他所有人走出他们所困的模子。你的存在不是为了沿着一条早已存在的路走下去,而是正相反,是为了
生涯 | 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我女儿小的时候喜欢画画,拿到一支笔就开始到处画,家里的墙上、桌子上、板凳上、枕头上,到处都是她画的你看不懂的画。我现在回过头看,觉得自己做的唯一对的事情,就是没有因此指责她、批评她或者打她。我当时想孩
生涯 | 如何让猫吃辣椒? 一位IT老板毕业于美国名校,几年前回国创业,如今事业有成,名下资产数千万。正是春风得意时,不想后院起火,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太太提出分手,并要求分走他一半的资产。这位老板很是不解,朋友建议他去见婚姻
生涯 | 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 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在当时的颁奖晚宴上的简短致辞中,自始至终所谈论的,都是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要是活着的话,该是99岁了。”他说,“……不管怎么说,我们
生涯 | 城墙上,有人放羊吗? 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在西安南大街的马路上,看见一位老农赶着几只小羊,不声不响地朝南门外走去。这在当年的西安虽不算稀奇事,但也不是司空见惯。街上还有一些行人,路过的汽车时不时鸣着喇叭,老农抄着手,面无表
通识 | 你也有童年比例尺吗? 最高的枫树我写过小时候的一棵大枫树有“60米高”,杂志社编辑在编校文章时,对这个高度提出了科学的质疑。根据网络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知的最高的枫树在中国台湾嘉义县,高30米左右。我小时候家门口的枫树是世界
通识 | 为什么流行曲大多诞生在夏天? 为什么四季之中,夏天可以有这样的礼遇,流行歌曲专门为它而作?每年夏天大量蹦出来的这些流行歌曲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如果你留意最近几年的流行歌,会发现每年夏天都至少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
通识 | 中国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人们在围棋中设定了均匀分布的九颗“星”,其间最中心的被称作“天元”。假如广袤的神州大地真如棋盘一般,那么,中国大地的“天元”又在哪里?经过专家们数年的实地考察与综合分析,最终在三秦大地的一个村落中,修
通识 | 手的秘密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有关人类的手的秘密。在我们开始之前,大家不妨花点时间看看自己的手,用大拇指触摸四个指尖,反转手腕,再将手握成拳头,是不是很简单?但是这些动作是猿类很难做到的。而且,我们的手非常灵活
通识 | 中国最后一个大帝 一嘉庆元年(1796年),已经当了60年皇帝、终于退位给儿子的乾隆,在紫禁城内端坐,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皇位,却仍要时时看着太上皇眼色的嘉庆,在一边莫名其妙,他努力想听清楚父亲乾
专栏 | 身为父亲这几年 父亲节,忽而想写一下儿子,没有他,我就没有过节的机会。在十多年前,我爸还健在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争吵,后来这种争吵变成了长达数月的冷战。我把争吵的原因归结为我们年纪相差太大,他四十一
专栏 | 春天的野菜 柳芽儿绽放的春天,菜市场的摊主们总会腾出一大块地方,把一溜儿的青菜码在那里,除去常年可见的白菜娃娃菜上海青,更多的是野菜,胡葱、水芹、马兰头、鸭儿芹、荠菜、香椿……这些菜并不像其他大棚种植的青菜那般精
专栏 | 古人为什么写史? 很多人会质疑中国官方史书的真实性,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再加上《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等非纪传体的史书。其实,这种怀疑是对的。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中国古人为什
专栏 | 妈妈不是万能的 朋友家聚会,结束之后,客人散尽,朋友妈妈发现蒸的馒头还剩下一些,于是第二天早上,家里多了一道早点:炒馒头。朋友说:“这个死面馒头还挺好吃的,炒了不软不散,特别顶饿。”我听完这个故事,感觉自己的心理有点
专栏 | 志愿填报:院校、专业与地域的抉择 在高三这个充满挑战与期待的阶段,填报志愿无疑是每位考生和家长心中的重中之重。面对众多高校、专业和地域的选择,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成为了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在填报志愿时,应以院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