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创版2023年第11期

读者·原创版

读者·原创版2023年第11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原创版》杂志内容涉及社会、话题、职场、情感、人物、婚恋、美文、资讯等。内容形式新颖丰富、原创首发内容集粹,集报道、访谈、言论、评论、随笔、故事、散文、图片等多种形式与一体,与《读者》和时代精髓一脉相承,又散发着自己的独特气质。

目录

开卷 | 满天星光一直在

小时候我住学校宿舍,平房,每天晚上去院里上卫生间时,总喜欢抬头看星星。屋里的白炽灯泡瓦数低,昏黄暗淡,外面很黑,但越黑越能看清满天的繁星。仰头看的时候总想着,那上面一定住了好多人,其中一定有一个和我差

特别报道 | 惜物:智慧与传承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大概是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观念。这种观念投射至消费领域,便是积谷防饥、节俭惜物。在鄂西南山区,这种对万物珍惜并敬重以待的感情,可能体现在削皮时—去西红柿皮用开水烫,削土豆皮用瓷片,刮莲

特别报道 | 珍惜

一父母那一辈的人,小时候在田间地头长大,就算后面做生意挣了钱,农民勤俭持家的本能依旧烙在骨子里。家里的抽屉里,螺丝、扳手、铅笔、小刀、胶带、图钉,乃至一针一线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阁楼的纸箱里,收拢着过

特别报道 | 留着留着,都是好东西

好好的东西咋就扔了呢刚才清理冰箱,扔了几样东西,包括两片过期的面包和一瓶我认为空了但丈夫有剩认为刮一刮还够吃一顿的蘑菇酱—够不够一顿不好说,但对着灯光认真看的话,的确是能看到瓶壁上还挂了点儿酱。我把面

心的对话 | 蒙在蚊帐中的青春

我常去的小理发店的老板娘很郁闷地对我说,她的女儿最近出了问题,想送去看心理医生。她说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大白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拉上窗帘,也不开灯,但并不是在睡觉,而是直直地坐在那里,还一副很享受

心的对话 | 银杏黄了

替父亲考察行将入住的养老院时,我选中城中僻静处的这家养老院,是因为看到院落里有两棵巨大的银杏。院长介绍说,每年深秋,银杏落叶时,整个房顶都是黄灿灿的。这让我记起医生的交代:要尽可能让记忆衰退的老人回忆

心的对话 | 除了伤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某一次,和朋友闲聊,我问:“你的承受力能有多强?”朋友回答:“除了生死,都不算事儿!”答得很大气,又不失底线。于是,每逢难过,必以此话自勉。人生不过三万日,终是尘归尘,土归土。死亡并不一定可怕,可怕的

城南旧事 | 围炉

乡下的围炉煮茶,其实很朴素,炉子可以是一口铁锅,也可以是一个火钵。火钵是粗陶制成的,外面箍两圈铁丝,因为火钵烧着烧着,时间长了容易开裂。火钵或铁锅里头,装着木炭。慢慢地,木炭就红起来了,烧得炉子周围暖

城南旧事 | 铁拳里的温柔

“纯爱战神”忽然觉得,老一辈人才是名副其实的“纯爱战神”。那天和老刑警的爱人们聊到一个话题:当初您是怎么看上他或者她的?于是,本来是事务性的采访,忽然被镶上了粉红色的边。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姨羞赧地笑着说

城南旧事 | 广州路的夏天

高三毕业的暑假,我和双胞胎妹妹第一次分开。我去南京,住在妈妈打工的人家。那是广州路附近一栋楼房的一层,房子主人自己不住,只是安排妈妈住在那里,因此我住在那里,并没有什么不便。那时大姐已经工作,在南京一

无关风月 | 没有一颗果实会被浪费

果实掉到身后,“啪”的一声,刚一回头,前面又“啪”的一声,吓得行人一哆嗦。用不着害怕,果实仿佛长了眼睛,这么密集地掉落都不会砸到人们身上。人和植物已达成默契,你不把我赶尽杀绝,我不对你使用暗器。那些不

无关风月 | 轻轻读,苏武的那首诗

一先读一下这首诗吧。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

笔端流云 | 坐看云起时

看过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说是一个女孩坚持画云,画了一千天—如果是我,我不会画她那种梦幻般的、犹如童话或仙境里的云,我会画两座楼夹缝里的云,因为大多数时间我都看不到整片云朵。在公司,只能看到对面楼顶没被

笔端流云 | 寻找遗失的青春

酷暑,蝉鸣聒噪,夜色不安,我站在千佛山脚下一个面目模糊的公园里,仰望星空。在我们栖息的城市,星空总是朦胧不清,仿佛每一颗星辰,生来就都对人类这种世俗的物种保持着警醒的距离。人类是一面巨大的镜子,让亿万

笔端流云 | 市声

一“我喜欢听市声。比我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到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张爱玲躺在武康大楼的公寓中如是说。说到底,市声还是要在夜里才听得分明。深夜里,没了一切干扰,失眠的人,其五官的灵

百家杂谈 | 臭 美

苍蝇名声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臭名昭著,这实在冤枉了它们。在帮助植物传花授粉方面,其功劳卓著,不输蜜蜂。而且,它们像屎壳郎一样,也扮演着地球清洁卫士的角色。我偶尔也给它们留影,不是因为它们劳模式的表现,而

百家杂谈 | 笑话

笑话“俗话说得好,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幸福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爱情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您发现了吗?好事物总是不守时的。”我跟领导解释说。化学课上,老师让学生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饱和”。一位同学说

百家杂谈 | 古代的团建

古代的团建,其实我们都挺熟悉的—只是刚知道时,不一定能意识到那是团建罢了。团建嘛,经常要占用假期,就有点儿烦人,所以得有趣才行。唐高宗时期,有个叫阎伯屿的都督,趁着假期,在滕王阁大会宾客,搞团建,还想

百家杂谈 | 菊花有哪些吃法

食菊者众到了秋天,最惹人注目的花一定是菊花。作为中国本土的花卉,菊花广受人们喜爱,是高风亮节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农历的九月更是被古人雅称为“菊月”。古人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操与抱负,不仅在秋天赏菊花、戴

专栏 | 乔妈妈

一我在报社上班那会儿,和文体部的花花子关系好,所以常去文体部办公室串门子。每次去,花花子十有八九都坐在那儿练毛笔字。花花子号称“书法界杨贵妃”,字写得龙飞凤舞,人长得花开富贵。文体部主任老乔看了,却直

专栏 | 爱的内卷

一前段时间,我父母从合肥去济南旅游,执意“顺路”来北京一趟。他们停留的时间不长,只两天。“顺路”来的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来,就省得我们赶国庆回乡。“挤来挤去多累!”我妈说。“全国人民有一半在动,听说高

专栏 | 连枷

王褒住在寡妇杨惠家。杨惠家有个仆人叫便了,是个愣头青。有天王褒让他去街上买酒,这小子却去了杨惠亡夫的坟上哭诉:“当年您买我时,契约上只说叫我看家护院,可没说叫我给别家男人打酒呀。”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王

专栏 | 人生很短,请尽情绽放

一张改变命运的纸2018年,我拍了一部旅行纪录片叫《一百种生活》,后来这部纪录片帮助我登上了福布斯“生活方式”领域最年轻的U30榜单(Under30,30岁以下的青年才俊)。这个追梦的故事,要从我大四

专栏 | 摇滚女王

从外表上看,邵金平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过一旦来到麦克风前,一边敲着那个用锅碗瓢盆拼凑成的架子鼓,一边纵情高歌,哪怕坐在鸡圈鸭圈旁,举手投足间,她的神情与摇滚歌星别无二致。因为独特的表演风格,短

文化瞭望 | 你怀念的舍友情谊

本本月月最最佳佳鸡排饭加个蛋:1999年9月,西三楼209,我们是最先到宿舍的两个;在这间中文系8人间女生宿舍,我俩成了最好的“搭子”,吃饭、上课、自习,形影不离。可能连当年的我们自己都想不到,十七八

文化瞭望 | 思想碎片

人生是一连串事件发生的过程,也是“叙事”的过程,不同的叙事方式,会在内心产生不同的“人生”。因此,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不来自事件,而来自叙事;你需要做的,不是改变现实,而是改变叙事的方式。—你会如何讲述

文化瞭望 | 柿柿如意

柿柿如意蟠桃叔 著 费婧苗 绘现代教育出版社类型: 绘本2023年11月春夏秋冬,南山中的柿子庵,老和尚和小和尚,两棵柿子树和树上甜如蜜的200多个柿子,经常造访的动物朋友,以及默默给予帮助的山下邻居

文化瞭望 | 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

特别推荐: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原名:Jane导演:布莱特·摩根类型:纪录片被《时代》杂志誉为“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的珍·古道尔拥有完美的一生。本片取材自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雨果·范·勒维拍摄的1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