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24年第5期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2024年第5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目录

读书笔记 | 野性读书在珞珈

我就学和执教的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地处珞珈山下、东湖之畔,常以其山水之美、建筑之雄而为世人称道。抗战时期暂居于此的文豪郭沫若先生在《洪波曲》中称其为“物外桃源”:“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是武汉三

书人志 | 千帆先生与南京大学

南大之缘程千帆先生经常说:“两个人成为师生,一个人投考某个学校,成为这个学校的弟子,这是一种前生的缘分。”程先生跟南大是前生结下的因缘。程先生幼年时曾经读过私塾,在家族的有恒斋里面读过很多古书。但是他

随笔札记 | 散文之思与夫子自道

1982年6月5日晨,孙犁修改完成了为贾平凹散文集所写的序言,随后寄给人民日报副刊编辑姜德明。6月9日,孙犁在致姜德明的信中说:“日前寄上贾平凹散文集序一稿。”“此稿请先在你那里放一放。因为我考虑,要

中华诗教 |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上)

集大成之时代与集大成之诗人谈到我国旧诗演进发展的历史,无疑的,唐代是一个足可称为集大成的时代,只根据《全唐诗》一书来统计,所收的作者,就有二千二百余人之众,而所收的作品,则更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之多。在

中华诗教 | 中华诗教涵养民族精神

诗教是我国教育独特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诗词大国,中国具有丰富深厚的诗教资源。中华诗词的天空群星璀璨,唐诗、宋词、元曲都代表着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优秀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邃

书人茶座 | 由恩情到爱情:古代小说人神恋的一个范型

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神恋题材存在一个范型,即女仙(广义)被救助后,因感激而以身相许,即爱情由恩情转化而来。如《聊斋志异》中便有这样一批基本情节框架相同的作品。而其典型之作前有《柳毅传》,后有《白蛇传》。从

书人茶座 | 苏东坡的跌宕人生与艺术高峰

在中国,大文豪苏轼(1037-1101)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绝唱;他的书法在堪称高峰的宋代书法中首屈一指,其《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中

评论 | 古代文学文献传播学研究的有益探索

我与王齐洲先生是交往近40年的学友。他在学术方面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有想法,而且总是能够把想法付诸实施。这样的素养正是他成为学界常青树的重要原因。近期拜读他的新著《〈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湖北人民出版

评论 | 以当代企业研究促进新中国现代化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中国也已迈过70余年历程,并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前行。伴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阔步向前,对当代企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特点的回顾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值此之

文化地理 | 诗人散文与饮食地理学

诗人龚学敏的散文集《吃出来的人生观》(花山文艺出版社2023年11月版)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标识:一是选题策划者和出版社将作品准确指向“诗人散文”这个专有概念,读者自能在选择阅读和进入阅读后得到某种他期待

钩沉趣考 | 公孙龙是不是一个人物

是个人物“战国四公子”,其中有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1),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家里。他“解国之大难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被司马迁赞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其门客中有公孙龙以善辩论著名

书人故事 | 余华:想写出人的疼痛

从余华的随笔中能发现他对很多作品的阐释,跟一般人的体会完全不一样。故事人人都会编,都可以编出一个离奇的故事。但是,同样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换一个人去写就不一定吸引人,问题在哪呢?问题就在于那些不经意的地

推介 | 唐诗之路研究的“新路标”

自“唐诗之路”的概念提出以来,唐诗之路便逐渐进入古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尤其是2019年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唐诗之路的研究走向全国。近年来,关于各地区、各类型的唐诗之路研究日益活跃,风生水起

推介 | 读《文化创新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化思考 | 大武之乐:尽善尽美的困惑

儒家思想注重礼乐教化。关于礼教,“三礼”流传,颇可述作。然“六经”中《乐经》云亡,孔子虽有“在齐闻韶”的感动,有“成于乐”之教诲,后学却也只能望洋兴叹。好在《礼记》中存有《乐记》一篇,因其“记乐之义”

文化思考 | 阴阳制胜篇

不同小搏大,同门弱输强。自我否定处,应变以为常。日升月恒,大漠孤烟,小桥流水,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绿水青山几多转换,历史舞台次第演出,看惯了他人故事,终于到了自己登台。哪个不想空手夺白刃,哪个不想过五

艺术生活 | 张伯驹与京剧:红毹寄梦意无穷

张伯驹青少年时代,正遇到了京剧发展的高峰时期,于是,他耳濡目染从小看戏,中年拜师认真学戏,玩兴乍起终成名票,潜心研究京剧唱腔,撰写观戏诗词专辑。他一生热爱京剧,一生痴迷京剧,一生研究京剧。张伯驹对京剧

往事故实 | 巴金与诗人毕奂午

李辉的《先生们》出版问世,其中有写诗人毕奂午之文,感情极为真挚。自1980年起,李辉因老师贾植芳的介绍,结识了毕奂午先生,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20年的老少文人之谊,更从中了解了不少毕奂午与巴金交往的故事

错了吗 | 《龙筋凤髓判笺注》疏误举隅

作为国内迄今为止传世最早的官定判例,唐代张鷟撰写的《龙筋凤髓判》是研治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等皆有著录,四库馆臣

错了吗 | 关于古籍整理的一点认识

古籍整理,前人称为“校雠”,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目的在于使古籍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阅读利用也。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因抄写、刊刻、自然剥蚀等造成讹误,就需要校勘订正,讹者正之,脱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