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听名著说“进城” | “城里人”老舍看“农民工”祥子 乡下人“进城”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由此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了作家反复书写的对象。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作家叙述“进城”故事时,尽管关注点有所不同,但不约而同凸显了个体的多元生存困境和复杂情感
本期关注·听名著说“进城” | 这对“夫妇”与当代进城故事的开端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进城”故事,最早的要数萧也牧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人民文学》1950年第1期)。小说中的夫妇二人,早先都参加了革命。丈夫李克是知识分子,妻子张同志则是农民出身。北平解放后,他
本期关注·听名著说“进城” | 高加林为什么三次进城又三次回乡 路遥是一位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努力把握社会思潮、主动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历史洪流的作家。他以自身“城籍农裔”的成长经历和亲兄弟王天乐的人生际遇为触发点,用《人生》唤起了数代人对农村有志青年命运的关注,让“城
本期关注·听名著说“进城” | 嘉莉妹妹的进城是“华丽”转身吗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迅速进入“重建时期”。工业化和商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19世纪末,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现代化城市,在美国不断涌现而出。城市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作
钩沉趣考 | 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北传始末 黄宗羲在其著名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一书中,把阳明后学依照地域划分为《浙中王门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南中王门学案》《楚中王门学案》《北方王门学案》《粤闽王门学案》和《泰州学案》等,每一学案都立有专案记
对谈 | 一部别样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 2021年5月12日,我接到樊亚平教授发给我的微信,说他已经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与中华书局签订了出版合同,准备年内出版,书名为《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1912-1949)》,非常期望我能为该
对谈 | “职业认同”这一概念为何“不见了” 《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研究(1912-1949)》一书是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心态史研究(1912-1949)》的最终成果,也是我在攻读博士期间开启的新闻史人物研究领域持续耕耘的
文化地理 | 走在“浙西唐诗路”上的“田园诗”群 传统上,以钱塘江为界,南为浙东,北为浙西,“两浙”则是浙东、浙西的合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林甫将唐代两浙驿路划分为一条干线及三条支线。据华教授考证,驿路干线起自润州通吴驿,南下依次至秦潭驿
书人志·《性格的命运》三人谈 | “描写了人,也就描写了社会” 有史无情是史家所长,有情无史乃诗家所长。对于历史人物,古代历史学家记载的大多是他们的事迹,而其丰富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恰恰被史家所略。而这又恰恰给文人们虚构和演绎故事提供了广阔空间。基于这一点,无论中外文
书人志·《性格的命运》三人谈 | 藏在古典小说里的个性与命运 中国古代小说在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化长河中绵延不息已千百年,以其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历史社会涵融令泱泱华夏文学熠熠生辉。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几乎与小说文本同生共长,迄今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将古典小说作为一个完整系
书人志·《性格的命运》三人谈 | 该感谢逝川还是诅咒逝川 壹20世纪末旅京访胜,朋友有诗《比目鱼》纪之,我也凑了首《蝶梦》与之呼应。前几天我向他索《比目鱼》以助记忆,他怅然作答:流失在逝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该感谢逝川还是诅咒逝川呢?它淘洗了诸多旧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有些书不期而遇魔力非凡 读一本书,极像邂逅一个朋友,或倾盖如故,或白首如新,都有可能。读书亦然。有些书阅之如嚼蜡,有些过眼如烟,有些则无法令人忘怀。生命中有极个别朋友似乎拥有魔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有些书不期而遇,魔力非凡,
文化思考·神话与文明 | 《萨满之声》之“一读就停不下来” 毫不夸张地说,《萨满之声》是一部乍看惊疑,一读就停不下来的书。2019年岁末,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神话学文库第二辑”21本书,可谓是从不同视角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其
文化视点·休闲与文学 | 长安游赏时的元白和唱 中国文化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但对于闲暇的功用,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孔子不仅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的名言,他在《论语·述而》中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
文化视点·休闲与文学 | 黄庭坚的诗与酒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合称“苏黄”,也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其《次韵元礼春怀十首》其五有云:“醉里乾坤知酒圣,贫中风物似诗魔。”最为简
文化视点·休闲与文学 | 忧思加闲趣才是完整的欧阳修 文官当政的北宋,为文人富贵悠游的日常情趣的养成提供了保障。北宋文臣欧阳修名重当时,不仅一生勤于政事,而且在文章、学术与诸般日常闲暇之趣的追求方面,也颇有盛名。从现存史料看,忧国忧民与闲暇之趣,共同构成
文化视点·休闲与文学 | 如果我们能像陆游那样“闲独”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创作于84岁时的《游山三首》(其三)云: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该诗典型地展示了陆游自由且安
评论 | 王志清作品中也有“大欢喜” 王志清先生的《散文诗美学》(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版),出版已经多年,如今读来,仍然让读者有一种大欢喜。书中写道:“《野草》是‘大欢喜’的产物,揭示了精神炼狱的过程和苦斗后的结果,也展示了散文诗高峰的
评论 | 岁月被梁鸿鹰写成怎样的“颗 作为一种自由不羁且极具情感表现力的文学体裁,散文最需要也最能体现作者的性灵和情愫,可以说充分发掘、适度调控与合理运用性灵、情愫等自我感受,对于个性化散文创作至关重要,仅以怀恋故乡题材的散文为例,作者对
评论 | 我们该学会“缄默”了 生而为人的一个确证乃是我们可以表达自我。无论是言语文字、还是动作表情,都无时无刻不在向他人或世界表达着我们的“活着”。然而人人虽然都在表达,却有黄钟大吕与蚊蝇螟虫之声的区别。这种差别当然有地位、阶层、
书人故事 | 当女性的“懒惰”走进苏童作品后 懒惰是人性的弱点,也是酿成人生悲剧的元凶,在男性作家苏童的笔下,懒惰一点点的吞噬了女性本应美丽的生命。20岁的女性本应如花朵绽放一般的美丽,然而残酷的生存环境却使她们的心灵发生扭曲,内心的压抑与变态将
推介 | 这三十万字散文有一种命运共同体意识 “爱”是不能忘记的。爱是文学的主题,更是散文家心中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界,在众多散文家的笔下,“爱”是一直存在的、不可替代的主旨。冰心是现代散文女作家中,秉持“爱”心的杰出代表。她的大爱之心、
推介 | 《金九在南京》之“微观城市史学” 读张元卿著《金九在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想到微观城市史学话题,有些话要说。该书虽属严肃史著,但阅读过程绝不枯燥——通篇都在讲故事,金九在南京的故事。当然空间并非孤立,也会牵扯到
往事故实 | 大清王爷的“赔罪”与陈独秀的评说 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这是对晚清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痛苦和屈辱的高度概括。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
域外书谭 | 我们误解了《瓦尔登湖》 说起《瓦尔登湖》,中文译本一直在络绎不绝地推出,读者朋友们应该不陌生。其作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倡导超验主义和先验主义
域外书谭 | 《猎人笔记》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梁启超们 《猎人笔记》是19世纪俄罗斯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是一部描写猎人打猎时各种见闻偶遇的“随笔”集。1847年,《现代人》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了第1篇随笔《霍尔和卡里内奇》,副标题为“摘自猎人笔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