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4年第21期

牡丹

牡丹2024年第21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卷首语 | 卷首语

本期“首读”推荐青年作家燕茈的非虚构作品《奔跑的小鹿》,著名评论家于爱成撰写三千字评论,不吝赞赏。包括我们上一期刊发的《外卖生涯57天》,这些作品以其现场感、沉痛感、粗粝感,给人鲜活、真切的体验,受到

首读 | 非虚构:奔跑的小鹿

燕茈,客家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50余万字作品发表于《北京文学》《散文》《作品》《美文》等刊,出版作品集《再见花树下》《花树下的旧时光》,获第七届全国打工文学征文金奖、深圳市睦邻文学奖等奖项

首读 | 创作谈:想做一只自信优雅的小鹿

夜已深,窗外有光照进来,时间一寸一寸向前走。孩子已熟睡,发出均匀的呼吸。我居然也是一个有孩子的人了,母亲节也有我的份了,我想哭又想笑,有一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那些缺了边边角角的梦,终于圆了些。我曾经历

首读 | 评论:《奔跑的小鹿》的伦理叙事评析

于爱成,著名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文联研究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学创作一级。跟作家燕茈的相识,源自一次文友聚会。其中一位老师介绍饭局上一位女孩子说,这是来自河源

短篇小说 | 奋进歌

伍泽生,湖南衡阳人,现居广州。小说见于《广州文艺》《湖南文学》《牡丹》等刊。著有长篇小说《雄性的土地》《都市外乡人》《南飘客》《地厚天高》,长篇非虚构《丰碑》。一离开多年以后,周作高每次路过“三和工业

短篇小说 | 秘招

半马,本名荣若钢,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作品见于《芒种》《啄木鸟》等刊。1不靠谱的人,常办不靠谱的事。这就是我爸给我的评价。原因是,我又被老板给辞了。辞退我的老板姓方,恰巧又生了个方头

纸贵 | 燃烧的稻垛

熊佳林,湖南汨罗人,现居深圳。作品见于《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星火》《当代人》《莲池》等刊。1在城市的边缘,好不容易寻到了一丘稻田。城里长大的儿子,双脚踏在泥地里,惊喜地看到稻谷天然的模样。四野

纸贵 | 目不识丁

李丽娟,山东聊城人。出版小说集《新城市人》,作品见于《安徽文学》《骏马》《中国文化报》等报刊。1这是母亲第一次出门远行。落日余晖洒落大地,母亲弓着腰清扫院子,阵阵晚风袭来,树叶哗哗作响。几片梧桐叶子随

纸贵 | 花果满山(外一篇)

冯清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一路好奇》,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第五届奔流文学奖优秀奖,主编《宜阳散文选》。花果山是个好地方,单名字就吸引人,有花有果,花香果甜。走进这样的山中,准

纸贵 | 心之蝉

任芳,河南济源人,济源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报刊及公众号平台。蝉,本地人把它的幼虫叫“泥牛”,蜕皮后叫它“马知了”。进入夏季,柳树在叫,杨树在叫,楝树在叫,窗外的栾树也在叫,音色明亮,曲调高亢,旋

咏絮 | 推销员(外一首)

短诗集束盛夏的雨点与脚印合辙此刻的父亲,像弯曲的河床人来人往的集市白天和黑夜,仿佛两只箩筐父亲一遍遍称着汗水的重量哦,梦里的炊烟,像一条长鞭催促凌乱的脚步,而他被拉长的身影还在人间的磨刀石上情网树梢,

咏絮 | 夜行记(外一首)

楼群垂手,星辰如争执的火花远在你的能力之外几个放牧夜色的人,试图用幽静和幽深,抚平心中的波澜那些白天无法压制的情感正驶出你的身体,那是你被剥离的一部分预感推开门,石榴花开得正好。那个栽树的少年也该回来

咏絮 | 秋天(外一首)

正陈述往事的秋天,内容沉实,像一具中年后的躯体,扛过山,纳过海。土生土长的山栗子,是秋天叙旧的评弹物,一拨便惊落黄叶。用力敲若砸,则露半圆半平半糙半柔之骨肉。风极力保持静止,怕跑调而泄露土壤的秘密——

咏絮 | 故乡的老巷(外一首)

我们总是在午后,放缓生命的节奏;而老巷,幽静得仿佛永远没有尽头那些年,风落脚的地方是一种深情,与安舒老巷的岁月如昨,可你我却不及当初孤独童年的那只纸鸢,仍在旧宅的房梁上和那些蒙尘的旧物,一同忧伤青苔以

咏絮 | 牡丹(外一首)

此刻 : 俗世不俗奇绝的诗句,从牡丹园飘落像星空里的时尚因子,光芒乍现一朵朵绚丽多姿的牡丹在丰盈中展示锋芒像一幅手工的水墨丹青从疏密有致的写意中走下来这古典与现代皴染的揉擦让我,在花团锦簇的投影中把赞

咏絮 | 小草的心思(外一首)

野火,焚毁了一切陈旧而你,为什么能获得新生因为信念,在畅通的叶脉里纵情和着雪,承载一抹绿,与春风共舞是谁,从稚嫩的身躯里涌动出一段韶华又弥补了,一处处皲裂的大地是谁,律动出顽强的曲线让平铺的绿,成为生

伊犁作家小辑 | 蓝墙面肺子

李晓寅,女,新疆伊宁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文学港》《延河》《湖南文学》《西部》等刊,出版散文集《茉莉花开》。1我的大学同学小慧是蓝色的狂热追随者,她的裙子是蓝色,鞋子是蓝色,背的包包是蓝色,

伊犁作家小辑 | 指纹

程静,20世纪70年代生于新疆伊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花》《散文选刊》《朔方》《名作欣赏》《绿洲》《西部》《诗歌月刊》等刊。出版散文集《我的舞蹈》《庭院内外》《雪山环绕》。曾获首届伊犁文艺

伊犁作家小辑 | 乡居小记

蜂箱三月,园子里的雪将融未融,整个园子像是一大块闪着洁白光泽的结晶的蜂蜜,静静地护佑着雪下的生命。只有几个木制的蜂箱,小岛一样,浮在这片洁白之上。蜂箱是空的,是蜜蜂们空置的老宅,掀开已经变成灰色的木头

伊犁作家小辑 | 悲情野杏林

离都拉塔口岸东北行,约5公里,低洼地带,有一片野杏林,宽百米许,绵延数公里,以集体的浩大的声势,逼迫白杨林在半里外暗自葳蕤,威慑庄稼田在几百米外悄然葱郁。据说这里曾是一道废弃的沟渠,不知哪年哪月哪位朋

平顶山作家小辑 | 秋日时光

关于秋季节气的排列,最恰当的时序应该是秋分,之前是燥秋,之后是寒秋,且气温起伏变化,都没有此时安详舒适、气韵宜人。阳光柔软了许多,天空蓝莹莹的,云层渐渐淡薄,风悄悄变得爽利,却没有过分凉,和萧瑟还有一

平顶山作家小辑 | 小巷的伦理

我入住的酒店刚好处在苏州老城姑苏区观前街附近。每天辗转于园林庙堂、水村古建,回来得再晚、再累也要独自出来,去附近看望朴素而多情的小巷小弄,人间烟火,市井之臣。这是姑苏城的一张温柔的网,人如游鱼,在里面

平顶山作家小辑 | 从花开始

一你从未想过,与一朵花的相遇那么浩大、汹涌……湖水荡漾着涟漪,白鹭用细长的双足支出一幅伶仃的简笔画;芦苇用嫩绿与疏淡,描绘一幅水墨江南;一些树和花挤满了河畔、路旁。海棠花一簇一片的,有时还整齐地用两排

平顶山作家小辑 | 父亲的天空

那是夏季最寻常的一天,烈日高悬,蝉鸣从繁密的梧桐树叶间此起彼伏地落下,划根火柴空气就能爆炸。我们抱着不会有什么事,检查一下就放心了的态度,带父亲去到医院,因为他最近行为举止很是怪异。大夫说送的晚了,建

平顶山作家小辑 | 荆花盛开的季节

每年六七月份荆条花盛开的时节,对一个养蜂人来说,是需要追逐的大花期。今年的荆花放蜂场地,我把它选在舞钢市灯台架风景区的外口,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这里距市区大约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山上除了些高大的栗树外,

平顶山作家小辑 | 梦中的思念

杰回来了,孩子们咋没回来呢?回来看看就行,还带那么多东西。是呀!奶奶,孩子们今天上辅导班,待下星期日,一定带孩子回来看您,没带啥,这是您爱吃的香蕉,这不天要冷了,给您买件棉袄,我连忙应答着说。邻居家大

平顶山作家小辑 | 二哥的生活(外一首)

二哥养一双儿女喂五十只山羊每天忙碌得像记账的流水昨天,许多橘色镶满四村他拉我看他的肥羊。在圈外我们说着话吃饲草的羊把圈里的黄昏也重演了一遍初月照着他半生半熟的脸照着他半黑半白的命眼里一小片一小片舌头撩

平顶山作家小辑 | 禾木(外一首)

我一直视神秘的星空是同类那里的很多动物和我一样偶尔会有夜的特性,譬如一头狮子温柔如昔,始终独自觅食而天马,垂下翅膀,不想飞走仿佛身下,有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它们自由,但也从不拿出苹果或灵药,诱惑人世为什

平顶山作家小辑 | 立秋之后(外一首)

未曾明显觉察出什么变化或许是几场台风早已将枯黄的焦虑催落且隐秘地将其扫走以防市容受其影响一些莫名的被更替都悄然而至。无妨人们早已习惯,且彼此讲着“本该如此。”嗯,如此来应付生活这未尝不是个好主意不必再

平顶山作家小辑 | 喜鹊的歌声(外一首)

春,已深,花开百遍倒流河伸了个懒腰回眸看向桥廊马村桥,一如既往地沉寂被历史遗忘的她,承载着时光岁月记忆的天空,不止一次翻过它的名字阳光下的油菜花,此刻格外炫目飞舞的蜜蜂,凋零的花瓣等待着,生命的诞生蛙

煮酒 | 河南散文二十家之阿慧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感叹文学的衰落,可是30年过去了,文学仍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前赴后继,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本源,是我们的日常,是生命本身。所以,我们不能避而不谈;所以

煮酒 | 愿尘土中开出金蔷薇

这个标题,也敲开了我隐秘已久的深深的期许。也许是我爱好写作的缘故吧,也许这跟我出生的那块黄土地有关。我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个小乡村,第一片儿记忆里就飞扬着无序的尘土,把那噎人的尘土一天天吸进肚子里,细品

煮酒 | 诗意·苦难·温情

关注最普通的生命个体、彰显生命关怀是阿慧散文世界的重要主题。她对个体生命悲欢离合的关注、对生命不屈精神的书写,都表现出突出的生命关怀意识。她善于站在小人物的立场上,以独特的眼光去关注现实世界的诸多苦难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