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面貌,推动教育场景从三尺讲台走向泛在学习、从课堂讲授走向精准推送、从师生互动走向人机协同。但是,任何新技术都不会自然而然地
大家关注 | 以生命教育维度观照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与实践化 【摘 要】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尚有不足,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更多把传统文化教育视为知识教育和课外活动教育。事实上,只有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和维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真
大家关注 | 元宇宙技术对传统教育最大的挑战是教师的成长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元宇宙技术对教师的学习力、专业角色、专业能力、工作方式等所带来的挑战,提出元宇宙不可能改变教育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要围绕核心素养,让教育给予师生更好的体验,促进思维方式变革,增强教
大家关注 | 教育志愿服务对于师德建设的价值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志愿服务进入新样态。采用现象学的视角,观照教育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与成长,不难发现教育志愿服务不仅承载了创新师德教育路径、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改善教育生态环
专题 | 纪念主体教育实验30周年 编者按:主体教育实验,原名“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于1992年春季开始的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主体教育实验是一项教育思想实验,致力于构建主体教育
专题 | 我们的燃情岁月 主体教育实验已经30年了,经过如此漫长的时光却依然有着清晰如昨日的记忆。主体教育实验,原名叫作“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的、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
专题 | 致敬:主体教育30年 从1992年到2022年,主体教育实验在中国大地上走过了30年。当初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教育实验居然带给我们这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一个个人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一个个学校的生态,改变了一节节课的样貌,创造
专题 | 主体教育思想的觉醒 1992年3月18日,在中国教育史上必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这一天,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以下简称“人民大道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第一次联合会议召开,拉开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
专题 | 主体教育实验在天津 郭华教授约我就主体教育实验写一篇叙事性的小文,聊聊当年天津的情况。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接受下任务,就开始思考写什么、怎么写。毕竟20多年过去了,参与了很多,有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了。经过回忆,有些人、事
专题 | 思想的力量 1996—2000年,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武升、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校长宋连生和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领导的引领下,学校加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体教育实验课题组。1
专题 | 带学生成为主体应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目的 【摘 要】在教育目的方向指引上,存在社会主义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不同提法。其实质都在于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质在于使学生成为社会历史活
名师工作坊 | 追求有品质的语用教学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要积极落实语用练习,还应当不断追求语用实践的品质。教学中,我们要从语文教师专业的视角聚焦语言文字,发现“这一篇”的语用价值,设计有针对性的语用练习 同时,还应当辨识文体特征,从“
名师工作坊 | 用好相关资料 体会爱国情怀 一、导入新课,渗透爱国之情1. 借助资料,了解陆游生平师:同学们,课前听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大家的积累可真丰富!我来考考你们,我出诗的上半句,看看谁能说出下半句。山重水复疑无路—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师:
名师工作坊 | 古诗教学:目标要适切,教法要恰当 听了王林波老师上的五年级的古诗《示儿》一课,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听课体会,那就是“精彩”。我平时很少用“精彩”来评价老师们的课,可是这堂课我觉得确实上得精彩,体现出了一位特级教师、一位名师的教学风
课程与教学 | 儿童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 要】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其他语文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其实施路径是通过对教师行为、课堂变革和儿童发展等方面深层次、多
课程与教学 | “双减”背景下落实单元大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 要】“双减”政策的发布和落地对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总览全局,统筹整体和单元各语篇之间的联系,以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与教学 | 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摘 要】在当前深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建构深度学习课堂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时代命题。本文依据地理教育的学科特点,结合对深度学习内涵的剖析,从学生学情的深度评测、学习目标的
课程与教学 |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模型”优化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一个“数学化”的抽象过程。本文结合实例,提出“变式优化、题组对比、多元应用、理论建构”四种课堂实践策略。这四种策略是逐层推进、循序
教师与发展 | 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著名教育家斯腾豪斯最早提出了“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影响了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仍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要素结构
教师与发展 | 教师专业发展中情感素养的价值回归与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人工智能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加深刻的诉求,现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往往忽视教师情感素养等内质性因素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教师“以情育人”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情感素养
教师与发展 | 教师领导者视角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角色分析 【摘 要】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专业引领、规划组织、榜样示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锐教师 | 做一名有温度的班主任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是琐碎、复杂的。怎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需要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与智慧。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曾睿老师用爱与智慧带领“摘星班少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努力让
学前教育 | 情境模拟:基于专业成长核心的幼儿园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摘 要】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新教师的培训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以发展新教师专业成长核心为立足点,结合新教师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
学前教育 | 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策略探究 【摘 要】幼小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热点。正确的幼小衔接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实现良好过渡。本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探究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策略,了解幼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需求,并对幼小衔接策略提出建
探索与回声 | 区域资源统筹与重构的学区实践 2016年,海淀区全面实施学区制改革,旨在通过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学区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使学区内优质师资、管理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得到均衡、合理配置,从而使
探索与回声 | 基于智慧课堂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重点剖析了学校科技教育存在的不足,基于智慧课堂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需求的科技教育途径,结合实践分析学校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其他学校开展科技
探索与回声 | 区域推进,构建小班化教育的“富阳范式”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全力推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一
探索与回声 | 多维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确。有的教师
探索与回声 | 深度学习视域下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教学改进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起到重要作用。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反映了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和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但由于政治性和思想性强,又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学
博览与叙事 | 向刘禹锡学化错 《辅导孩子的第一目标》发表之后,我收到不少肯定评价。我的公众号“华应龙化错化人”甫一推出这篇小文,阅读量很快“破万”(我不是网红教师)。我当时想,下一篇随笔的题目有了,就接着往后写—《第一目标的达成》
博览与叙事 | 鲁迅的小邻居俞芳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读完了《鲁迅全集》,觉得鲁迅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萌发了开展鲁迅教育思想研究的想法,并在197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规划会上立了项。当时负责教育规划的是中央教科所的王铁。他宣布那次规
博览与叙事 | 中国国际合作及对外援助政策视野中的派出海外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奠基于1950~1970年。清华大学1950年7月成立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1958年,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出版。1961
博览与叙事 | 我在童话王国教中文 我1994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小学到高中分别就读于天津市昆明路小学、耀华嘉诚国际中学和新华中学,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攻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
博览与叙事 | 坚守教育情怀,成就学生梦想 由于全市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调整,黄石四中从2019年秋季停止招生。2021届高三成了黄石四中最后一届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学校撤销影响,又是湖北省首届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