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2年第6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2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面貌,推动教育场景从三尺讲台走向泛在学习、从课堂讲授走向精准推送、从师生互动走向人机协同。但是,任何新技术都不会自然而然地

大家关注 | 教育志愿服务对于师德建设的价值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志愿服务进入新样态。采用现象学的视角,观照教育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与成长,不难发现教育志愿服务不仅承载了创新师德教育路径、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改善教育生态环

专题 | 纪念主体教育实验30周年

编者按:主体教育实验,原名“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于1992年春季开始的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主体教育实验是一项教育思想实验,致力于构建主体教育

专题 | 我们的燃情岁月

主体教育实验已经30年了,经过如此漫长的时光却依然有着清晰如昨日的记忆。主体教育实验,原名叫作“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的、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

专题 | 致敬:主体教育30年

从1992年到2022年,主体教育实验在中国大地上走过了30年。当初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教育实验居然带给我们这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一个个人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一个个学校的生态,改变了一节节课的样貌,创造

专题 | 主体教育思想的觉醒

1992年3月18日,在中国教育史上必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这一天,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以下简称“人民大道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第一次联合会议召开,拉开了“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

专题 | 主体教育实验在天津

郭华教授约我就主体教育实验写一篇叙事性的小文,聊聊当年天津的情况。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接受下任务,就开始思考写什么、怎么写。毕竟20多年过去了,参与了很多,有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清晰了。经过回忆,有些人、事

专题 | 思想的力量

1996—2000年,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武升、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校长宋连生和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领导的引领下,学校加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体教育实验课题组。1

专题 | 带学生成为主体应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目的

【摘 要】在教育目的方向指引上,存在社会主义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的不同提法。其实质都在于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质在于使学生成为社会历史活

名师工作坊 | 追求有品质的语用教学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要积极落实语用练习,还应当不断追求语用实践的品质。教学中,我们要从语文教师专业的视角聚焦语言文字,发现“这一篇”的语用价值,设计有针对性的语用练习 同时,还应当辨识文体特征,从“

名师工作坊 | 用好相关资料 体会爱国情怀

一、导入新课,渗透爱国之情1. 借助资料,了解陆游生平师:同学们,课前听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大家的积累可真丰富!我来考考你们,我出诗的上半句,看看谁能说出下半句。山重水复疑无路—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师:

名师工作坊 | 古诗教学:目标要适切,教法要恰当

听了王林波老师上的五年级的古诗《示儿》一课,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听课体会,那就是“精彩”。我平时很少用“精彩”来评价老师们的课,可是这堂课我觉得确实上得精彩,体现出了一位特级教师、一位名师的教学风

课程与教学 | 儿童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 要】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其他语文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其实施路径是通过对教师行为、课堂变革和儿童发展等方面深层次、多

课程与教学 |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模型”优化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一个“数学化”的抽象过程。本文结合实例,提出“变式优化、题组对比、多元应用、理论建构”四种课堂实践策略。这四种策略是逐层推进、循序

教师与发展 | 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著名教育家斯腾豪斯最早提出了“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影响了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仍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要素结构

新锐教师 | 做一名有温度的班主任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是琐碎、复杂的。怎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需要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与智慧。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曾睿老师用爱与智慧带领“摘星班少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努力让

学前教育 | 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策略探究

【摘 要】幼小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热点。正确的幼小衔接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实现良好过渡。本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探究以儿童为中心的幼小衔接策略,了解幼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需求,并对幼小衔接策略提出建

探索与回声 | 区域资源统筹与重构的学区实践

2016年,海淀区全面实施学区制改革,旨在通过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学区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使学区内优质师资、管理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得到均衡、合理配置,从而使

探索与回声 | 基于智慧课堂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重点剖析了学校科技教育存在的不足,基于智慧课堂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需求的科技教育途径,结合实践分析学校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其他学校开展科技

探索与回声 | 区域推进,构建小班化教育的“富阳范式”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全力推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一

探索与回声 | 多维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确。有的教师

博览与叙事 | 向刘禹锡学化错

《辅导孩子的第一目标》发表之后,我收到不少肯定评价。我的公众号“华应龙化错化人”甫一推出这篇小文,阅读量很快“破万”(我不是网红教师)。我当时想,下一篇随笔的题目有了,就接着往后写—《第一目标的达成》

博览与叙事 | 鲁迅的小邻居俞芳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读完了《鲁迅全集》,觉得鲁迅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萌发了开展鲁迅教育思想研究的想法,并在197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规划会上立了项。当时负责教育规划的是中央教科所的王铁。他宣布那次规

博览与叙事 | 我在童话王国教中文

我1994年8月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小学到高中分别就读于天津市昆明路小学、耀华嘉诚国际中学和新华中学,大学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攻读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

博览与叙事 | 坚守教育情怀,成就学生梦想

由于全市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调整,黄石四中从2019年秋季停止招生。2021届高三成了黄石四中最后一届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学校撤销影响,又是湖北省首届参加新高考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态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