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第3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第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云南教育》编辑部成立于1958年,《云南教育》1958年4月1日创刊,月刊。1959年5月停刊。999年12月,云南教育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目录

卷首 | 开辟一条小径

开辟一条小径,一条曲折幽深的小径,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小径。那些应接不暇的风景,不以意志为转移,前呼后拥,纷至沓来。令人常常沉醉于它的热闹,它的喧哗,但在热闹与喧哗中,却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课改看台 | 乘“双减”春风 育“茁壮”苗圃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在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实现“双减”目标,应在课堂提质、作业优化、课后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究,从而推动“双减”真正落地。一、遵循“高效

课改看台 | 数学学习在“转换”中迈向深度

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观照下,我们的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编排,把静躺在书本上的知识点一成不变地传递到学生的头脑里储存起来,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更

专题研究 | 《美术》:让废弃物在生活中变废为宝

在执教湘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彩云衣》时,我在开课阶段这样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叫《彩云衣》,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生1:我想到这种“彩云衣”一定很美

专题研究 | 《英语》:强化乡土意识和环保理念

人教版小学PEP《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执教结束,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月份和季节的感受,增强用英语描述所闻所见的口语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爱家乡、爱环境的理念,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

专题研究 | 《科学》:让节约用电成为一种好习惯

在执教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第一课:“电和我们的生活”一课时,我这样渗透思政教育。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的由来,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晚上突然没电了,我们

教学纵横 | 让旧知在复习巩固中升华

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科学课中,开展复习课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梳理。复习课是各学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都要实施

教学纵横 | 导学案,从预习走向尝试

预习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课文,尝试则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试着用各种方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导学案可以成为联结预习和尝试的一条纽带。一、出发点:导目标,从模糊走向清晰在教学新

教学纵横 | 在古诗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词内涵丰富而深刻,语言精练而独特。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还能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一、联系生活,喜迎新春春节是人们喜庆的节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

教学纵横 | 语文课堂:让三种“风景”共放异彩

笔者常常这样想:编者精心遴选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字是那么的精美精湛,内容是那么的丰富丰沛,意蕴是那么的深刻深邃——这样优质的课程资源,若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极其珍惜它们的价值,并能以其生动感人的教学艺

教学纵横 |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言语生长

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巧妙借助语文教材中的小练笔对学生进行训练,促使学生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实现读写结合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实现言语生长。一、立足

教学纵横 | 适时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知识背后的道理,回

教学纵横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9~60页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对比,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培养数感和符号意

教学纵横 | “数学广角——搭配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1页例1及相关知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寻找出数字排列组合的方法。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从

教学纵横 | 在朗读理解中体会伟人的内心世界

教材简析:《青山处处埋忠骨》(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壮烈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爱子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

教学纵横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四篇课文。《四个太阳》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

教学纵横 | 以课题引领言语实践的方向

《一匹出色的马》(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且充满儿童情趣的课文。课文具体叙述了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在散步中发生的故事,突出了那匹特殊的“马”的“出色”,体现了妹妹的活泼与爸爸的智慧。本

教育随笔 | 谢谢你,我的"良师"

也许,人们对美好的人或事,都会有一种无意识的偏爱。初为人师的我,工作中就不经意间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偏爱:上课提问多的,我给他们的笑意也就多一些 表现突出的,给他们的鼓励也就更多一些。那些聪明活泼的孩子

教育随笔 | 错误的背面是什么?

一天早上,为了写一篇习作,我带孩子们到校园的小花园里观察。在观察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抬头望去,园中心小亭子的玻璃顶上,竟然出现了一幅精致的山水国画——层层叠叠的云雾缭绕,浓墨的山,淡墨的水掩

双减进行时 | “双减”之下,如何为教师减负?

在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双减”更要“双升”(提升课后服务

双减进行时 | "双减"之下的后进生转化

“双减”之下,如何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不减教学质量,特别是让后进生在不“加餐”的情况下不掉队,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对此我也有一些想法实践,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让差异生在学习中找到存在感大家都知道

双减进行时 |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和深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促进思维、发展智能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必要途径。时下

封面人物 | 朴素教育的守望者

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和集宏校长的眉目与著名作家莫言颇有几分相像——饱满的额头,圆润的脸,弯弯的眉毛,目光总是亲善,微笑总是和蔼。当他走路或说话时,那从容不迫、坦然自若的神态,更是在朴素中透着中年男人特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