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3年第10期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3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1974年创刊,是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创刊近二十年的面向中学生公开发行的语文刊物,华东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它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盛誉《读写月报》是“中学生良师益友,语文教师的好帮手,学生家长的好参谋

目录

卷首 | 爷爷的汤

我六岁开始和爸妈到南方生活,常年漂泊在外,只在过年和暑假的时候回北国家乡。印象中,不论到家多晚,平日早睡的爷爷都会先煲好排骨汤,在二楼窗口等待,直到我们去他那儿盛一碗汤喝。这是一种无言的仪式,是一份心

思域 | 论王崧舟“诗意语文”的审美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

思域 | 文学理论与批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更是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文艺学学科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源泉、先导和后盾的人文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塑造具备文学理论与批评创新素养的拔尖学生和时代新人是其

思域 |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策略

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体现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

思域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法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师:同学们,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有意思的现象,许多诗歌与酒有关。比如——(ppt展示)诗仙李白即兴创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高兴时唱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教法 | 邂逅·丽江·水韵

【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此单元为游记单元,编排四篇风格不同、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游记这一文体。与前三篇游记相比,《一滴水经过丽

教法 | 抓住感叹符号,回归语文本体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由“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词”和“举办演讲比赛”三个任务组成。可以见出,三个任务是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在教学演讲词时,往往面临着确定

文境 | 血脉里的民族审美

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在统编本教材的很多篇目中都有所体现。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将其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收录了五篇散文,分别为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苏轼的《赤壁赋

文境 | 》备课札记

一、阿长真的“愚昧无知”吗?在最近学校举行的一次组内展示课中,笔者认真观摩学习了我校一名教师讲授的《阿长与》一课。不可否认的是,讲课的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定位适切,教学内容设置环环相扣,课脉清晰,

文境 | 对立的帝王观和人生观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选入了《齐桓晋文之事》《谏逐客书》两篇古代散文。《齐桓晋文之事》主要作为文化文本,供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谏逐客书》则作为实用类文本,供学生学习

写法 |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1]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新材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