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第13期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第13期

周刊 时政综合

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定位高端政经,风格严肃活泼,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

目录

新论 | 多党合作,“会诊”长江

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 王沪宁表示,要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把握民主监...

编读往来 | 城市过敏症候群,还在扩张

采访前我不曾想到,不仅是患者,几乎所有受访专家学者都曾有过敏经历,有的甚至是资深“过敏星人”,已与过敏缠斗十余年。其中一位过去几年晚上因鼻塞辗转难眠,会半夜起来用盐水通鼻子,然后在屋里转圈溜达,据说“让身体忙点别的事,有助于缓解症状”。 还...

目击 | 清明出游

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图为4月5日,游客在山东省青...

一周观察 | 浙江正迎来一波调研热

“杭州六小龙”爆火,浙江正迎来一波调研热。 近日,民建中央调研组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到浙江开展大调研,先后走访了杭州和宁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带队。 在杭州期间,调研组同浙江省...

一周观察 | 反特朗普浪潮席卷全美

4月5日,美国多地举行“住手!”抗议活动,民众表达了对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愤怒,要求特朗普政府“住手”。图/视觉中国 50个州,1400多场游行,同一个口号:把手拿开(hand off)!当地时间4月5日,大规模反特朗普示威席卷全美。自特朗普...

封面故事 | 智驾之问

近期,一起与智能驾驶密切相关并导致三位女大学生失去生命的交通事故,为“狂飙”的智能驾驶发展敲响了警钟。技术层面,算法对异形障碍物识别能力和极端场景应对能力的脆弱性被暴露出来。商业层面,行业陷入“智驾平权”的营销“内卷”,通过“零接管”“解放...

封面故事 | 智驾惹祸,全怪算法?

2024年4月3日,中国28座城市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同步开启首批小米SU7汽车交付。摄影/本刊记者 殷立勤 3月29日晚间,一辆小米SU7以116公里/小时的速度在高速路上行驶,路遇道路施工,车辆需要改道行驶,但因变道不及时最终以97公里/...

封面故事 | 谁制造了“全民智驾”幻觉?

部分高速公路上慎用智驾的提示。 (视频截图) 一种最新的高速提醒标语近期出现了。 “前方施工,关闭智能辅助驾驶”“智能驾驶只是辅助,高速开车仍需专注”“辅助驾驶有风险,高速行车需谨慎”……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大车流期间,包括安徽、江苏、浙江...

封面故事 | 智能驾驶,法外“狂飙”?

2023年6月17日,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长三角赛区)在浙江湖州市德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开赛。该赛事共分为自动驾驶专项赛、量产车专项赛、车联网安全专项赛三大类组别,16个测试项目。图/中新 3月29日,于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的一场交通事...

封面故事 | 如何守住智驾的安全底线?

图/视觉中国 道路维修场景已成为智能驾驶系统的高风险区,以往大量的智驾事故都发生在这一场景。智驾行业既往发生的事故,出现过锥形桶漏检、渐变限速误判、临时标线误识别、动态障碍物误判等情形。 2025年,行业普遍认为高阶智驾商业化将迎来关键拐点...

社会 | 公职人员“挂证取酬”乱象

插画/adan 4月2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披露了一则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案例:罗某是某区一家公立医院外科科长,2020年7月至次年12月,他在医院工作期间,违规将个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某药店,作为该店正常营业的重要资质。罗某每月从该药...

全球热点 | “群聊门”危机中的华尔兹

迈克尔·华尔兹匆匆步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时,迎接这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质问。 当地时间4月2日,在特朗普即将发布新关税政策前,极右翼网红劳拉·卢默造访白宫。她带来一份名单,上面列举了十几名她认为对特...

全球热点 | 德国的“核武旋涡”

图/IC 近期,随着乌克兰危机局势骤变,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角色也备受质疑,欧洲的政治讨论聚焦于“再武装”。 3月19日,欧盟发布了一份名为《2030年准备就绪》的防务白皮书。3月20日欧盟春季峰会声明,欧盟成员国决定竭尽所能在未来五年内大幅...

全球热点 | 马斯克转身,DOGE改革何去何从

图/视觉中国 近日,有关马斯克即将辞职的新闻迅速发酵。尽管马斯克本人作出澄清,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马斯克将在“DOGE使命完成后以特别政府雇员的身份离开”,而这一身份的任期将在5月底终止。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首日,签...

亚洲报道 | 王鲁彤:中印尼合作“再出发”

过去十年间,中印尼两国元首多次互访,进行了10余次会晤与通话。2024年,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总统及就职后的两次首访地都选择了中国。 2025年不仅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也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在这段历史中,哪些经验尤为重要?两国关系为何...

特别报道 | 尹锡悦:“孤狼”总统的末路

(资料图片)尹锡悦。图/视觉中国 “尹锡悦违反了军队的政治中立性,违反了作为军事最高指挥官的职责,干预议会和政党的活动,违反了代议制民主的三权分立原则,发出了违反宪法的戒严令和逮捕指令,侵犯了国民自由。” 当地时间2025年4月4日上午11...

特别报道 | 尹锡悦继续“参战”?

当地时间4月8日,韩国代总统韩德洙主持国务会议,正式确定韩国总统选举日期为今年6月3日。候选人登记日期为5月11日,希望参加竞选的公职人员必须在5月4日前辞去公职。由于本次选举为临时举行,总统一经确认当选将立刻就职,无须过渡期。 在韩国前总...

特别报道 | 权起植:韩国政治对立为何是“黑洞”?

李在明(左)与尹锡悦(右)。图/视觉中国 8:0!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的4位进步派法官和4位保守派法官,以完全一致的表决,通过了韩国国会对尹锡悦的弹劾案。 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立刻表态支持判决结果。尹锡悦所属的执政党国民力量党...

特别报道 | 尹锡悦的极右翼遗产

3月8日,尹锡悦的支持者在韩国首尔举行集会要求撤销弹劾。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11时22分,去年12月3日晚尹锡悦突然发布紧急戒严令后的第123天,韩国宪法法院以“不可容忍的重大违宪”为由全员赞成罢免其总统职务。尹锡悦成为继朴槿...

文化 | 徐怀钰:重新把握人生

徐怀钰。图/受访者提供 “你好,我是Yuki。” 电话那头的徐怀钰还是一把少女般的嗓音,一如20多年前那样干脆清亮。隔着偶尔会卡顿的手机信号,歌手徐怀钰意外地健谈、开朗。从游乐场游玩聊到养宠物的点点滴滴,再到如何健身、吃健康餐、收集玩偶,她...

文化 | 王正方的北京故事

电影《北京故事》于4月6日在台湾新北市的台湾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重映。供图/台湾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王正方仍留着40年前拍摄电影《北京故事》里的两撇八字胡。调皮不羁的个性、京片子的口音,很容易让人忘记,这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 4月6日,《...

汽车观察 | 疯狂的智能“军备竞赛”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省级自动驾驶法规,为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以上车型上路提供了法律依据,被视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进入“下半场”的关键转折点。 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到智能座舱,从车联网到各种高科技配置...

逝者 | 破局者刘鸿儒

2011年6月1日,刘鸿儒出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图/中新 2025年3月14日,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逝世,享年94岁。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鸿儒的学生和老部下聂...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