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2022年第3期

牡丹

牡丹2022年第3期

半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牡丹》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杂志以河洛文化为底蕴,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注重青春气息,追求新颖高雅。

目录

小说 | U盘

李为民,作品见《人民文学》《当代》《大家》等文学期刊。出版两部小说集《每个人都有秘密》《从明天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时,经开区管委会弄了个揭牌典礼仪式,我因为忙着一家跨境电

小说 | 死角

冯炬明,河南省淇县人,现居郑州。1992年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学习。作品见《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芙蓉》《莽原》《湖南文学》等刊。出版有长篇小说《指尖上的恍惚》《路南路北》,中短篇小说集《无雪的童

小说 | 贾剑柯的病

毛奎忠,从事金融工作,洛阳市作协会员。有小说、诗歌获奖。一我叫贾剑柯。我病了。大夫说我得了轻微的癔症,不算太严重,我却感觉自己病得不轻。我知道这是精神疾病,我不希望我的生活中有什么不当言辞或爆料,虽然

诗歌 | 九点钟的喜鹊(组诗)

急于觅食的特质在九点钟呈现三月的北方田野是空的有玉米秸秆、干草燃烧过的黑灰田野爬满了塑料软管管子里的水流向麦田水慌张闪烁喜鹊慌张闪烁黑灰里的白肚皮最先掠取黑灰里一颗璀璨的种子这是等待春播开始一颗种子的

诗歌 | 交谈(组诗)

复活一座空洞的蛇形体育馆,里面装满了奇异之蛇游动的声音。嗞啦啦,嗞~啦啦,像举办一场声音比赛。——孔雀的羽毛,就是这些声音弄脏的。转天仍是这样。——蛇的幻影像梦境不停回放。它们飞翔、蠕动、爬行的声音涂

诗歌 | 早春辞(三首)

从黑夜中消失的人天未亮就出门,越走越亮这令人想起小时候灶里烧柴黑碳是未亮的夜碳灰是黎明正在燃烧的,是晨阳继续走会发现路被修改过,走得不紧不慢的时间也被修改过一边走,一边扔掉了忧郁的样子那个越走越光明的

诗歌 | 归鸟(外一首)

最开始,它只是一只鸟从晚光中归来,意态悠闲小巧的翅膀,像翕张的镊子可确实只有这一只,无边的宽阔中独行者,要完成的使命和旅途,载着一个人的名字过一会,它变成微小的符号或某种象征。比如合欢花常青藤、矮篱笆

诗歌 | 西风谣(外一首)

西风吹,把墙吹到父亲的背上把父亲吹到麦子里挺拔和重量过招,若输,就是一生麦子收敛起一切表情他徒手掷出云朵,装进口袋耳朵被锁在风中带走听到的一切和中年的磁场风又近了。这一次来自身后前面麦子越来越低,直到

诗歌 | 被一场雪阻隔(组诗)

一片片雪花落在窗前也落在我苍白的心弦渴望与人对饮冰冷的黄昏却被一场铺天盖地的雪阻隔忧伤如鸟鸣一样的清脆一声声地考验着我的意志尘世的暗流挤压着我的沉默劝说我在枯竭前把余下的岁月挥霍我不否认有过小小的动摇

诗歌 | 一棵早起的柿子树(外一首)

鸟鸣是它的残存的雨也是它的在红透之后就能剥开无数日夜到最后或许跟太阳无关恰如此刻我刚刚吹灭了灯笼摇晃着它便收获了一整个早晨的颜色羔羊你的缄默让我在人间站立我甚至怀疑你有一部分是属海底的就藏在炊烟走不到

诗歌 | 洛阳行迹帖(六首)

伊河给伏牛山波浪纹把宁静的爱送到洛河伊河停顿的地方也是我们选择栖身之所山势险峻刀光,斧声,凿痕攀登光线无处安放佛光、菩萨的慈悲、罗汉的微笑抚慰了一千多年我一路舟车劳顿像虔诚的飞虫扑进素净的茧丝,听落尘

诗歌 | 主角,或留白

一风藏在幕后雪落下来的声音,若花瓣雨轻轻柔柔,洒落一地光色或云朵仿佛银河里流淌而来的星星将一路深情写成朴素这一纸白,月光一般在一阙词里纷飞宛如雪地里奔跑的人这个冬天,天下白偌大的舞台,雪成为主角抖落光

诗歌 | 乡村的五月(外一首)

五月 乡村的五月我又闻到了田垄上的麦香又看到了田垄上的太阳在闪着光芒镰刀在风中已磨得金黄一大片一大片梦的翅膀在阵阵作响像待嫁的新娘牛车缓慢&nbsp &nbsp 叮叮当当从金色田野的边缘打开一条通道,

纸贵 | 狼出没

我小时候,在湖北一个农场长大,曾住在一个叫潘坡的山上,晚上为了看一场电影,要走很远的路,孩子们也会约着结伴儿去看。放电影的广场,抄小路走,也要三四公里,到处都是坟地,还可能会踩到蛇,或者遇见狼。大人们

纸贵 | 白雾,雾白

这个清晨冷了些。小道上行人不多,银杏树萧索地立着,落叶散落一地。我快步穿过,卷起的银杏叶划出无力的弧线。大街上,车流匆匆,一个劲儿地赶路,仿佛谁也没在乎谁。当然,冷飕飕的空气里,也没人在乎匆忙赶路的我

纸贵 | 寒冬琐忆

过了腊八就是年。天气最冷的大寒时节,田地里的农活少。空旷荒芜的田野,枯衰的杂草和朽腐的稻桩随处可见,青绿的油菜苗畏缩在坑洼里,偶尔有几只灰色的麻雀飞起又落下。母亲和村里妇女们约好天晴了去耙松毛,我和小

纸贵 | 鸟之村庄

树,是我的村庄的旗帜及标签,更是我的村庄的灵魂,也是鸟的巢穴暨村庄。走在树下我发现,我也是我村庄的灵魂。当我仰起头,张望我的村庄和村庄的树、以及村庄四周的树时。我发现,我,与鸟,与树,都是我的村庄的灵

纸贵 | 老莱

老莱是个外乡人。第一次见到老莱和他的小院,是朋友带我去喝茶,看到这个这个满面胡子、眼睛微蓝的异乡人,既熟悉、亲切,又觉得神秘。院子里的花草山石,甚至木头都是他从当地山里捡的,院子里的一砖一瓦也是周边农

纸贵 | 罗绮

罗绮,是丝绸,是衣着华贵的女子。江南,最是罗绮的温柔乡。它是素日里是幽凉的。像一张妆容精致的美人脸上,孤艳的深夜,流下的两滴泪珠。从吹弹击破的肌肤上,滴落到薄薄的睡袍上,一路滑腻。它本就是丝滑的,盈手

散文 | 二子同舟

朱夏楠,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现为文学杂志编辑。入选浙江省第五批“新荷计划人才库”。作品散见于《作家》《诗刊》《美文》《西湖》等。出版有历史散文集《春秋:裂隙中的面孔》。《左传·桓公十六年》 (卫

散文 | 那些让我爹上手的工具

樵夫,本名章倩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散文家》《都市美文》《散文百家》等刊。出版散文集《倒不了的老屋》《在精神高地俯首或遥望》《那些美丽的村庄》等4部。散文《高高

散文 | 天门

王刚,80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25期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见《民族文学》《长城》《四川文学》《朔方》《广州文艺》《文学港》《南方文学》《野草》等刊。这个村庄有个奇怪的名

散文 | 仰望母亲

王克楠,本名王克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见于《散文》《美文》《散文百家》《天涯》《北方文学》《诗刊》《诗选刊》《民族文学》《四川文学》《青年文学》《山东文学》《百花洲》《小品文》《长城》等文学期刊

散文 | 李贺与昌谷

王恺,1962年生,洛阳知名文化学者。著有《课堂接受研究》《诗话洛阳》《河洛文化年表》《中国历史之最》《中国文化元素解读》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唐诗坛上,李贺如一道炫目的闪电,划破了诗坛的夜空。

文艺评论 | 有效的理论框架 深刻的学术创见

多年前,莫言小说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自从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学术界对其小说研究更是掀起了一阵热潮,各种评论、观点与论说蜂拥而至,但从叙事学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理论整合与概括的成果并不多

跨界 | 图话记(二)

【引言】活力之城,青春洛阳。至于艺术,大约是传承、创新、艺术、融合、青年、纯粹这几个关键词。以青春之名,将青年作家与艺术家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交融发展,对城市艺术氛围的形成也是有益的。在洛阳市美协和作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