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看雪 雪绕过窗 留下摇晃的灯光勾勒着孤独的思想和一片斑驳的时光素白文字写不就的匆匆相忘是不是可以就此收场?看不清流星的方向许下妥协的愿望眼眸的泪光勾住难书的过往夜太漫长 心事静静淌沉默地站在雪里张望飘落的应
诗歌 | 新氓诗 民之芸芸,古来有尊。上承禹甸,代继良淳。百朝未已,壮心长存。强健不息,匹夫成军。何言今兮,懈慢其昏。望彼雄关,漫道尤艰。悠悠苦索,何畏其难。仁兮志士,奋勇而前。争相往赴,砥砺恒坚。威加海内,凯歌而还。
诗歌 | 律诗二首 一碌碌平生历坎坷,却喜退休享乐和。闲观诗书寻旧读,静听松泉奏新歌。老伴唠叨爱意挚,稚嗣嬉戏乐趣多。有约老友互雅聚,闻香品茗笑呵呵。二半生奔波在天涯,退休廿年返故家。几回衔誉无贵我,多次挨批任由他。行无
诗歌 | 大海·晓君诗歌选 我要回呼市我要回呼市那里的蓝天蓝那里的湖水绿那里的男人最善良那里的女人最美丽北飞的大雁群啊请捎去我的回忆女儿的思乡情仍然珍藏在摇篮里我要回呼市那里的牛羊多那里的草场密放牧的小阿哥呀英武又帅气多情的小阿
诗歌 | 理想 无数条不规则的路在脚下 譬如肢解的骨 向上弦月借一片枯叶毕竟文学——请灵魂出窍的事业反复旁敲侧击着时间隆起的痛处平铺直叙的人生、行动、爱和受苦喜悦和热情造成一切单一折射淌不完的爱与恨、悲欢与离合游出喀
诗歌 | 词八首 望江南清酒醉,瓷变釉还柔。仍忆青花因梦美,不闻欺色更回眸。何处惹风流?菩萨蛮满腔萦曲何曾已,倾城旖旎无须记。袅娜舞翩跹,氤氲如梦缠。烟消归处觅,此去犹相惜。浮世几多情,权由凡念轻。卜算子瑶笛唤莺归,予
诗歌 | 湘乡三字经(组诗) 我的家,在湘乡。古龙城,顶呱呱。三眼井,昆仑桥。大正街,孔子庙。东台山,像凤凰。塔子山,龙飞翔。涟水河,抱碧洲。五月五,赛龙舟。镇湘楼,大码头。风帆举,过百舟。状元坊,出状元。石板路,似龙鳞。米烘糕,
散文 | 崂山古巷 李培德,男,出生于1956年12月,山东省胶州市人,系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胶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提起崂山,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的俊美是出了名的,因为她有着“海上第
散文 | 月夜咏怀 魏晋之交时是乱世,乱世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既然呼唤英雄,鲜明不羁的个性便也成为世人赏时品题的重要对象。文学史上的魏晋风度让人心生向往,正是因为有那些恣肆鲜活的生命,纵使政权变易、时代更迭,这样特色鲜明、
散文 | 我的人生印象 1948年4月19日,我出生于绥远省归绥市(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女,汉族,籍贯是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镇。父亲毕业于隶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北京清河军需学校,先后在傅作义部队任军需处长、少将参事
散文 | 边界线上 张奕麟,男,2001年出生,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学。后来的我并不觉得曾经生活的街道明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幽暗。如果说我对于这座城市中其他街道是无感的,那么,对于曾经生活过的街道的恐惧使我惊讶
品评 | 悲剧美学视角下的《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1991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通篇都有一种悲剧意味萦绕在主角孙光林周围,亲情的丧失与扭曲、友情的背叛、性的苦闷与无知,他在阴暗痛苦中做着徒劳的挣扎,每一次挣扎
品评 | 陆星儿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新型婚恋伦理构想 陆星儿的婚恋主题小说体现了作家对构建“美的结构”式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的艺术化探索,由此展示出其创作的超越性与独特审美意蕴。本文站在当下女性独立、两性平等的文化语境,重读并对陆星儿小说中理智、独立的美好
品评 | 浅析《红楼梦》茶文化里的“味外之味” 陆羽《茶经》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从浪漫的古典神话到寻常人家的日常起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品评 | 到不了的远方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名的“先锋作家”,余华素来注重使用叙事的结构和暴力美学风格的构建表达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愤怒,到90年代的文学创作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情节等传统小说因素,并通过叙事抨击社会
品评 | 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中包含了双重主题,分别是伤春和喜夏,不仅描写了“伤春”,还实现了对审美范式的创新 表现手法主要有剪影和速写两种,不仅提升了画面感和戏剧性,还凸显了该词的品质——雅健超脱,彰显了词
品评 | 性别·政治·权力 董秀英作为佤族文学的先行者,《木鼓声声》敲响了佤族文艺写作上的“第一声木鼓”,《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则奠定了她在佤族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作为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文章以祖母、母
品评 | 以《牡丹亭》论析汤显祖“至情观”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汤显祖借《牡丹亭》中柳梦梅、杜丽娘的生死奇恋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天下至情。其在《牡丹亭》题词中也给出了对“至情”的理解。本文主要从《牡丹亭》题词
品评 | 余华小说《第七天》时空叙事研究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后,时隔六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名为杨飞的中年男性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死后的七日见闻。《第七天》一经发表便在学术界引起热议,作家本人更是将该作品视为当前创作之最。在该作
品评 | 朱光潜《谈美》艺术创造论中的康德美学基因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他的经典美学作品《谈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广大青年读者打开了美学之门。《谈美》一书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留学期间写成的美学作品,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
品评 | 汉语言文学作品赏析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汉语语言在我国的文化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识到,在中国的总体力量中,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对汉语语言文学的诗词鉴赏和相关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
品评 | 浅议钢琴伴奏对古诗词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深邃的意境,体现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古代,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词类似现代音乐的歌词,在乐器的伴奏下可以表达不
品评 | 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对色彩运用的转变 随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不断发展和当代绘画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有了更高标准与要求。除了画面中的造型和构图之外,色彩是最能直击视觉的绘画语言,它有多样的表现力,能强化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感染
品评 | “灰色人物”的现实意义 2020年,各大卫视播出了收视率一路飘红和观众反应较好的电视剧,《三叉戟》《猎狐》《燃烧》三部公安题材电视剧的表现比较亮眼。无论是《三叉戟》这样的传统公安题材电视剧,还是《猎狐》《燃烧》这样的现代公安
品评 | 《瑞鹤图》的风格及其与《千秋》的异同之处 宋代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宋徽宗在位期间,宋代的工笔花鸟画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以宋徽宗的作品《瑞鹤图》为研究对象,从《瑞鹤图》的构图、形象、设色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其画面艺术价值与审美特色,剖析其画
鉴赏 | 生态批评视域下《白鲸》的生态文明研究 《白鲸》是世界海洋文学著作中一颗璀璨的宝石,自19世纪以来一直广受作家关注。随着世界工业革命浪潮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矛盾尖锐,人类自身的精神危机也日益
鉴赏 | 《包法利夫人》中不同类型人物的结局对现实的映照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连载之时就引起了轰动。追求虚无的浪漫主义者——爱玛的结局令人惋惜,而偶遇浪漫的现实主义者查理和一心逐利的利己主义者郝麦的结局同样让人深思。这
鉴赏 | “观看的权利” “观看总是文化了的观看。”人们在看一幅作品时并不是看一幅简单的作品,这个过程还包含了“文化”的个体认知对作品的反作用。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绘画的认知一直有一些偏见,柯律格认为西方对中国艺术的研究“通常以牺
鉴赏 | 女性主义视角下木兰英雄形象的变迁 《木兰诗》是中国北魏年间的长篇叙事诗,源自北朝民间的女性英雄故事,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征战沙场,最后只求归乡的故事。美国迪士尼动画《花木兰》对中国的木兰故事加以改编,塑造了一个受到美国女性
鉴赏 | 当代油画创作思维中的设计意识呈现 油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最早产生于西方。它是创作者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并且以表现自然为重要基础,这也是它存在的意义。油画作为艺术作品,其主要目的为欣赏,这种艺术形式比较直观。创作者在主观意识的引导下
鉴赏 | 有秩序的空间:解读科尔维尔的艺术 加拿大当代艺术家科尔维尔的作品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尔维尔是一个自我十分坚定的艺术家,在周围人都在追寻抽象艺术的时候,他依然坚定地选择走具象绘画的道路,而人们在他具有奇幻色彩的写实绘画作品中读出了他对
鉴赏 | 浅析尤安尼·布尔热瓦创意舞蹈《摔倒的人》 “反后现代舞”(又称“后后现代舞”)是美国当代舞蹈界的最新潮流,是一个前卫的舞种,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在“反后现代舞”中,有一种取名为“表演艺术”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舞蹈艺术注重感受身体的韵律,表演艺术注
鉴赏 | 浅析构图艺术在风景创作中的表现和意义 构图是美术创作的基本骨架,是承载艺术灵魂的桥梁。构图在美术作品创作中非常关键,是画面形式结构的方向和原则,更是艺术作品中绘画语言核心精神的体现。学习这一内容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系统梳理构图可以提
艺林 | 汉画像意象美感的表现形式 汉画像是汉代人的精神情感寄托,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其中鲜明独特的汉画像意象成为汉画像研究的重要标志。汉画像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意象的表现形式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艺林 |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演奏效果的影响 音色是钢琴演奏中的一种听觉特性,传递出独特的音乐特征及感知体验,在钢琴演奏中承担渲染氛围、描绘情境、烘托意境、传达人物情感与心理等功能。触键与踏板作为钢琴演奏中的常用技巧,触键位置、力度、速度与踏板节
艺林 | 广西传统壮锦纹样探析 壮锦,壮族织锦的简称,是与云锦、蜀锦、宋锦齐名的全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于2006年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锦历史十分悠久,这种利用棉线与五色丝线编织
艺林 |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新发展 民间舞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舞蹈内容结合民间生产、传说、故事、祭祀等活动,体现了明显的民族特色。舞蹈反映了生产生活内容,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劳动人民通过舞蹈来表现生活,以生活内容为基础
艺林 |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设计色彩的影响 色彩在视觉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因此在现代设计色彩中需充分考量色彩冲击力,以抒发相应的情感。其中,中国民间美术色彩蕴含的情感相对较多,并对现代设计色彩产生较大影响,能
艺林 | 戏曲元素对钢琴艺术的影响研究 钢琴作为西方代表艺术,自进入我国以来获得了许多国人的喜爱,但长期难以与中华文化融合,只能在少数群体中流传。戏曲作为国粹,在国人心中始终拥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精神价值,但表现形式特殊,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
艺林 | 探究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当前,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群众舞蹈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据着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位置,是人民群众重要的锻炼形式。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们业余生活中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重
艺林 | 音乐表演中风格建构的问题解析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在一度创作(作曲家)与三度创作(欣赏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没有音乐表演的具体化展现,音乐就不再具有活的灵魂。而具体表演中的风格建构,是每位演奏者
艺林 | 非遗“六进+”肉连响万里行 肉连响是一种少数民族地方舞蹈,主要诞生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利川市都亭、汪营、南坪一带。肉连响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守红是肉连响的省级传承人。刘守红自接触肉连
艺林 | 探究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皮影 “静观为画,动则成戏”是对皮影戏很好的概括,本文通过了解皮影戏的含义,追溯皮影的历史起源,研究皮影艺术的制作工艺,分析皮影艺术的特点,探究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传承并创新我国的传统艺术。一、皮影戏的含义
艺林 | 甘肃省清水县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故里、秦统一中国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形式多样的民间美术。基于农耕文明的民间美术最初依附于宗教,随后逐步走向了民间,呈现了民俗图式化、沉着朴素的审美特质。一、
艺林 | 从《数鸭蛋》解析高邮民歌的发展 《数鸭蛋》作为原汁原味的高邮民歌经典代表作,经过索兴先生反复推敲加工之后,被一次次推向国内各大舞台,成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如今,高邮民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更是高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