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3年第7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3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创新人才培育与科学教育

党的二十大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创新强国,离不开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是国民素质培养的关键期,所以基础教育必须回应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提升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的重

大家关注 | 杜绝中小学教育惩戒中的权力滥用

【摘 要】本文通过某学校因一学生过失而给予其“勒令退学”处分这一案例,围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展开讨论教育惩戒中的权力滥用。本案例中,“勒令退学”处分形式系学校擅自增设,而且处分依

大家关注 | 聚焦“双时”

【摘 要】“双时”即学生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所用时间和每天的睡眠时间,维系着学生对学校学习的底层情感。“双时”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育人过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合作基础。推进学校教学变革、推动区域教

大家关注 | 开篇词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与《中国教师》杂志合作开办的“史鉴”专栏今天终于开栏了。专栏主持人孙昕编辑嘱我写几句话作为开篇词。作为合作方的代表,我义不容辞,理当从命。2022年9月,孙昕编辑提出了一个富有创

大家关注 | 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编者按:开设教育史专栏,这个想法萌生于2020年。最初的冲动来自专业的存疑—教育史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如何为一线教育者所用?《中国教师》理应担当“桥梁”。“史鉴”,意为以史鉴今,力求专

专题 |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编者按: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从“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用好社会大课堂”“做好相关改革衔接”“加强组织领导”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希望能“

专题 | 中小学科学教育:现实使命与实践方略

【摘 要】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负载有特定的价值,包括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树立科学世界观、养成科学观念、激发儿童强烈的科学好奇心与科学学习动机、训练科学思维品质与提高智力能力,以及培养大批科学技术后备力量与

专题 |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意义与推进路径

【摘 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在教育“双减”背景下要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学校科学教学质量是加强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保证科学教育课程供给,开展沉浸式探究实践活动,重视科学开放性作业

专题 | 校外教育协同育人,为科学教育做好加法

【摘 要】科学教育“加法”需要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校外科普教育同学校科学教育一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校外科普教育有自身的突出特征,在现实中也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应通过构建校内

专题 | 科学教育的核心内涵价值及县中实践路径探析

【摘 要】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我国科学教育的底子薄,城乡差距大。解决基层科学教育的难题,县域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江苏省海安

专题 | 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之后,如何更好地理解与实施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新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内容的“少而精”和结构化,及其与真实生活的深度

名师工作坊 | 小学体育活力课堂的价值与建构路径

【摘 要】小学体育活力课堂利用活力表达激活儿童的认知内驱力,“生活体育”和“跨学科学习”是其重要路径。体育教师通过营造激情奋进、灵活思维、适性教学的体育课堂,利用语言表述、动作展示等具有个人特质的行为

名师工作坊 | 启迪儿童思维,构建活力耐久跑

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包含了多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是儿童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应以“趣味化”为鲜明特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形式,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认知

名师工作坊 | 让活力课堂润泽儿童活泼生长

倪晨瑾老师,35岁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是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领军人。她曾是一名专业排球运动员,还是排球世界冠军张常宁的启蒙教练,“顽强拼搏、不言放弃”的女排精神陪伴她一路成长。我曾多次走进倪老

课程与教学 |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承担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思政课“实践性”特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用目标引领、情境勾连、差异任务、评价护航的思路进

课程与教学 | 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课程与教学 | 素养导向艺术工坊的区域探索与实践

【摘 要】建构素养本位的新型美术学习空间是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探索学生艺术实践工坊的培育与发展是现实必然。在区域探索中,可以通过架构“三维六环四步”工坊路径,营造“五室一厅”工坊空间,多向度整合工坊课

课程与教学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摘 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和要点,阐述了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项目情境、科学安排项目任务、构建合作探

教师与发展 |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的三个转向

【摘 要】担负着“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能”的教研工作在新时期以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师高素质队伍建设为目标,在教研内容、教研模式和教研策略三个层面发生了转向。基础教育教研的转向对促进教师专

教师与发展 | 基于CFG模式的区域教研实践探究

【摘 要】教研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基于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英语教师教研实践,阐述了CFG模式引入区域教研的实践策略与思考,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寻找新路径。【关键词】CFG模式 区

学前教育 | 音乐本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管窥

【摘 要】音乐本位特征使音乐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无语义等特质凸显出来,具有伸展个性化思维空间,发挥个体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功能。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给予幼儿音乐感知体验的话语权、音乐本位理

学前教育 | 不插电编程在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幼儿园语言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途径,思维的发展同样也能让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有学者发现,除了空间知觉以外,幼儿的其余学习品质与语言能力呈现正相关,并且学习品质对语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幼

探索与回声 | 小学人工智能编程课程分层教学探索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要求“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

探索与回声 | 体味春之旅中的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高中数学比小学、初中少了些生活素材,学生需要更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

探索与回声 | 劳动教育中家校协同共育的实践探究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家庭和学校要分别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可以说,家校协同共育是劳动

探索与回声 | 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与应对

【摘 要】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汉字本身特点、社会性因素、教学因素和学生生理等客观原因,也有学生书写主体的主观原因。本文重点依据信息理论探究汉字在主体编码、信息输入、存储、提取和输出五个

博览与叙事 | 学校新范式

最近关注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著作《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该书从未来学校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改革的路径,提出了“学习中心”这一全新的概念,为人们对未来学校的理解提供了崭新

博览与叙事 | 正确归因,快乐成长

老师,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没有完成课后作业,你向家长询问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家长却说:“对不起,老师,都怪我最近工作太忙啦,没空看着孩子写作业、学习,才导致他退步了。”然后,转头对着孩子说道

博览与叙事 | 改变,让“心花”怒放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2亿年前的地球就已长满植物,但直到几千万年后才绽放了第一朵花。花开迟迟,终须感叹!花姐是我见过最有才华、最有爱心的老师。她做班主任,班上每一个学生过生日,她都会创作一首诗,还别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