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上半月)2023年第10期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2023年第10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目录

教育管理 | 新时代高校财务人员转型思考

[摘 要]新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财务人员也面临着转型压力。文章通过简述时代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财务人员转型困境,提出转型策略,以期为高校财务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

教育管理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困境与进路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是推进落实高校法治化建设,把法治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的重要举措。法治化建设是高校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

学科建设 | 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 要]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对于交通强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和育人需求分析,提出了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螺旋递进式的建设路径和要素,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交通管理与控

学科建设 | 基础力学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探索

[摘 要]虚拟教研室是在“智慧+”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文章介绍山东理工大学基于力学教研室而建设的基础力学虚拟教研室的

课程改革 | 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材料力学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的理论教学抽象、脱离实际工程应用,实验教学则简单乏味、缺乏新意。在国际化背景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双语

课程改革 | 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摘 要]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学科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鲜明的工程应用特征,重在培养学生研究、评价和应用金属材料的能力。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文章尝试在金属力学性能课程

教学研讨 | 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双语教学探讨研究

[摘 要]蒙古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其学习方式与汉族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其如何更好地学习、成长、成才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基于民族教育的遥感概论双语教学方法与实践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教学研讨 | 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摘 要]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应坚持立德树人、博雅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并围绕“德”“才”“创”

教学研讨 | 交通强国背景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摘 要]交通强国背景下,文章针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简称道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实习内容形式较少、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以太原理工大学道桥专业为例,提出了长期实习和短期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全过

人才培养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摘 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九江学院食品生物类专业的教学中实行由4类导师组成的泛导师制,将以目标为导向的OBE理念贯穿大学生培养全过程,促

人才培养 | 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文章以探究社区理论为基础,并融入了学习存在维度。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36名在线课程学习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社区模型四要素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学习存在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与社

人才培养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途径探究

[摘 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当地的高校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产教融合途径愈来愈备受关注。文章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基础上,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存在着如下的

人才培养 | 高职应用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经济管理逐步国际化,会计行业也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应用型会计国际化人才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之一。如何构建高职应用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选

师范教育 |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理论已经深入渗透到信息处理各个领域,掌握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已成为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打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课程思政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有着至关

师范教育 | 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将地方红色资源有效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我国地方红色资源丰富,高校应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善用社会“大课堂”。结合辽宁地方红色文化资

师范教育 | 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社会实践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体现了静态融合性和动态延伸性的内在逻辑。文章以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金课”为例,构建一套地理学

师范教育 |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摘 要]充分挖掘乒乓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地融入乒乓球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达成乒乓球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充分彰显乒乓球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基于此,文章首先指出了高校乒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