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 让敬畏课堂根植于教师内心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好教师能打造好课堂,好课堂能催生好教师。教师和课堂之间的紧密关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相对于站稳课堂、热爱课堂、坚守课堂而言,敬畏课堂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关注敬畏课堂这一话题,是因
教研 | 育一株绿苗,探劳动育人之秘 定南县第三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校园东北角有一个小山丘,进入校园,往东北角走去,拾级而上,“本草园”映入眼帘,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这一块地种的是白萝卜,孩子们经常来浇水、松土。看,萝卜长得
教研 | 没有反馈,再画3000次也无效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一书,记载了行为主义的早期奠基人、以“教育心理学之父”闻名的桑代克的“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实践本身并不能造就完美,除非有获得反馈的机会。桑代克强调反馈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教师讲解” 编者按:新时代,数学教师需要怎样的新基本功?特级教师夏永立将围绕教师讲解、课堂提问、课堂板书、练习设计、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结合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赋予新的内涵,在传承中
教研 | 含英咀华,培植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林高明,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萤火虫教育
教研 | 小学数学递进式系列拓展课的样态 作者简介陈云,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最美教师”“阳澄湖教育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主持参加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教
教研 | 聚焦问题驱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三会”素养,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大概念教学提出,学生学习要经历“像专家一样的思考”的过程,建立
教学 | 文道统一: 让革命文化教学真切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教学 | 双线并进:语文教学夯实革命文化教育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革命文化教育应“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语
教学 | 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教学误区审视与路径探寻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革命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及语文教学研究者的关注。综观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有35篇(不
教学 |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革命文化内容价值教育的“语·文”落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教学 | 推动学生精神内核的蓬勃发展 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内容的文本编排特点看,随着学段的升高,呈现出由单篇课文到单元组文、从阅读链接向主题实践活动延伸的样态。这类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时空距离,学生没有相关体验,缺少相应认知
教学 | 开展多种活动,强化量感培育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活动,使学生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多种活动中逐步形成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的量感,进行惜时教育。
教学 | 此心安处,何处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阅读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月是故乡明》是第三篇。这一课的教学既要落实前面所学的“以事表情”的写法,也要引领学生品味文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内
教学 | 实施结构化教学的几“点”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怎样改变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有序
教学 |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结构化教学包括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法的结构化以及思想
教学 | 经历符号抽象,发展数学眼光 抽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实,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这门学科。而符号则是抽象中的抽象,数学的符号化推进了数学学科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教学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朗读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语感、激发情感,是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功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原则探析 “学习情境”一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出现多次。“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并要求“学习情境的设
教学 | 消息写作教学例析 应用文也叫实用性文体,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满足某种需求而使用的一种文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要求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还专门安排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教学 | “双减”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从本质上看,探索与追求的是一种高效课堂。当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打造高效课堂也已成为教师的课堂追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依托阅读、情境、
成长 | 汪达之:闪着独特光彩的教育家 一、陶行知精神,思想虔诚而深刻传承的透视最近,拜读了刘友开的《汪达之评传》。读罢,我心潮澎湃。“念天地之悠悠”,虽没有“独怆然而涕下”,却对汪达之这位教育家,有着钦佩、感奋之情。掩卷,凝视汪达之先生的
成长 | 与雷夫先生同行 2022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结识”了一位素未谋面的美国教育界的朋友。捧起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雷夫老师满脸笑容与孩子们交谈的场景。该书深深地吸引
成长 | “适当放手”,说者易做者难 电视剧《大考》讲述的是一群高三学生在面临学习、家庭、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如何在自己的成长中得到历练,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故事。随着剧情的展开,大家在为剧中孩子们的境遇牵绊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家庭教育问
成长 |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深人静,我看着窗外那璀璨的群星,不禁想到了七年前我教过的一名学生——陈景发(化名),他黝黑的小脸上有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总是充满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那年我21岁,第一年教书,第一天走进教室,我发现
成长 | 教育就是静待花开 2022年夏天,小张同学小学语文毕业考试的作文为《语文老师的帮助》。如果没有看到这篇文章,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是对她影响最大、帮助最大的老师。与小张同学相处三年,的确有些故事,但没想到这些不经意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