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4年第1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4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刊物。宣传国家和省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学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观点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讨,交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信息,辅导中学,特别是初中教师的进修提高,表彰中学教育战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创新精神,开辟中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科研园地,传播国内外教育信息。

目录

视点 | 科学家精神的范式意义和人性意义

让科学家精神走入校园,走入课堂之中,其实就是让科学精神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看来,这样的理性精神深深地认同这样的信念,即知识必须来源于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知

专题 | 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

·主持人语·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专题 | 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方略

【摘 要】科学家精神是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精神坐标。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人的重要使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其根本在于进课堂

专题 | 科学家精神观照下的物理学科教学

【摘 要】物理实践性作业是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中物理教育的教学一体新样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考验的是教师能否让学生“因境生疑、因疑生问、以疑解问”的智慧。实践性作业问题化,即把问题的梳理、发现与解

专题 |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摘 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时期,而高中生物学教学恰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教师创新生物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和勇于批判、敢于实践和勇于创造、平权意识和协同合作、乐于追

专题 | 培养科学精神的深度实验教学探索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基于对实验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实验、深度体验实验,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质疑、实践,从而实现思维能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 | 用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高质量发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教育管理者应引领教师厚植情怀,为培根铸魂而担当;为人师表,为率先垂范而修为;关爱学生,为求真向善而正心;深

名师课堂 | “互文性”阅读课堂教学构建

【摘 要】文本包括纸质文本和音频、视频、数字文本等多模态文本。互文性指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给阅读教学指明了逻辑线索。通过单元内的主题互文性、单元间的结构互文性以及课程内的文化互文性等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课程与教学 | 整本书阅读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包括线下阅读的介入指导策略、线上阅读的实施策略和自主阅读策略。【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

课程与教学 | 素养立意下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

【摘 要】培育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迫切需求,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内涵,给出了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学科实践探索方向。教师可以从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入手,为学科实践提供一种新样态。实践性作业要

课程与教学 | “四会课堂”: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解

【摘 要】“四会”是指“会猜想、会提问、会建构、会求异”。“四会课堂”是指训练、提升学生“四会”素养的课堂。在“四会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数学眼光对问题进行观察、猜想,用数学思维发现疑惑、

名校课改 | 反思:指向素养 面向未来

编者按: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秉持“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省级课题“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为契机,深入开展对“反思型教学”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个性化的研究图谱,在广泛交流研讨的基础上,

名校课改 | 数学反思型教学的学校经验

【关键词】反思型教学;能动学习;求知过程;示范引领【中图分类号】G633.6 &nbsp 【文献标志码】C &nbsp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3-0080-01数学反思型教学是指

职教研究 | 五年制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创新路径探索

【摘 要】为了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大数据与会计”为核心专业,推行“三方联动,协同育人”专业

聚焦 | 第36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细则

一、征文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与实践。二、征文要求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2.篇幅控制在6000字以内。3.本届征文竞赛采取在线报名、评审的方式,作者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