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好东西是聪明人花了笨功夫做出来的 学校的教导处在制订备课要求时,大概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经典之问:手写,还是电子?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导处提出“手写教案”的要求,难免会有质疑:多么老掉牙的路数啊,简直是浪费时间!是的,输入课
前沿 | 语文: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中继往开来 语文是人类生命展开思维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工具。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语文,人类才得以高踞万物之灵的宝座。中华语文由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更有其特殊性。古代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古代汉语
前沿 | 再谈如何培养学生摘抄文字的习惯 抄写,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语文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这是自古以来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但这一点,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语文教育界的足够重视。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小学
前沿 | 支架理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研究背景2019年9月,统编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在全国使用。在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在习作的编写上有诸多变化: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习作”,都非常重
前沿 |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童话类习作教学策略 该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提升作文教学品质的实践研究”(批准号:G/18/P/ 043)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学科化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前沿 | 在语言的花丛中徜徉 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一组现代诗歌单元,老师们普遍感到诗歌比较难教,现代诗更难教。如何教好现代诗?我提出如下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一、准确把握诗歌文体的特点诗歌教学,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否则就容易把诗歌
前沿 | 深度阅读视角的现代诗学习路径探索 现代诗作为一种最精粹的文学样式,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现代诗意蕴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音韵美,其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和其他现代文类相比,现代
前沿 | 落实“三读”,感受诗歌语言的独特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现代诗歌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灵动的形式、活泼跳跃的思维,在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之余,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置了一道理解的屏障。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感受诗歌美”和“理解诗歌情”之间的
前沿 | 唤醒诗心,咂摸诗味,体会诗情 现代诗以其形式自由、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内涵开放、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特点,更容易俘获儿童的心,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文化的认同感。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容易忽视现代诗歌的特殊性,简单地将它当作普通课文来
前沿 | 单元视域下略读课文的教学及思考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课文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略读课文往往出现在单元的末篇。在实际教学时,有些教师往往会出现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不准、目标模糊不清等问题,要么把略读当作精读来深教,要么当作自读放手
前沿 | “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教学及思考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现代诗学习单元,也是统编教材编排的第二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本次综合性学习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处“活动提示”位于《短诗三首》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并摘抄
教学 | 比德于物,人与物化 一、回顾与梳理:记忆的咏物诗师:小学六年,咱们学过不少古诗。其中有一类古诗比较特别,叫“咏物诗”。(板书:咏物诗)师:咏物诗,从表面上看好像写的是“物”。(板书:物)这里的“物”,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
教学 | 基本学情起点的“分步式二次写作”新实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能梳理实验步骤,将实验记录单填写完整。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借助实验记录单,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借助实验记录单,运
教学 | 《宿新市徐公店》(四下)教学设计及评析 注:此文为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X J K 1 8 C J C 0 2 6“群文阅读下小学古诗改写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认识“徐、疏”,会写“宿、徐、疏”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 | 中国古典名著可以这样读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交流耳熟能详的故事、家喻户晓的人物、感兴趣的影视情节,掌握并梳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常用方法。2.通过阅读与交流名著、课本和生活中关于“火”的典型故事,了解名著还可以用一个相同要素
教学 | 托物言志写诗 知行合一做人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注释及背景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托物言志诗的一般特点,知道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受到高尚情操与人格的感染。课前预学作业:课
教学 | 《游园不值》(六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2.抓住关键字词和典型意象,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蕴含的哲理。3.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对比同类题材作品,解锁这首
教研 | 得一律:发现伟大的事物 魏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张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追求言意共生、情境创生、教学相生、生生不息的教学风格。出版《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上
教研 | “双减”后的三大重塑 如何统筹安排好校内时间,保证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做到减负提质?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是这样做的:一、重塑课堂1.打破以往的预习、新授和复习三段式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通常从二年级开始就会让学生先在家自
教研 | “双减”下,小组合作预习模式的尝试 “双减”后,学生的预习作业必须在校内完成。目前,我尝试通过三步预习法完成学生在课堂内的预习任务。第一步,自主预习 第二步,小组交流 第三步,校内检测。由原来个人预习的单打独斗式到现在的小组合作模式。一
教研 |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应有的四个变化 “双减”背景下,我们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而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主要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光减少作业的量而不提升作业的质,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业水平肯定要下降的。那么,“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怎么减
教研 | 低段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非书面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外进行的采用除书写以外的手段来完成的巩固和完善课内所学知识的作业,包括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研 | 核心作业进课堂:减负增效的有力举措 “核心作业进课堂”,就是在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单元语文要素的引领下,从短线与长线两方面,精心设计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并据此展开教学设计,开展语文活动,引领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学习过程,完成核
教研 | 五个维度,提升语文要素落实的效度 语文要素内涵丰富,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落实语文要素时,我们要防止教学抽象化、概念化、割裂化,我们要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
教研 | 让学生的写作学习具有“整体感” 专栏作者: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外聘教授,获评“有重要影响的全国小学写作教学名师”。现任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语文学习
集萃 | 灵动的生成,让课堂发光 前些日子,我以承办校展示课教师的身份在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颁奖典礼上执教《司马光》一课,受到好评。课毕,收到带班老师发来的一条消息:“陈老师,孩子们平时还好,今天好多问题没答到点子上,还好您经
集萃 | 又见支玉恒 辛丑首夏,洛阳,又见支玉恒老师。课堂上的支玉恒老师还是那般神奇。“心里有所想,敢不敢举手?”“心里想笑,敢不敢笑?”“上课时间长,中途你想要上厕所,敢不敢举手?”灵魂三问正式拉开课堂大幕。在短短的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