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2022年第6期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2022年第6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本刊是自治区政协宣传政协的一个窗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一块园地。开设有人物春秋、领袖剪影、将军轶闻、名人写真、史海钩沉、内幕秘闻、外军传奇、委员风采等栏目。

目录

卷首语 | 乃武乃文 强胜之道

中华民族素有崇文尚武传统。《尚书·大禹谟》曰:“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赞尧帝文经天地,武定祸乱。成语“乃武乃文”,形容既有武功又有文德。孔子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有文无武

领袖剪影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习武经历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观。毛泽东不仅具备“文能治国”的韬略,还兼有“武能安邦”的才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民领袖。在“崇文尚武”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毛泽东出身农民之家,也是习武之家。《韶

党史学习 | 哈达铺休整和思想整顿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机关穿越茫茫草地,突破腊子口,胜利到达哈达铺并进行休整。其间,中共中央统一了思想,调整战略落脚点,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为红军长征乃至

党史学习 | 中央苏区时期的小学教育

“红军来了大翻身,穷人当家做主人,学习文化入夜校,瞎子开目见光明。”这首流行于苏区的山歌,是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成就的真实写照。苏区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

史海钩沉 | 叶剑英主持训练总监部纪事

1954年11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统管全军军事训练工作。1955年4月,以解放军总参军训部、军校管理部、军事出版局为基础,组成训练总监部(以下简称“训总

史海钩沉 | 孙中山密令里的沉浮往事

一份见证陕西辛亥革命历史的孙中山手迹密令,2008年国家馆藏文物信息数据库建立时,在陕西省宝鸡市被发现。这封密令,为研究陕西辛亥革命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密令内容经专家鉴定,该密令系孙中山(

百家讲坛 | 湘江战役“后卫阻击战”考

湘江战役之初,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抢先到达湘江,控制了从界首到屏山渡的湘江河段及其所有渡河点。随即,为保卫这条从湘桂边界的永安关、雷口关到湘江的渡江通道,红一军团在右翼文市到脚山铺一线、红三军团在左翼水车

艺苑春秋 | 李济深书法印象

2021年,笔者在朋友处看到《李济深画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和《李济深诗词对联选》(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等文献资料,内有李济深的题词、手札及书法作品约20幅。因之前看到的李济深书法作品

将星闪烁 | 覃健中将:身经百战留英名

覃健(1911—1959),壮族,广西东兰人。1955年获授中将军衔,1959年7月15日不幸病逝于北京,年仅48岁。他的英年早逝,令生前所在部队、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以及至亲至爱的家人痛惜不已。“一生

将星闪烁 | 袁国平: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和民族

1941年1月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在奉命北移时,遭到国民党军队包围攻击。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突围中被叛徒杀害。危急之际,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指挥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队,继续突围北撤。激战

见证历史 | 单独击落3架敌机的志愿军战士贾汝功

贾汝功(19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和黄继光、孙占元、柴云振是同团战友。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单独用高射机枪先后击落美军飞机3架,令敌机闻风丧胆,落荒而

往事回眸 | 费孝通与我父亲唐兆民二三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长期工作、居住在北京。唐兆民(1906—1981),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广西民族历史学者,长期在广西工作。2人的

人物春秋 | 吴继春:烽火硝烟沐巾帼

重峦叠嶂的大别山绵亘千里,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孕育出无数革命志士、英雄俊杰,其中包括许多巾帼英雄。这些经历战火的女性,或战斗、工作在机要、卫生、后勤等部门,或为政权建设奔波,甘洒血汗书写春秋,为革命事业

地方档案 | 吴伯超在桂林

吴伯超(1903—1949),江苏武进人,20世纪中国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伯超于1938年6月来到战时广西省会桂林,以满腔热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赴桂林执教迎创作黄金

地方档案 | 1949年的那近运动歼灭战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利村那近坡(过去称“那近村”,下统称“那近村”),1951年以前属于广东省灵山县那楼区那楼乡,那楼区地处灵山县西部,又叫灵西区。1949年9月,在此村发生的那近运动歼灭战,歼敌

文史随笔 | 古人的夏日裙趣

翻开古人的生活长卷,夏日里的情趣,丰富多彩。传说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为我国穿裙之始。先秦时期男女通用上衣下裳,裳即裙。汉魏六朝以后,裙子渐成女人的专用服装。因裙子与古人的日常生活不

文史随笔 | 端午节与夏至节

端午节,传说源自纪念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殉道的楚人屈原。其实,早期文献并无屈子投江日的具体时间记载,到了南朝,人们才将端午与屈原联系起来。今人熟知的传统节日端午,由更古老的夏至节延续演变而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