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2024年第8期

大学生

大学生2024年第8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大学生》杂志是一本面向大学校园的综合类媒体。创刊于1988年,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目录

图说 | 古韵今辉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

封面人物 | 我之所愿 延伸的铁路线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的迟义浩同学以全学院第一的优异成绩保送本校,直接攻读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求学路上,他深入铁路一线,破解工程难题,在实践中不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提速备课备宣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积极联系朋辈讲师和重点院系分团负责人关注会议内容,筹备宣讲课程。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备课,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人生》的起点

编者按:6月13日,“‘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中的“书润青春&nbsp 阅见未来”首都名师名家校园行项目之“名家谈北京”校园行活动走进北京科技大学。活动邀请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四合院里的知识产权新视界

编者按:7月5日,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的36名学生来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进行参观交流。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联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与“压箱底宝贝”亲密接触

编者按:“‘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首都高校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古都行”的丰富活动。他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用专业所学、研究所长积极开展文物研究和创新转化工作,为探寻北京历史文脉贡献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千年梅瓶之美

在“‘京’彩文化&nbsp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支持下,我和其他同学获得了与首都博物馆众多精品馆藏文物“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这对我们考古专业学子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我们多次走进文物库房,在藏品保管员老师

思政强课 | 从整理卷宗开始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专业的同学,我深知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再详细,也与实际工作有一定差别,而实习正是弥补差距的有效途径。整理卷宗2023年7月初,通过参加法学院的暑期实习报名、选拔,我获得了前往南京市江北新

思政强课 | 创新创业与思政融合结新果

编者按:北京科技大学别出心裁,把“跟党学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深度融合,2024年5月正式出版了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特色系列教材《跟党学创业:百年党史中的创新创业智慧》,在思政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进学篇章 | “乡愁遗产”的提出

雄安新区设立7年以来,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7年来,北京建筑大学的师生们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积极行动、主动担当,参与并见证了雄安新区的变迁发展

进学篇章 | 他乡亦故乡

对我而言,参与雄安新区的乡愁遗产调研有着一层特别的情感。身为河北保定人,我对这里的村落地貌、街巷风情乃至建筑风格都非常熟悉,漫步其间倍感亲切。加之相似的乡音,让我与当地人之间多了一份自然的亲近。白洋淀

进学篇章 | 当物质空间凝聚了情绪价值

芦苇荡、咸鸭蛋、小兵张嘎这是孩提时代我对白洋淀的所有记忆。20年后,带着这份回忆与感情,我又一次来到这里,只是这次我已成为雄安新区乡愁遗产保护团队中的一员。乡愁不仅是每个人记忆中的情怀,更是我们切切实

进学篇章 | 记在云空间

自2018年以来,我所在的雄安新区遗产保护团队多次造访白洋淀旁的石桥、村头的老槐树,以及街巷两侧陈旧而温馨的宅院这些乡愁记忆点不仅饱含了本地居民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同时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割舍的回忆。每一

进学篇章 | 流淌在砖瓦间

编者按:7年里,马全宝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陆续加入雄安乡愁遗产保护团队,他们在其中承担了重要工作。前不久,团队再次到雄安新区开展调查研究,看见新区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同学们感慨,流淌在砖瓦间的记忆为这座

进学篇章 | 吉祥雅句

2021年10月,蝉鸣逐渐沙哑,秋风渐起。研究生入学不久的我,开始跟随导师开展雄安新区乡愁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乡愁遗产。我们团队在马老师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保护标准和工作手册,也

进学篇章 | 月是故乡明

在编制雄安新区乡愁遗产保护文件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乡愁遗产集中片区部分。片区中包括物质类文化遗产,也包括连接它们的空间,二者共同构成了片区特有的图底形式。乡愁遗产片区既包含片区中的老式建筑、老树名木等

进学篇章 | 保护牌挂上

初次踏入雄安,我被这座新兴城市的繁华与活力深深吸引。雄安,这座几乎全新的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记得去年夏天,我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研究了雄安的发展历程,那时的雄安对我来说还只是一个停留在规划蓝图上的

进学篇章 | 古树之系

漫步雄安新区,历史的厚重与乡愁的温情交织在一起,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愁气息,诉说着雄安人民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调研途中,我们邂逅了众多古老的建筑,它们或古朴典雅,或庄严肃穆,每一座都承载

进学篇章 | 一枝一叶总关情

初次到访雄安,这里几乎已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了。去年夏天,在团队多年来对雄安展开研究的基础上,我与师门的小伙伴以“踏寻文脉,薪火相传——探寻雄安红色印记调查研究”为题共同完成了一项学科竞赛,那时认识它

进学篇章 | “有物可追”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乡愁遗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既蕴含着情感价值,又寄托了当地人们的乡土情怀和社会情缘。理论上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乡愁遗产知识,实地调研更令我感受到乡

进学篇章 | 千年积淀与现代繁荣的交汇点

雄安新区的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震撼。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规划馆,里面不仅展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规模、方向、模式,还展示了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从讲解人员的解说词中,我看到了城市运行模式的

进学篇章 | 3年逛不完北京公园!

编者按:近期,“公园20分钟效应”火了,相关研究表明,在公园待20分钟以上,会让人更快乐、身体状态更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从相关数据中发现了北京市公园的新变化。一年前,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君妍

进学篇章 | 有知有味的夜校

戏台上明晃晃的光打在身穿大褂的演员身上,只见那演员将纸扇作剑直向脖子上一抹,手一扬又直挺挺地后仰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一张巧嘴配合着手势与表情逗得台下观众欢呼声不断。然而,这里并不是曲艺社,而是上海市民

实践知道 | 让盲人“看”见电影

编者按:根据中国盲协相关数据,我国目前有1700多万视障人士,这意味着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位视障者。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到这个群体,并试图用技术和公益来帮助他们“看见”世界,以及被世界“看

实践知道 | “你是我的眼”

高维康想要确认一袋食品的保质期。在身边没人的情况下,半盲的他通常有两个选择,要不敲开邻居家的房门,要不暂时放弃,等到有客人登门拜访,再寻求帮助。辨别快递物品、调节炒锅温度、查看药品说明书再普通不过的事

实践知道 | 拄着盲杖旅行

对文峰来说,拍照需要调动除眼睛外的几乎所有感官。如果想拍一朵花,他首先需要确认手机摄像头的位置,“让它对着我的鼻子或者额头”,确保拿正了手机,再分别用手和手机碰一下花,往后径直拉远大约15厘米——差不

实践知道 | 视障者找到新的“光”

头戴耳机,接收指令,手指快速敲动快捷键向电脑发出指令。视频剪辑制作完成后,借助手机的读屏软件,侧头紧贴手机倾听,进而扫码登录APP。这是一位视障者将自己制作的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完整流程。如今,在

心事解语 | “科目三”何以掀起“摇摆热潮”?

“没想到一个民间舞蹈能如此快速、广泛地流行起来。”网友惊呼。近几个月来,广西民间舞蹈“科目三”火遍全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元旦,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0亿次,且仍在增长。扭腰、摆胯、崴脚

心事解语 | 我和“泡面神器”这十年

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已于2023年6月30日停止运营,并将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云端下载服务,此后未下载的电子书将无法下载和阅读。Kindle客户服务将支持至2024年6月30日。6月30日那

心事解语 | 退回来的钱, 是怎么被花出去的?

购物车满满当当,一时“上头”怎么办?“没事儿,能退款!”可等6·18结束了,打开省钱软件,很多同学又会发现,“明明退了好几件东西呀,钱去哪了?我到底都买了些什么?”这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浙江大学心

原创支持 | 赛博空间中冲浪的老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老年群体都被冠以“数字难民”的形象,他们生活在数字世界,却仿佛很难依靠数字设备生存。但伴随软硬件的适老化改造,一部分老人已经成功跨越数字鸿沟,开启了5G冲浪体验。将毕业论文的选题聚焦在

原创支持 | 铁龙驰九州

编者按:铁路百年巨变见证中国的复兴之路。2023年,我国铁路又交出了一份闪亮的成绩单:全年和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为传承与颂扬铁路文化和高铁精神,展示广大铁路爱好

原创支持 | 新时代生活图

编者按:5月13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24届图片摄影本科班暨研究生毕业展精彩开幕。本次展览共计340幅作品参展,作品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用“技术+艺术”的方式诠释了同学们对新时代生活的不同理

原创支持 | 毕业展观察:作品中刻着成长印记

2024届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展,不出意料地引来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工作日上午,中央美院美术馆开门前,准备看展的观众就已在校门口排起长长的蛇形队伍,小编也作为观众前去观展。展览中不乏各类色彩绚丽的、

原创支持 | 从校园到产业园

2024年5月,北京服装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拉开帷幕。本届毕业展“走出校园,走进产业”,将展览空间从校园扩展至文化创意产业园,彰显注重实践、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本届毕业展跨越艺术与科技、传统

原创支持 | 10年直面孤独症,你的研究有何用?

翻开美国science杂志,你会发现,“引发孤独症的原因是什么”一直被列为重大(前沿)科学难题之一。孤独症——这个难解的词语,对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易莉老师来说,是她每天都在研究和思考的领域

原创支持 | “城市”里更多的可能

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办公室的飘窗向外望去,隔着宽阔的中关村北大街,刚好可以看到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大楼。或许是一种美妙的巧合,马路两边的两个学院,分别标记着张洪谋在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的本科求学时光

毕业何之 | 一份文学考研互助文档的意外走红

又是一年毕业季,和往年一样,一些本科生在毕业后并没有走出校园,而是继续奋战在考研路上。2024年4月中旬,在考研调剂系统放开后,一份填写有文学考研调剂信息的共享表格文档在文学考研群体中意外走红。群体创

毕业何之 | AI面试是什么体验?

“请分享一个你参与过的项目,具体说说你做了哪些事?”“你学过的难度很高的课程或技能是什么,令你感到困难的地方在哪里,你是怎么解决的?”手机屏幕上,一个由AI生成的虚拟HR正在不断提问,被面试者看向摄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