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导读 巴尔扎克,厉害吗?很厉害。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视点 | “世俗”的巴尔扎克为何伟大? 1829年,在第一部以真名发表的小说《朱安党人》中,巴尔扎克(1799-1850)借小说人物之口感慨道:“小室的墙上伸出许多古怪的隆起部分,全是多热蒙亲自拿一袋袋金子筑成的。这些金子是他的命根子!每逢
视点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有多厉害?他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还被称为“文学上的拿破仑”。他是手术刀、交响乐、工笔画、杠杆和大炮般的存在,似乎看透了整个世界。他懂得一切人心,拥有一切知识,掌握一切阴谋阳谋,也充满了无人能敌
视点 | 巴尔扎克之死 1850年8月18日,我的夫人去看望巴尔扎克夫人,她回来后对我说,巴尔扎克先生快死了。我急忙赶去看他。巴尔扎克先生一年半以来一直患心脏肥大症。二月革命之后,他去了俄国,在那里结了婚。在他去俄国之前,我
视点 | 雨果与巴尔扎克有何不同? 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区别其实是复辟时期的文学风尚和奥尔良王朝时期的文学风尚的差别。雨果从1802年活到1885年,巴尔扎克从1799年活到1850年。看起来巴尔扎克是出生早也去世早的那个,但其实巴尔扎克在
视点 | 在巴尔扎克的故居 巴尔扎克故居在Raynouard路47号,隐藏在16区一片最好的住宅区之中。所谓高尚地段,即使是在巴黎这么保守的城市,两百年间也稍有变化,在巴尔扎克的时代,贵族们都住在圣日耳曼区(这里高尚依旧,但16
视点 | 巴尔扎克的艺术大厦 说到巴尔扎克,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喜欢文学的读者大多听说过他,应该基本都读过他的一两部作品。《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构成他小说艺术的宏伟大厦、由九十多部作品组成的大型系列作
大学 | 在德国留学,吃饱比毕业还难 “如何一眼认出留过学的人?”网上这一问题的评论区中,获得高赞的一条回复是“(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完美厨艺”,还有一条是“回国后像饿死鬼投胎”。前段时间,小红书上一个ID为“Dr.lucky”的德国
大学 | 只有一个学生的高考班 最近几天,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高考故事。我当年就读的是一所还不错的高中,但我成绩平平。上海的高考实行“3+1”政策,在语数外三门主课之外,再从文理各三个科目中任选一门作为考试项目。学校会在高三的时候将选
大学 | 西南联大师生泡茶馆 联大师生是茶馆常客昆明有泡茶馆的习惯,本地人称为“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抗战前昆明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坐茶馆很适合他们。西南联大进驻昆明后,师生们也喜欢到茶馆喝茶,他们特有的叫法是“泡
文艺 | 蚂蚁从不装死 虫子们大都会装死,比如屎壳郎,瓢虫啊,叩头虫啊,像打不过就装死的无赖。唯有蚂蚁不会。活的蚂蚁,只要是活着的蚂蚁,它们总在动个不停。蚂蚁从不装死。母亲说蚂蚁不装死,也从不偷懒。但蚂蚁们都是在“穷忙”。不
文艺 | 铜镜照夜白 本文的主角是赵孟頫,故事却要从王维讲起。唐开元年间某日,长安城,某府第门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蹲在地上,神情专注。他手持一根捡来的枯树枝,“沙沙沙”,在松软的沙土上乱画。一行人的车马声由远及近。等到少
文艺 | 当我坐在峰顶岩石上 常常,我以为自己正盘坐于高山尖顶某块布满青苔的阔岩上,悠闲地看着这个世界。没有人迹,甚至连骚动的小兽也不会到这么高的地方来欣赏野景。没有遮日的树荫,也看不见聒噪的花丛不断地叙述她的身世;事物与记忆的边
文艺 | 为什么我们要读失败之作? 时间有限,我们只挑最好的书读不好吗?还是我们干脆问,为什么要读失败之作呢?我们先来看一句反数学的好话:“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总和。”这是什么意思?多出来那一部分是什么?我个人的想法是,在部分与部分之间,
文艺 | 桐花 山坡谷间,不只是桐花,所有在春天里该开花的树都开过了,只剩下满目的翠绿。而那绿色沉郁起来,像在暗中蓄积力量,使开花期中所有珠胎暗结的子房都变成可以期待的果实。草的生长也不再是一点点张望着,一点点地试探
文艺 | 看花的姿势 看花有很多姿势,捧碗看花是其中一种。本来,春天到了,我想扛花提酒,请朋友张老大去
文艺 | 辛店文化彩陶钵 辛店彩陶钵造型简约质朴舒展大方,通体做打磨处理,厚薄均匀表面平整,一眼看去有一种舒服感。其用彩分纯黑彩和黑红彩两种,黑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黑红彩则小有文章,黑红两色看似搅在一起,淡化了黑红分明的反差,
文艺 | 南宋·四景山水图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绢本设色41.3cm×67.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作者刘松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画师承李唐并自成体系,他的人物、山水画对后人影响甚大,与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
文艺 | 曾经太用心 很多年前,家里常来一个人。来了,就坐在炕角,跟父母说一些话。他来得很勤,所谈论的内容,也掏心掏肺。父亲让我喊他大伯,便觉这个大伯真是亲近的人。后来,父亲患病,债台高筑。这个人就再也没来过我家。有时候,
文艺 | 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 在我们身边,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诗化”,为自己创造许多传奇。好像平淡的世俗生活容不下这些“大仙”,一定要吃大苦受大难,经历曲折离奇才算阅尽人间。这种自我诗化的目的就是自我神化。因而,我想特别强
文艺 | 摆脱事件之链 人总是活得很匆忙,无数的生活事件迭为因果、相互拥挤,造成人们心理的紧张和焦虑;在这种紧张与焦虑之中,时间的频率显得格外急促。而假如我们把人生比拟为一场旅行,那么渡口、车站这一类地方就更集中地显示了人生
文艺 | 秦始皇的恐惧 我是在冬日里前往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的,那一天,狂风呼啸,我脑瓜冰凉。我看到的景象,就是两千多年前,东方列国的兵卒们看到的景象。只有近距离观察,我们才能透过那些兵佣的面孔,辨识个体之间的差别,就像我在卢
文艺 | 临风的征人 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吧。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也就是明哲保身的最后壁垒了;可是同时还能够
文艺 | 焦虑是把双刃剑 焦虑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机制,从原始时代起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一旦遇到危险,就会触发压力反应,开始准备逃跑、躲藏或战斗。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并不只有真实的威胁,还包括人们所感知到的威胁,即“忧虑”这一想法
生涯 | 父亲的日记 创业十年后,我渐渐对事业产生了厌倦感。偶尔,巨大的无力感汹涌而来。十年来,我创作了那么多影像作品,然而这里面有一部是完全按照我的想法和意志创作、完全属于我的吗?答案是根本没有。事实上,作为人生主体的我
生涯 | 相互的蔑视 凡有朋友来上海,我必定要带他去东方明珠,仿佛上海除了高度——钢筋水泥的高度,就没有其他什么可以炫耀的了。在塔尔坪,人们盖的都是平房。在我爹进城之前,他与我小时候一样,是没有见过高楼大厦的,而且根本没有
生涯 | 过水屿 我和小周扛着摄像机踏上过水屿时,小径被翻涌着的浪拍湿,海水退下,海蟑螂像被炸了窝似的四处逃散,又快速消失不见。天色正一点点沉下去。“得快点了,一会儿太阳就要下去了。”我有些着急,三步并作两步向上爬。我
生涯 | 我那别别扭扭的金钱观 我朋友买了一根红绳儿,上面有两个小小的黄金坨坨。每当她烦闷时,她就花几百块再加一个坨坨,还可以加铃铛、星星、猫咪。时间久了,变得沉甸甸、明灿灿。我们看着她,亲切地命名她“这是我们自己的潘多拉”。这几年
通识 | 贾母、爷叔和老象 纳米比亚境内卡拉哈里沙漠的边缘,有一处名为“奈伊奈伊”的野生动物管理区。这个管理区居住着两千多名桑族人。桑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管理区每年五头大象的猎杀配额,猎杀每头大象,猎人需要缴纳八万美元
通识 | 群居比独居更长寿? 生物学研究离不开模式生物。线虫、果蝇和小鼠是最常用的几种模式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寿命短、繁殖快、饲养方便,这对一般性的研究工作来说显然是很有利的。但是,如果你想研究长寿或者衰老问题,这几种模式动物就
通识 | 抓一个,是一个 朋友写了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发来让我看。我从写景的文字里挑出喜欢的一段:“我常常在上下班路过河边时,听麻雀在树丛里拌嘴。麻雀是北方再常见不过的鸟,叫声也远称不上清脆。听它们拌嘴,好像在听饮食男女为日常
通识 | 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唠叨吗? 黄易的《寻秦记》堪称“穿越种马文”的鼻祖,但它至少说对了一件事:对异性的理解力,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魅力。小说主角项少龙是穿越到战国的现代人,他之所以大受女性欢迎,除了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外,很大程度上也
专栏 | 不当扫兴父母 最近看到一个网友吐槽,感觉很有意思。这个网友人在国外,有一次在朋友圈说老公吃猪油渣,她远在天边的妈妈评论说,看着实在心酸。可姑娘本意只是想说老公就爱这个口味。过了一段时间,姑娘发了一个美食照片,小情侣
专栏 | 巴黎监狱与等不来的地铁 塞纳河中有一座岛屿,叫做Île de la Cité。上面坐落着圣母院、圣礼拜堂和法院,法院的一部分是曾经的巴黎监狱。我在西岱岛上来来回回路过了很多次,一直到最近,才被在圣礼拜堂外排成长龙的人群吸引了
专栏 | 练字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名字笔画太多,考试的时候,名字还没写完,有的同学已经做完几道题目了。这个时候,我的同桌教了我一种方法,就是把字写得潦草一些,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他是一个留级生,比我多了一年上学
专栏 | 多元发展:大学不仅仅是专业学习 在人生的长河中,大学阶段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不仅照亮了青年学子探索专业知识的航道,更是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黄金时期。大学,这个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青年才俊的殿堂,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专业知识的场所,它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