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1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1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婚姻与家庭》杂志以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贴心而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操、朴实而打动人心的深情、

目录

特别关注 | 寒假来袭!主打一个炫酷科技感

| 策划人小语 |寒冷的冬季,如果孩子们只是窝在家里写作业、刷手机、打游戏,寒假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魅力。其实,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可以陪孩子过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寒假!探索人工智能,尝试科

特别关注 | 谁来监护他们的晚年生活

当老年人失独或子女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时,谁能成为他们的监护人,在他们紧急就医时签个字,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哪天我倒下了,谁来管我?”“我就想知道,哪天我突然倒下动不了了,谁来照料我的生活,替我料

特别关注 | 全力调动她力量,打造新时代“木兰”工程

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流传至今,有了怎样的传承与升华?让我们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听听那里的“军垦娃娃”“戈壁母亲”,以及更多的兵团前辈和接班人怎么说。让“军垦娃娃”讲兵团故事“我是一个军垦娃

特别关注 | “未来之城”雄安:儿童友好是应有之义

作为“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儿童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伴着寒风,摇铃在欢快地舞动,2024年

家风 | “鸡司令”和“花痴婆”的幸福生活

一个是花见花开的“花痴”婆姨,一个是日理万“鸡”的养鸡司令,他们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眼前平淡朴实的日子过成了诗和远方。在甘肃省定西市鲁家沟镇,有一个叫将台村的小村落,道路宽敞整洁,青瓦白墙的小楼错落有

家风 | 修己以安人,做家里的定海神针

不用搬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要看看《论语》,就知道安稳对人有多重要啦!作为“避风港”,“家”本身就意味着稳定作为婚姻律师,10年前,他拿到律师执业证办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把父母劝离了。记忆中,父母总

家风 | 用好家庭微信群,德育如此轻松

家庭微信群也可以成为德育的好地方,不信的话,快来一起试试吧!随着微信的普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微信群。有的是大家之群,远远近近的亲戚全在里面;有的是小家之群,只有父母和孩子;有的群热火朝天,有的群

人物 | 岳晓东:学会关键陪伴,重构亲子关系

采访对象岳晓东,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登天的感觉》《少年我心》《关键陪伴》等多部心理学著作,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观点培养孩子,关键在于陪伴,父母

真实故事 | 共享奶奶,让爱在城市中传递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这些你可能听得很多了,但你听过共享奶奶吗?宁波有这样一群老人,她们帮助双职工父母免费接送孩子,提供托管服务,用爱温暖了一座城。“共享奶奶很适合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

真实故事 | “无墙幼儿园”,一个乌托邦式的空间

创建“无墙幼儿园”,给流动儿童提供一个释放天性、平等自由的空间……“开心果老师,这里是要关门了吗?”“是啊,要永远关掉了。”“啊?”“你要不要来做店长,把这家店继续开下去?”“好啊!我把钥匙放进我的小

专栏 | 破译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成长密码

破译孩子成长密码最基础的一步,是真正理解每个孩子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很多家长之所以遭遇育儿困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没能真正理解自己孩子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千百年来,孔子在和弟子的谈论中,一直强调因

专栏 | 突破思维限制,才能成为好父母

看待世界、教育孩子的方式只能在黑与白、对与错、好与坏、输与赢之中二选一,父母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极端。孩子被欺负了应该打回去,还是忍让;教育孩子是选择鸡娃,还是佛系;孩子的成长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专栏 | 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能力

像中医“治未病”一样,提前给孩子注射积极心理的疫苗,可以在心理疾病发生之前,就让孩子拥有对抗挫折、压力和打击的能力。我们曾调研了全国几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发现60%以上的家长都有育儿焦虑,其中3

专栏 | 字里微世界,人生大智慧

古老的汉字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智慧,我们不妨从汉字入手,古为今用,缓解现代父母的育儿焦虑。在神话传说中,文字是仓颉造出来的。一天,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衔着的一片树叶掉了下来,正好落在仓颉的面前。

专栏 | AI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当人工智能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父母要如何利用这些产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精神呢?“嘿,Siri!”“我在!”在生活中,像Siri这样的传统人工智能很常见,但它只能按照既定规则来执行任务;

专栏 | 清洁身体,是性教育的基础课

教会孩子清洁自己的身体,是孩子保持性健康的重要基础。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家长帮忙进行身体清洁。随着孩子长大到两三岁,我们就要开始教他学习自己清洁了。一般来讲,身体清洁包括两种,一种是如厕后如何擦拭,一

专栏 | 当老师批评了你的孩子

孩子觉得受了委屈时,往往只会讲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和片面之词所左右。几乎所有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被老师批评、惩罚的事情,常常有家长向我抱怨老师对学生的

专栏 | 来托育园,听一段爱与成长的故事

在托育园里,每天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宝宝们如同小小嫩芽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里不仅是0~3岁孩子的第二个家,更是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乐园。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好!作为婴幼儿托育工作者,我很荣幸接受邀请,和

专栏 | 父母离婚,孩子跟谁?千古难题有了新解法

父母婚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父母需要谨慎处理,关键时刻还需要专业人士介入。卫锦绣出生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都是高知,家境优渥。可是,她却有着自己的烦恼。卫锦绣的父母卫斌和晓珊

亲子时光 | 母女情仇

长大后,我一直在努力摆脱童年阴影,不承想却把童年的所有不幸复制在了女儿身上……出逃,奔向爱情记忆中,我的家没有欢笑。我爸每天喝酒、打牌,输了就回家砸东西。我妈性子强硬,我爸砸东西,她就吼。但我爸很快就

亲子时光 | 有李姨在呢

这世上很多感人至深的爱与亲情,也许和血缘没有半点儿关系。再也不用一个人睡觉了在我5岁那年,我妈把我反锁在出租屋里出去打牌。半夜,我起来上卫生间,迷迷糊糊中撞倒了暖水瓶。等开出租车的爸爸下班回到家时,我

亲子时光 | 云陪产

一个对老公重度依赖的娇娇女,偏偏生产时老公不在身边……我跟老公是同学,恋爱多年,对他极为依赖。得知怀孕的第一时间,我便跟他约定:“我生宝宝的时候,你一定得陪我。”他点头如捣蒜。然而,快到预产期时我才得

亲子时光 | 妈妈的心动法则

我妈有一套自己的“心动法则”,她小心地保护着那些“丑东西”,大方地爱着我。几天前和老爸去逛街,一家玩具店正在出售新上市的毛绒娃娃,因为邻近学校,小学生们将货架围得水泄不通。我开玩笑说,要是我还是小朋友

亲子时光 | 女儿的“精灵森林”

尽管精灵森林只存在于女儿的脑海中,但我认为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重要。下班回家,看见满地五彩斑斓的亮粉—都是刚用不久的眼影,我瞬间怒气上头。作为罪魁祸首,女儿预感到大事不好,便从房间里探出脑袋,满脸内疚地

智囊团 | 15岁儿子恋爱了 等

15岁儿子恋爱了Q: 从一开始有女孩主动加微信、打电话,到后来对方跟他表白,15岁的儿子一直主动跟我分享他的恋爱过程。我心里着急,但表面上还是接受了。孩子上高一,走读,在学校跟小女友倒是不怎么说话,也

智囊团 |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吗?

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为了让孩子跑得更快,很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那么问题来了,先出发的孩子一定能先到达终点吗?★实验内容:儿童的心理是如何发展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还是学习的结果

智囊团 | 泡在网络里长大的男孩

陪伴网络成瘾的孩子走出困境的过程很艰辛,但只要心中有爱,未来就有希望。沉迷游戏的男孩“老师,家里的路由器坏了,我要不要拿去修?”这是阳阳妈妈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时说的一句话。原来,13岁的阳阳特别爱玩儿游

智囊团 | 眼睛的这些“零件”坏了,你就离近视不远了

眼睛的前端“哨所”—角膜当风沙或小虫子不慎入眼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没错,你会感到疼痛,然后不自觉地闭眼,流出眼泪。为什么会感到疼痛呢?这是因为在眼球最前部有一个负责守卫眼球的“哨所”,这个哨所就是

智囊团 | 在这里解码幸福

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把家庭冲突视为练习的机会,用理性和真诚收获家庭的美满。我是一名“85后”,出生于祖国中部一座四线城市。通过不断努力,我已在北京成家立业并育有两个孩子,日子平凡而美好。看似唾手可得的幸

智囊团 | “有束光照了进来,我不再惧怕漆黑”

2023年11月,“种爱计划”在浙江省慈溪市正式落地,这意味着又有一群留守儿童的人生即将被爱点亮。◎“阿姨的名字是美丽无比的意思。虽然阿姨胖胖的,还戴着眼镜,但并不妨碍阿姨觉得自己是美丽的。世界上的美

智囊团 |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亲子阅读是最质朴的教育,也是最深度的教育。亲子阅读也叫亲子共读,其中“共”字是核心,强调的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共同成长。特别是在孩子的学前阶段,这样的共度时光尤为宝贵。在这一阶段,孩子对文字的认知有

喜乐生活 | 书吧

书名:好家庭 好家教 好家风—好父母成就孩子一生作者:姚鸿昌 郭文玲编著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月新书快讯: 这是一部从人生科学和传统文化角度撰写的智慧家庭教育之书,也是一部激励大

喜乐生活 | 为孩子打开世界的大门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只要带着一份觉察去感受,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将会体验到一份美妙的惊喜。我曾看过一则广告,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不怕黑,是因为你曾在漆黑的夜里带他看过最亮的星星;她更有主见,是因为

喜乐生活 | 小婚家教会我为父母之道

遇到《婚姻与家庭》杂志后,我才明白如何做一个好家长。从小到大,父母都对我采取放养教育。虽然我考上了985,又在毕业后进了市图书馆工作,但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绕了许多弯路。怀嘉嘉时,我暗自发誓,绝对要无微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