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 | 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 主持人语(南炳文):本专栏本期刊发环境史专家周琼教授的大作《西南边疆环境史上官民互补环保机制研究——以清代云南二元环保模式为例》。本文以环保碑刻较多、极富代表性的清代云南施行的环保二元机制形成的原因(
简帛研究 | 马王堆帛书“刑德大游”与秦灭六国战争 摘 要: 马王堆帛书《刑德》甲篇的《刑德占》是在《刑德》丙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其中“刑德大游”占辞的改写存在明确的史实依据。《刑德》甲篇写定的占辞,至少参考了秦灭六国的多次具体战例,特别是“背
简帛研究 | 五一广场简谢豫言考实 雷旦诉书佐张董索贿案假期书补论 摘 要: 在五一广场东汉简中,有十余枚简内容涉及临湘县右仓曹史谢豫上言县廷请求延长雷旦诉张董案侦查期限的文书。女子雷旦控告县狱书佐张董在其丈夫前亭长雷良入狱期间索贿,县廷接到告发后,向当值右仓曹史谢豫
德国史研究 | 德意志帝国学界的“民族边疆”追求 与跨国文化民族主义 摘 要: 在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演进中,德国因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形成了一种漠视国家疆界,将有共同血缘、历史和文化的德意志民族共同体作为关注对象的文化民族主义。基于这种取向,德意志帝国学界出于对小德意志统
德国史研究 | 二战后德国史学家对纳粹大屠杀的反思 摘 要: 纳粹大屠杀以其历史经历的极端性打破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并作为历史意义的断裂和历史创伤,打破了战后德国人的代际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黑格尔“命运的因果性”、兰克“内在的关联”等德国传统思想
冷战史研究 | 美国航空冷战政策的缘起、演进和调整(1947—1963) 摘 要: 冷战格局形成之际,利用国际民用航空实施遏制战略成为美国全球冷战布局的重要环节,此即航空冷战。通过单边和多边相结合的方式,美国构筑了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民用航空技术与设备的出口管制体系。在民用航
专题研究 | 再论北魏均田令中的桑田 摘 要: 作为农田形态的桑田最迟在秦代已经出现。《齐民要术》的记载反映出桑粮间作是北朝桑树栽培中较为常见的做法,而北魏均田令中关于桑田的规定与《齐民要术》所记载的桑粮间作技术一致,均田令中的桑田应该也
专题研究 | 晚清旅外士人群体的“中学西传”活动及其影响 摘 要: 在晚清走向世界的国人诸群体中活跃着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旅外士人队伍。他们在域外开展汉语教学与演讲,以及翻译中国典籍等活动。通过与外国人频繁密切的交往,他们宣介了中国元素与中国知识,在展现中国服
专题研究 | 从“文化视角” 到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锻造 摘 要: 治学理念是研究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主观抉择总结出来的,治学理念形成之后,应当在研究工作中得到认真践行,并且与时俱进,予以提升、发展,这对学术工作的创新有重要作用,需要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从文
专题研究 |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及启示 摘 要: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变化,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结合时代特征,可将这一时期美国科技人才的发展分为突进期、波动期和
读史札记 | 殷卜辞所见商代的赛马与比箭 先秦时期文献记载骑马射箭之事始于《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条所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①此后逐渐普及。其前尚未见到骑马射箭的记载。有关赛马之事的记载,最早者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载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