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 | 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 主持人语(南炳文):本文作者陈锋教授从事关于清代财政的研究,已有数十年之久,有关的著作和论文问世甚多。本文是其以此为基础而进一步开展研究写出的一篇新作。其文广泛使用原始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对清朝前后两
中东问题研究 | 被遗忘的“中东和平倡议” 摘要: 面对阿犹民族冲突的不断升级,20世纪20年代初,以马丁·布伯和犹大·马格内斯为代表的一批犹太知识精英提出阿犹两个民族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组建双民族国家的构想,具体内容包括:“犹太精神中心”
中东问题研究 | 伊朗人质危机:美国对伊制裁的起源 摘要: 人质危机发生后,伊朗从美国的昔日盟友变成了一个“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和外交产生非同寻常的威胁”的国家。这一认识成为人质危机期间美国制裁伊朗的首要法律依据。在冷战背景下,为向伊朗施压使其释放人
专题研究 | 三国的庐江战局与江北孤镇皖城 摘要: 自春秋后期至汉末董卓之乱爆发前,皖城附近在数百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三国时期,皖城地区被吴、魏双方频繁争夺,其军事地位陡然上升,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战争的地理格局由东西对峙演变为南北抗衡,皖城
专题研究 | 南宋明州砂岸买扑制与沿海社会秩序的重构 摘要: 砂岸买扑制是南宋中后期明州地方政府为应对财政困境,将买扑制度引入海物采捕场域的一种新机制。地方权势之家以买扑的方式取得明州砂岸承租之权,随即以垄断之势向使用砂岸的民众征收赋税,并随意扩大征税范
专题研究 | 清至民国“南明”史概念发生与传播探论 摘要: 指代南明断代史的“南明”概念,在康熙时最先出现,道咸间被钱绮用作书名,但却一直都是清廷的政治禁忌。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学者对此不满,在乾隆时即用“南明”作为书名。清末,中朝两国同时兴起反清运
专题研究 | 军事化与土匪化:近代豫西南地方势力的变异 摘要: 晚清以降,区域性军事力量(晚清督抚势力、湘淮军、民国军阀)迅速崛起,成为影响近代政治走势的重大因素,同时造成了民间势力的异化及其对地方政治的影响。近代豫西南地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民间势力迅速“
专题研究 | 关东宪兵队特务系统在东北沦陷区实施的情报搜集活动 摘要:1935年秋季,关东军出台“思想对策”,并指定由关东宪兵队统制实施。由此,关东宪兵队特务系统建立。该特务系统使用多种手段搜集各方情报,尤以中国共产党东北党组织为重点目标。关东宪兵队特务系统针对中
专题研究 | 教会信仰的统一性与异域文化的特殊性:以斯堪的纳维亚基督教的礼拜仪式用酒为例 摘要: 起源于近东与南欧文化的基督教,在向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遭遇了异域文化,具有北欧传统的啤酒文化一度威胁了葡萄酒作为基督教礼拜仪式用酒的地位。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基督教化进程的不断深入,12世
专题研究 | 再论19世纪英国废除窗税的原因 摘要: 英格兰及威尔士于1696年开始征收窗税,之后政府不断修订、重申有关窗税的法令。19世纪30年代,窗税遭到强烈反对,最终于1851年被废除。窗税之所以被废除,其外在原因是在公共健康运动中,窗税被
专题研究 | 一战前后美国政府“保护母婴”的职权重塑与母婴保健立法 摘要: 在20世纪以前的美国,母婴群体的疾苦被视为社会个体的私人事务。进入20世纪后,随着战争和工业化对人口的需求不断增大,母婴高死亡率问题开始引起社会重视,保护母婴健康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诉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