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赢得教师的尊严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种职业是否崇高、是否受到尊重,从事该职业的人是否具有尊严,除了由该职业本身的特性决定,很大程度上也需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 | 坚定 陶冶 涵养 勤修 一、“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的由来与回望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
大家关注 | 项目式学习的 历史溯源、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 【摘 要】 项目式学习在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基础上演化而来,并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核心。因其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既能够与中小学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又能超出日常教学活动的范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合作能力、思辨能
大家关注 | 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发掘路径 【摘 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要超越城市取向,充分发掘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突出乡村教育比较优势。把乡土资源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发掘形式之一,这一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为乡村学生生命成长赋能、助力乡
大家关注 | 作为美学家的教育学家 【摘 要】 本文基于朱光潜“作为美学家的教育学家”这一视角,讨论了朱光潜的教育学家身份,分析了他在教育学方面的文献史料和实践活动,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及历史担当。朱光潜的教育思想与其美学思想密不可分,既
专题 | 教育传承的力量:纪念教师节设立40周年 编者按:2024年是我国将9月10日设立为教师节的第40个年头。教师节设立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书写了壮丽篇
专题 | 以教师为志业 【摘 要】教师职业是饱含价值载荷的“志业”。教师是一个价值概念,教师之“志”是教师之“业”的价值根基。教师志业既是社会结构的价值期待系统,更是教师自身的价值自致系统。教师应处理好“致”“志”“自”三者
专题 | 教育传承演奏出精彩教育篇章 【摘 要】教育传承是对前辈教育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等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了对往昔教育智慧的尊重,是推进当下教育的一种力量,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教育传承的实现,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情怀、
专题 | 教育旅程中的温润力量 【摘 要】本文通过自传性叙述和反思,探讨了教育过程中隐性力量的运作机制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文章以作者三位导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案例,描述、分析了教师对学生产生隐性影响的机制,提出教育的真正力量在
专题 | 教师节40年庆祝主题的话语变迁与经验启示 【摘 要】自1985年教师节正式设立以来,庆祝主题的话语体系便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不断回响着尊师重教的时代强音。本文通过梳理教师节40年庆祝主题话语变迁的脉络,提出对教师节庆祝主题话语变迁的思考
专题 | 一根教鞭 周末收拾屋子时,发现一支用作教鞭的圆珠笔,摆弄着这根教鞭,思绪万千。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1981年开始上学。上学时,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师手中的那根教鞭。自上学时起,教鞭便是知识与威严的
专题 | 爱,让我们共同奔赴,亦让教育薪火相传 夏丏尊曾写道:“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就意味着教育始终不能缺少滋润教育、润泽生命的“爱”。爱会让教育变得温暖
名师工作坊 | 一节心理好课的样态与力量 【摘 要】学校中坚持开足、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人格和谐、服务学生人生幸福的重要路径。一节心理好课在教育实践中的美好样态,可以从关系建立、氛围营建、师生见证、
名师工作坊 | 如何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日常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一堂好课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能量滋养,除了需要心理教师自身保持中立的价值观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外,夏春娣老师提到的“五心—走心、润心、交心、健心、育心”和“四
名师工作坊 |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高效实施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夏春娣老师,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了她颇具特色的教育主张。《一节心理好课的样态与力量》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价值定位、实践样
课程与教学 | 微写作成为课堂主业:再追问与再确认 【摘 要】本文对微写作的存在世界、存在形态进行追问,发现微写作以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精神生活方式等不同形态存在于初中生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与现代生活里。因此,微写作有必要、有可能成
课程与教学 | 割裂与弥合:以历史解释系统建构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历史作为一种“存而不在”的客观存在,需要由历史解释来弥合历史材料与历史真相之间的“裂痕”。历史解释素养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关键地位,因此,历史解释素养培育是系统性建构历史学科核
课程与教学 | 创设任务情境,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优化作业设计便成为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笔者本着尊重初中学生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及发展需求的原则,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贴近时代脉搏、有社会
课程与教学 | 大单元视野下小学科学学习目标设计与实践优化 【摘 要】大单元视野下科学实践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连贯性,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刻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整体化成的有机性。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从“明确学习内容,多元表征新旧知识,深化科
课程与教学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摘 要】大概念教学可以激活学生认知、行动力,培育学生的美术新技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本文立足大概念的理念,统领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总结了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即
课程与教学 | 以思启智 以辨开悟 【摘 要】思辨性阅读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石。从汉字的字理入手,运用推断,渗透思辨;从品析关键字切入,运用比较,促进思辨;从分角色朗读入境,运用比照,融合思辨;从学生困惑处启思,运用质疑,达成思辨;从真实的
教师与发展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师新型负担探究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负担深刻影响教师的专业及生活,表现为过度数字化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虚拟空间增加教师的适应难度、引入数字技术加剧教师间竞争。新型负担的出现与技术理性主义观念渗
教师与发展 | 教师过程评价能力的内容与结构探析 【摘 要】教师评价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开展过程评价的能力。基于过程评价的内涵特点与实施程序,本文总结了教师过程评价能力的内容与结构,主要包括过程性数据收集能力、
教师与发展 | 中小学教师教育问题意识养成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摘 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教育问题意识是引领中小学教师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教育问题意识养成有助于改进教育实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教师创
学前教育 |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基本要素、 组织过程与实践策略 【摘 要】幼儿数学启蒙教育是教师以数学游戏为形式,引导幼儿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进行感知、操作、表达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基本要素,总结出了游戏引发、环境支持、行为观察、
学前教育 | 幼儿园积木游戏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颇具价值。实践中,幼儿园积木游戏仍存在游戏空间受限、游戏时间不足、材料投放欠缺、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本文提出突破班级场域拓展空间、保障充裕且连续的建构时间、投放材料满足搭建
学前教育 | 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问卷法,把握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归纳出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教学目标制订不全面、不准确;教学内
探索与回声 |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策略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精准预设学情、弹性预设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内容等预设策略和在多元解读中生成、在文本留白中生成、在平等对话中生成等生成策略,建立预
探索与回声 | 幼小衔接适应性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双向衔接”作为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进一步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提出“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
探索与回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探索,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通过以文化人、开放共享、自信自立的“三个坚持”实践方式,走出一条“课程引领—场域体验—评价激励”整体推进的
探索与回声 | 集团化视野下的教育微治理实践探索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话语。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百年学校的办学经验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实行集团化办学,着力探索实施教育“微治理”,打通育
探索与回声 | 理论的品格 儒雅的风范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教师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大先生”荟萃云集。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大先生”的“大情怀” “大境界” “大学问
博览与叙事 | 教师编制制度的变革形势与经验审思 编制制度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教师编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深刻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固性和教师个体的获得感,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进入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的素养结构发生了较大改
博览与叙事 | 这一次,我拖堂了 夏初,蝉鸣声声,又是一年毕业季。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教师,今天是我在6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也是学生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课。还有五分钟下课,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略显浮躁的小脸,放下了手中的复习册,提起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