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2023年第11期

中国教师

中国教师2023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教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解读“心有大我”

2023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明确提出了“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并且把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放在了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出自习近平总

大家关注 | 基础教育精品课研发应用区域探索与行动

【摘 要】 以精品课为抓手的课堂变革,既是重塑教师专业品性的新时代选择,也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导向型行动,更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针对性决策。彰显高品位教育理想、追求高质量学习效果的精品课,理应契合

大家关注 | 集团化办学“以术载道托举模式”的探索

【摘 要】 提升集团化办学效能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新任务,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民生新要求。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提出“走技术的路子,以术载道”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自2018年起先后托管两所薄

专题 | 探寻教师交流轮岗 “生态路”

编者按:教师交流轮岗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新时代,教师交流轮岗成为新常态,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地区、各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交流轮岗,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实

专题 | 新时代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的新命题

【摘 要】新时代,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已经从促进教育系统内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权宜之计转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长久之计。促进教师交流轮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协同引领,进而

专题 | 教师交流轮岗的实践困境与纾解策略

【摘 要】教师交流轮岗在我国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政策执行的主观偏差、交流轮岗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交流轮岗的实践困境,制约着薄弱地区的教育振兴。对

专题 | 民族地区教师交流轮岗之意义、困境与出路

【摘 要】民族地区教师交流轮岗是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资源配置以及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民族地区教师交流轮岗满足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诉求、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助

名师工作坊 | 把数学课上成儿童喜欢的样子

【摘 要】数学本身是抽象、深邃的,数学课多数时候也并不是自带欢乐的。这就需要教师真正从儿童出发,帮助他们在每一节充满挑战的数学课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儿童喜欢的数学课的特点是:课堂有儿童的感觉,好玩有趣

名师工作坊 | 让教育思想灵动起来

与沈勇老师初识,是因其学校校长的推荐,我初次感受了他在课堂中的灵动与“课感”。20多年来,他躬耕在“一线”,我勤勉于教研,或在共同做课中,或在送教课堂上,或在学术会议里,或在期刊专著上,不断看到沈老师

课程与教学 | 迁移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

【摘 要】 迁移性教学是引导学生建构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实现有效迁移的教学。本文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为教学文本,开展迁移性教学课例研究。首先,预判迁移卡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

学前教育 | 从身体出发,为勇敢而“教”

【摘 要】针对当下学前教育对勇敢品质培养的关注度不足、教育中存在离身性倾向等问题,本文从具身视角出发,坚持身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应关注“具体的人”的观点,将幼儿挑战性学习活动作为

学前教育 | 幼儿挑战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张,在“培养健康勇敢中国儿童”育人目标的引领下,设计和实施具有身体性、情境性、激励性和生成性特征的幼儿挑战性学习活动,是无锡市滨湖实验幼儿园探索支持幼儿完整发展的有效路径。定向

学前教育 | 幼儿园角色游戏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学前阶段的典型游戏形式。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本文基于教学实际,以中班角色游戏“野趣集市”为切入点,探究幼儿园

探索与回声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区域探索

一、研究背景1. 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站在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在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的当代,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党的二十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探索与回声 |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师生关系由原来的单向交流逐步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探索与回声 | 学书法

我们小时候上学以后就要开始学写毛笔字,那时钢笔是稀有的工具。学写字从描红开始,即在红色字帖的练习本上,用墨笔把红字描黑。记得练习本上最前面一行是“上大人孔乙己”几个字。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主人翁的名

博览与叙事 | 我眼中的中师教育

我1933年出生,是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瓜厂村人。小的时候念的是私塾。后来私塾被取消了,我先在村小上了三、四年级,又考上张家湾高级洋学堂,读了五、六年级,这所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前通县农村唯一一所高级小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