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协同培养:逻辑、障碍与路径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有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共同愿景,有增强教师群体国家责任感的职业素养要求,有率先实践教师跨境协同培养体系改革的区位优势和技术基础。当前粤港澳三地教师培养标准和职业核心能力架构存在差
高教管理 | 学术交往与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本质维度与现实理路 摘要:以学术交往推动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然要义。近年来,全国各类高校进入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活跃的新型发展期,核心要旨是“建成高水平大学”。学术交往作为高水平大学的存在之
高教管理 | 后疫情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国际格局的变化给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跨境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提升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应发挥其独特优势,精准捕捉
高教管理 | 变革型大学校长的共性特征、生成逻辑与启示 摘要:大学校长是大学实现卓越发展的关键。中外一流大学发展史证明,在其背后都有一位甚至几位变革型大学校长发挥奠基性作用,引领大学持续发展并最终走向卓越,特曼和朱九思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变革型大学校长
高教管理 | 职业召唤对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重点建设高校普遍采用“非升即走”的预聘制度,高校青年教师晋升压力大,离职倾向情绪明显,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探索降低离职倾向的积极因素,借鉴国内外已验证量表制定了《高校青年教师
高教管理 | 高校反性骚扰制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 摘要:高校性骚扰问题是国内外高校共同的挑战,欧美国家高校性骚扰问题频发,各高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反性骚扰的政策机制及举措。我国对高校性骚扰问题极其重视,及时果断地制订政策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整
高教管理 | 我国一流大学基金会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国内一流大学基金会2016-2020年的运行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解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一流大学基金会Malmq
高教管理 |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如何有效激励辅导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对深度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努力程度的因素,包括绩效考核、组织奖励、奖励感知、工作职责
学科与专业 | 技术理性视域下一流学科建设的省思 摘要:技术的发展与扩张,意味着我们的时代从人统治社会的时代跨向机器与技术控制社会的时代,由此引发关于技术理性、技术治理的学术批判。现如今,技术理性、技术治理也深深嵌套于高等教育领域。在“项目治教”的样
学科与专业 | 共生理论视域下新师范建设的困境与超越 摘要:新师范建设是政府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求而作出的创新性安排,攸关未来教师的培养水平以及教育发展的质量。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采用纵向个案研究的方法,构建并验证新师范建设的共生系统。研究发
学科与专业 | 创意写作作为学科的态势及中国化路径 摘要:创意写作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英语国家,现在全世界传播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且在英语国家由高校蔓延到中小学,形成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如今,英语国家创意写作从课程普遍开设、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助力经济发展:研究生教育“增质”抑或“增量”? 摘要:文章基于已有研究,利用2003-2020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分别以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为门槛变量,分析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两者相结合的视角下,分析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走向交往理性的研究生导学关系: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摘 要:工具理性的扩张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限制了和谐导学关系的建立和导师与研究生的全面成长。相比之下,更加注重对话、理解的交往理性,则无疑成为促进导师与研究生自我完善、实现生命
比较教育 | 德国“卓越战略”遴选机制及其制度理念 摘 要:“卓越战略”打破了德国高等教育系统“等级平等”的理念与传统,是德国高等教育角逐“世界一流”的重点建设政策。“卓越战略”沿袭德国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发展理念,以学术评价为根本基准;聚焦“卓越科研”
比较教育 | 促进还是抑制:论创业教育与文理教育之间的关系 摘 要:在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厘清创业教育与文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教学。通过分析美国6所高校共20位受访者的深入访谈可知,在创业教育与文理教育的关
比较教育 | 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模式、特点及启示 摘 要:美国的大学高度关注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形成了从制度规范、机构管理、教育培训到导师督导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术道德专门教育、规范导师学术道德
职业教育 | 中国支持东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动因与行动路径 摘 要:支持东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当地青年技能水平和就业率是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的重要议题,也是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和赋能东非减贫的有效路径。基于政策文本和实践案例比较分析,确定区域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