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3年第8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3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更深,阵容更强,整合更合理。改版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以全新的视角引领学术前沿,解析精品教例,传递教研资讯,提供互动平台,体现前瞻性、权威性、经典性、实用性相统一的办刊宗旨,立足于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之需服务,为各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者的研究、交流服务。

目录

卷首语 | 让梳理成为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把“梳理与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并列,并且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梳理与探究”

前沿 | 从“口诵心惟”想到的

重视读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明代王守仁强调读书要“口诵心惟”。他在《传习录》中说:“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南宋朱熹说得更具体,他在《训学斋规》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

前沿 | 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单元的设计方略

【摘要】 当任务群作为课程实施路径时,它的基本表现样态就是学习单元,一个任务群就是一个学习单元,学习单元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关联性等特征。设计一个学习单元,要通过划定学习领域、重构学习内容、确

前沿 | 让识字教学更有文化

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的汉字是有理据的。几千年过去了,汉字依然顽强地维护着表意文字的特点,绝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是可以进行字理解析的。2022年版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

前沿 | “跨学科学习”的误区反思与课型研讨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大成语文:基于跨界学习的小学语文整体育人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HA200365)阶段研究成果。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新课程方案、新

前沿 | 会交流:素养时代语文课程新使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出台,中小学语文教学进入“素养时代”,“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对应,课标所提语文实践活动亦由以前的“听说读

前沿 | 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让“学习任务群”一下子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一年多的时间里,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不过,摸索前行,也

教学 | 梳理与探究:推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提升

2022年版课标对学段目标的描述中,第一次出现了“梳理与探究”板块。“梳理与探究”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一样,都是学生积累和发展语言经验过程中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对比2011年版

教学 | 梳理与探究:形成识字经验,发展识字能力

“个体语言经验”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语言运用素养。小学是个体语言经验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识字教学是形成个体语言经验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

教学 | 找准逻辑线,激活内动力

2022年版课标指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个体语言经验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

教学 | 在“梳理”中发现规律,在“探究”中优化表达

“梳理与探究”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四种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梳理”,即梳爬整理,是根据所需,对学过的语文知识及方法技能进行自主分类、统计、排序等;“探究”,即探索追究,是对这些知识和方法技能进

教学 | 语文学习任务的内涵价值与设计要义

语文学习任务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撬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杠杆”。由于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学习任务及相关的任务、学习任务

教学 | 用语言创造音乐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单元选文是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散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

教学 | 有目的地阅读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选取了三篇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文章——散文《竹节人》、科普文《宇宙生命之谜》、实用文《

教学 | 介绍一种小动物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介绍事物”,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单元选文皆为说明性文章,属于“实用性阅读

教学 | 在文学的审美中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文学作品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审美启蒙和文化塑形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中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明确了文

教学 | 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学习主题: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学习情境童话的世界十分神奇,花儿会跳舞,星星会歌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结识更多的童话人物,感受童话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特点。我们将在读故事、讲

教学 | 探寻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学习主题:探寻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学习情境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盗火……今天,老师带着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绘制神话人物图谱,创编与神话人物之间的故事。在广阔瑰丽的神话世界中,让我们一

教学 |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

学习主题:我们深爱这片土地学习情境中华大地历经沧桑,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热血守护民族梦想,“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遗言和“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至今回响在我们耳旁。在炙热的文字中,了解华夏大地历经的浩劫,

教学 | 我们一起读小说

学习主题:我们一起读小说学习情境小说的世界多彩而迷人,曲折精妙的情节设计、生动细腻的环境描写、逼真鲜活的人物刻画,书写着人生百态,映射出人间冷暖。让我们一起领略小说的独特魅力,去看一看肆虐的洪水中,老

教学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版课标倡导“思辨性”阅读,就是要提高阅读与表达教学的思维含量与理性精神,助推阅读与表达教学从“浅表

教学 | 寻找支架让思维可视,实现思维碰撞与提升

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音及注释,读准“吾”“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借助课文注释、联系旧知、为词语组词等方式,理解字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3.通过

教学 | 探索思维过程,点亮智慧火花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门客、出谋划策、如实相告”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运用。2.通过阅读课文,能画出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对阵图,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3.

教学 | 把握文体特征 发展多元思维

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要素,了解课文内容。2.在情境中,推想船长在危急关头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3.创设思辨性问题“是谁让孩子陷入危难”,深化理解文本,发展逻辑思维。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

教学 | 听得明白 想得仔细 答得巧妙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2.通过细读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之处。3.在品读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聪惠”不仅是聪明机智,还有懂事、有礼

教学 | 基于挑战性学习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

“跨学科学习”是2022年版课标中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一次正式出现的课标名词。从字面上来讲,不难理解它的意思:打破学科的藩篱,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教学 | 让儿童思维在质疑解难中生长

教学目标:1.能针对阅读时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尝试运用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努力探索、解决问题。2.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与学习者生活之间的互通平台的支撑下,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尝试运用多种媒介呈现探究

教学 | 创建学习场景,让思维在“沃土”中生长

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情感、诗人的志向。2.比较筛选诗歌,有条理地表述理由,培养对信息提取、概括的能力。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诗集。4.小组合作诵读红色

教学 | 学科实践的成功示例

张晨晖老师的团队持之以恒地推进儿童整本书阅读,培养自主阅读者;孙莹老师的团队如琢如磨地建构支架,支持儿童自我挑战性学习。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理解并主张的先进教育理念,都已经在课堂生根。老师们提供的一组拓

教学 | 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的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一大贡献是探索并构建了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设计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

教学 | 基于教材单元,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

一、教材的单元就是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教材里的学习内容是以单元的面貌出现的,单元的提法早于“学习任务群”概念。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单元基本是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与呈现的。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是什

教学 | 走进神话,了解神话

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那么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怎么组织与呈现,才能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呢?2022年版课标中提出了三条标准:第一,有明确的学习主题;第二,主题之下的学习活动相互关联;第

教学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等8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4个生字。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故事神奇的地方。3.能讲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每当语

教学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观照单元整体,通过对比与交流,感知神话故事情节神奇、人物有神力的特点。2.回顾已学,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此为支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3.通过探词品句、讲演故事等多种方

教学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联系具体情节,感受神话的神奇想象和女娲的精神品质。2.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并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按起因、经过、结果简述故事1.看下面两个

教学 | 探自然之秘 品童话之美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识字写字,读准多音字“教”。2.在边读边表演中,准确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语言的特点。3.借助图片提示,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并尝试演一演故事,提

教学 | “想象”很重要,“有趣”也很重要

教学目标:1.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2.能联系生活大胆想象,求异思考,努力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给人以有趣之感。课时安排:2课

教学 | 走进名著,学做编剧

教学目标:1.能建构并运用预告片脚本支架,借助梳理小标题,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聚焦细节描写,通过圈画批注、想象画面、补充独白等方式品味童话语言之美,体会人物形象之美,并能多角度评价人物。3.拓展脚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