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话题 | 新时代如何书写新山乡巨变 张丽军:我们这学期开了一门博士课: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我们在前面课程的讨论中主要是从现实主义这一维度切入当代的理论和作家作品,在期末的时候我们想做一些实践性的课程讨论,请一些重要的作家、批评家来给我
新鲁军 | 残鸠(短篇小说) 六十刚过,他就说自己老了。老头子了,老头子了。他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祈使句,当托词和借端,不管别人听不听,信不信。自是没人肯信的——他看上去腰板挺直,胖瘦相当,且守住了发际线,老在哪里呢?早几年,也就
新鲁军 | 跟着父亲修铁路(中篇小说) 1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下午。母亲打着一把油纸伞,抱着弟弟,带着我站在那座古老的石拱桥边等父亲。父亲是铁道兵。他在江西修铁路,我们跟着母亲住在浙江余杭镇家属留守处,我们的家属留守处离父亲修铁路的地方有好几
新鲁军 | 天儿(短篇小说) 日历可以烧掉,记忆却无法抹去。70多年前,鬼子进了我村,并决定在北峰山顶上修筑碉堡。当时,我爷爷担任村里的保长,因帮八路军筹过粮,差点被日本鬼子铡了。场面惨不忍睹。铡我爷爷前后最凶残的那个鬼子,再一次
名家侧影 | 新作:学步车 1丈母娘在玻璃隔断后面喊,小马子,没酱油了,你买去。他站着没动。小马子,快买酱油去!瓶装的,不要袋装的,记着,是黄豆酱油!他还是没动,装作很投入,投入到暂时听不到外界任何声响的程度。他在练字。临《张玄
名家侧影 | 创作谈:寻常人间烟火里,愿与挚爱相珍重 2000年,18岁,青葱一样的年华,我正在当地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念书。那时候西海固的天和现在一样蓝,阳光每天首先落在校园新建的礼堂餐厅硕大的顶部,转悠一天后,斜斜照亮西边行政楼被婆娑树荫环拱的西窗。我一
名家侧影 | 评论:持续深广与精进中的马金莲 几十年如一日,马金莲在小说创作这条道路上就这么持续不断地攀爬着、奋进着、输出着,发表、出版了大量作品,而且质量都很高,频频获奖,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很有一些劳模的风采和精神。我很熟悉马金莲的小说创作,我
名家侧影 | 印象记:她,来自西海固 1因为她的小说,一座叫扇子湾的村庄走到读者面前;因为她塑造的故事人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优秀作家:她,来自西海固!扇子湾村是她出生的地方。这是她的“作家地理”。我来自西海固,只是“西海固文学现象”的一
时代潮 | 汶阳田的女儿 12008年暑假前夕,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薛丽娜和李宁刚参加完毕业典礼,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就伸来橄榄枝。展现在这对情侣面前的,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就在美好前程即将起步的时候,因为与父亲的一
时代潮 | 杏林达人 栉风沐雨30年,山东医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前身)73级毕业生,于2006年8月重返母校举行毕业30年校友聚会。弹指一挥间,昔日初出茅庐的莘莘学子,早已成为社会栋梁,而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的中国工
八面风 | 群山(中篇小说) 1我舅舅冯天慕的电话,是在立冬那天打过来的。那天,阴冷灰暗的燕城上空开始飘落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电话里,舅舅连咳带喘地说,这几天我正归置老屋里的物件,准备搬到县城去过冬。你两个表兄弟都在县城叫什么水岸
八面风 | 苦苦追寻(中篇小说) 1落日。湖心金波粼粼。一袭洁白的婚纱飘来,把唐平裹得严严实实。怎么这么热啊,真热啊,不单是身子发热,似乎天地间忽地一下,冬天打了个盹儿,直接到了夏天,而且是盛夏。唐平感到全身燥热难挡。怎么了?那几个孩
欢庆党的二十大 | 艾草青团 “小艾,给。”明峰把几个艾草青团递到小艾的手里。“明峰哥,你也吃。”小艾咬了一口青团,把另一个青团递了过来。“嗯嗯,好吃。”两个人并排坐在学校操场的石阶上,夕阳暖暖的余晖照在他俩身上。每年清明时节,明
欢庆党的二十大 | 守望麦田,远方麦客的蝶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麦田,这是生存的基础,守望远方的根基。麦客们曾经用锃亮的镰刀,收割下每一个希望的日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麦田代表的是希望, 风一吹,连片的麦田里,风吹麦浪起伏,满目金黄翻滚,
正青春 | 大地上的云朵 十月的鲁北,阳光已经带有明显的冷色调,草木开始零落,塘中的水越来越少,这个被枣树四面点缀的村庄,正在用秋天最有力的事物进行回暖。人们带着麻兜、遮阳帽、尼龙袋子以及积蓄了一夜的气力从不同的屋子里走出,一
正青春 | 海岛信札 月亮敲了一整夜的窗起初,月光想侵浸房间紧闭窗帘,将其拒于窗外龙舌兰划破了秩序,蜗牛触角每根神经与闪电对峙,月缺拉满弓,每一束月光都在瞄准目标今晚我们最炽诚的灵魂都会被眷顾摇摇欲坠的信号,湮灭在夜的酒杯
风雅颂 | 月到中秋 立秋从天空到地上,一种态度在悄悄转变。走在熟悉的路上风一改骂街的架势,口气变软云朵在深海里忙于漂白自己的污点溽热开始关闭发动机秋凉的惬意一点点拉我下水日子仍然年轻,梦在膨胀着没有用尽的激情秋虫如约而来
风雅颂 | 永久的战栗(组诗) 水火的写照秋天,农家灶前那张脸延缓到冬天,迎来冰天雪地庄户人家的日子是火烧云的梦父亲,一棵黑黝黝的树母亲,树上绿油油的叶嘟嘟囔囔中,我童年的舞台就是在父亲的身旁母亲的怀抱一袋袋点燃季节的旱烟一犁犁犁过
风雅颂 | 中年帖(组诗) 河滩上母亲的花被单收容了童年的天空我和石头彼此坐热了屁股我们赤脚踩石头过河水下的白像心中的白,像骨头一把木凳坐在木头的影子里贴近的时候,汗花的味道直逼年轮的初心多少往事在大树下乘凉并被大蒲扇后面的萤火
风雅颂 | 春眠不觉晓(组诗) 种脚印我曾跟随父亲在麦地里播种,那时候春雨落在我们身上,种子落在松软的泥土之中那时候,父亲用锄头一边低头埋种子一边认真地埋着潮湿的脚印仿佛我们种下的不只是麦子还有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的脚印夏季,我们在麦地
春秋赋 | 热腾腾的新农村图景 付秀莹新出版的长篇小说《野望》,延续了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陌上》的乡村生活,但比《陌上》人物更集中,乡村生活更贴近时代特质。小说通过翠台一家人的生活,折射了芳村以至镇外的生活图景。其清淡隽永的风格,让
春秋赋 | 人共青山都瘦 雨中崆峒清早即落雨,至山前,路湿山湿草木湿,人也是湿的。上天梯在雨雾中,一座山皆在雨雾中。站在阶下望,雨雾如巨幅帘幕,遮住天梯,望不到尽头,天梯之上盛景何如,唯有无尽想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上天梯真
春秋赋 | 逝去的“地之子” 初春,万物尚未复苏,幽居在家读“地之子”李广田,纸页上浮现的这位乡贤,形象模糊而遥远,却又神秘地以某种方式与现实相连。基于此,我开始寻找那些朦胧的历史细节,它们不会被时间的河流全部带走,正相反,在那神
春秋赋 | 读史随想 扬长与控短——由丁谓的黑白人生说起丁谓(公元966-1037年),字谓之。北宋时期宰相。此人才华横溢,精明强干,是个难得的干才,同时,他又是一个谄媚皇帝、迫害贤良的奸臣。从史书记载来看,可以说,这是个
走基层 | 秋 清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一声蝉鸣告别深夏,一片叶静催生浅秋。立秋之后,一阵风来,吹送一枕新凉;一场雨至,拨一声秋水弦音。已是“山河辞暑、梧桐报秋”季节。于是,清秋蔓延开来!远黛如画、暮色苍茫,天高
走基层 | 天下冬枣沾化甜 枣的故乡在中国。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走下青藏高原,随河一路高歌东进,洒下串串嘹亮音符的,便是通红的枣子。青海有地枣、青枣,甘肃有沙河枣、鸭暖枣和小口大枣,陕西有延川大枣、狗头大红枣,山西有交城骏枣、太
走基层 | 威海的雪 威海的冬天,那绝对是雪的季节。一到冬季,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是抱着团、排着队又急不可耐地赶到这里,有时甚至不打招呼悄然而至,以至于头天晚上月明星稀晴空万里,第二天就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那随雪飘落的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