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工场 | 路遥访德记事 金弢, 197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1981年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德语硕士;1985年3月入职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1988年被评为正翻译级职称;曾历次组团陪同王蒙、张洁、莫言、路遥、张抗抗、
小说工场 | 暖色的铜 王哲珠,女,广东揭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老寨》《长河》《琉璃夏》《尘埃闪烁》《我的月亮》、中篇小说集《琴声落地》《什么都没发生》等。一直播间内此时都屏住呼吸,热闹喧嚣的刷屏静了,进直
小说工场 | 日子 云岗,本名唐云岗,陕西蒲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天津文学》《山东文学》《朔方》等,出版长篇小说《城市在远方》《大孔》。曾获第四届延安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孔寨人把一生叫“一辈子”,把生活叫
小说工场 | 白狐 何世平,安徽南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清明》《安徽文学》《山东文学》等。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林霏霏一点也不快乐。说是大学,其实是大专。虽然上学的地方在省城,可通知书上的专业却是“城市管理”
小说工场 | 必有正解 吕艳秀,女,湖北赤壁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阳光》《石油文学》等。一鸥鸟盘桓,欲撩拨云朵,便振翅高飞,欲戏耍清风,便徐缓低旋。海浪席卷,吐银色花蕊,似要追逐鸥鸟,无奈落下时,发出一声闷吼。
小说工场 | 蓝定 冉江,本名白瑞,陕西子长人。本文为其处女作。蓝 定腊月二十,我在街上碰见蓝定,立即叫声“蓝定哥”,伸出胳膊去跟他握手。蓝定见是我,吃了一惊,随之摆手:“今儿忙,顾不上拉话,先走了。”转身走向东街,躲人
小说工场 | 北纬43度 勒马,本名宋德山,山东桓台人。作品见于《厦门文学》等。7月4日很长时间以来且尤其是在这几天,我的膀胱越来越像是个在做重力加速度运动的铅球似的吊在我的胯骨上,像个定时炸弹似的藏在我的小腹底下,我在想如果
小说工场 | 仁义堂 邢根民,陕西大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延河》《安徽文学》《厦门文学》等,出版有小说集《血祭》《无缝交接》、长篇小说《沙苑人家》等。1德福老汉将满脸是血的老太太从三轮电动车上抱下
小说工场 | 一朵刺青梅 任诗桐,黑龙江克山人。作品散见于《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林》《北方文学》《散文选刊·原创版》等。刘梅又没离成婚,这次是儿子冯超不同意。冯超二十了,只念到初中毕业。听说去学过一段时间的美容美发,其实只是给
小说工场 | 到黄河边上 衡世敏,女,2003年生,四川成都人。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青春》等。一“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教我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他的爷爷二娃,年轻时在山坡上放羊,一来二去就和在村里队伍休整
西部散文 | 马背上的原乡 金克巴,本名金学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新华文摘》《散文·海外版》《美文》《天涯》等。1翻阅族谱,我诧异地发现,我的原乡在河西走廊的草原上,与我现在的家乡相去遥远且地理风貌迥异。一直以来,我
西部散文 | 西域之恋 郭保林,山东冠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青青的橄榄树》《阅读大西北》《昨天的地平线》等。真正读懂一个地方,需要时间距离,也需要空间距离,就像欣赏一幅油画,有了一定的审美距离,你才能深刻领略美
西部散文 | 天高云就岭 路军,河北平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四川文学》《山东文学》等,著有散文集《一树阳光》《疏雨桐花开》。1嘉祐二年二月初六,汴梁礼部贡院寒风朔朔,院子里那棵古槐树微微泛绿的枝条高傲
西部散文 | 生命如麦 王善常,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天涯》《清明》《美文》等。村庄里,每年都会有人死去,一个或几个。村庄太小,他们必须给新的生命腾出地方,就像麦田里的麦子,只有割掉老的,
西部散文 | 灵境虚无尘自稀 陈学仕,甘肃永昌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绿洲》《北方作家》等。出版散文集《仰望苍穹》《濠梁梦寻》。世人太执着于“有”,执着于实在,而那藏于有之后的蕴含丰富的“无”,却是更美丽,更深
西部散文 | 火车 罗欢,女,1997年生,陕西富县人。作品散见于《延安文学》等。1靠着火车的车窗,我常常想象,我所坐的这个座位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人?这些人的终点在哪?他们有着怎样的悲愁怎样的喜乐?是否在车窗外看到过少年
西部散文 | 植物欢欣 李汀,四川青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北京文学》《散文》等,出版散文集《农谚里的村庄》《西藏,清水一样的光芒》《民间有味》。植物的欢欣在风里,如风策马奔腾,如风清扫天空,如风擦亮
西部散文 | 记忆里的架子车 李宗保,河南温县人。作品散见于《读者》《美文》等,出版散文集《时光沙漏》。一提起架子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十分熟悉。其它地方也有叫板车、土车、小拉车的,但不管它叫什么,它给农
西部散文 | 我的父亲母亲 马光辉,陕西绥德人。作品散见于《延安文学》等。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他坚信土地不亏勤劳者的道理,一辈子默默地,在土地上耕耘着,用自己的辛勤劳作维系着我们的家,一同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在我近五十
诗读本 | 十月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豳风·七月》1你穿过白昼和黑夜的栅栏穿过悠悠的岁月穿过诗歌的山河抵达深秋你止步于一个词语:十月仿佛进入一个梦境里——一个浩瀚的秋季接近尾声如山的粮食
诗读本 | 雄起的东方 雄起的东方我不是画家,也可以用笨拙的手勾勒出你蜿蜒起伏的模样柔和的曲线和山峰的轮廓越来越逼近我的生命,花开原野突显出来的悬崖,棱角分明的额头粗犷的岩石在村口,天空出现温顺的飞禽原始森林和它的爬行动物,
诗读本 | 生若直木 生若直木坏和好由谁来分礼崩乐坏时,是与非经常被颠倒凭着良知,我要站在善的一方在无人信高洁的世界里只想做一个正直的人远离喧嚣,远离名利和权势总在强迫让自己相信头顶有天,有神明总是不愿意对人心失望小人盛行
诗读本 | 重返子宫 重返子宫我能留意和记住的是天色白天的多云,傍晚的层层的蓝白色的云彩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我踩着的是柏油路,还有沙石路小道,树木,一蓬一蓬的草总有个记忆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时不常它就浮现出来我妈曾经上班的汽
诗读本 | 乌有镇 乌有镇先生,我们的眼泪在夜晚并无区别月光剥净湖水,敞开的心意虚构此间一切。例如不被允许的梦境紫鹃遍布的山野。鸟鸣的银针穿过我一种深邃的黑,在你点燃的火堆旁停歇我们细数各自途经的小路期冀那些相似事物,在
诗读本 | 具象的蝙蝠 水 妖轻轻闯入一段文字的深处探寻那妇孺皆知的故事它似乎总与春天相伴往返于季节的更迭之间那钟爱的城池里,走出一位秀发如瀑的女子她的眼眸藏着深邃的湖水波光粼粼,引人遐思有关爱情的比喻,在她口中化作一段水妖
诗读本 | 西藏的天空下 西藏的云告诉我这么多的雪山在下面缓缓移动这么多阳光,鹰的翅膀星星点点的村庄这么多遗落的酥油灯牦牛群,带子一样蜿蜒的路这么多路上出现的蚂蚁始终朝一个方向挪动这么多生灵三步一拜,额头磕出血,也要去祖拉康我
诗读本 | 燃尽烈焰 燃尽烈焰阿波罗燃起命运的烈焰吞噬美少年的永恒之爱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簇簇玫瑰悄然盛放太阳的光明垂于肩上七弦琴之音随风飘荡何人在风中决绝歌唱金箭射穿这红色域场战车点燃月桂的枝叶眼睛奔涌无尽的烈焰何日燃尽命运
诗读本 | 王磊的诗 在黄土高原喂养一匹汗血宝马在黄土高原我用绸缎般的夜色和醉酒的星光喂养一匹汗血宝马高原辽阔,我需要这样一匹汗血宝马将那些褶皱的岩石、田垄、河川甚至墓地拉伸平展将我对这片土地的爱意或恨意暴露无遗高原多风多
诗读本 | 田宏伟的诗 我想带你去井下看看我想带你去井下看看看我的工作场所看我吃喝看我穿着的外衣看我戴过的帽子打眼、放炮煤尘四散像场上扬起的谷皮溜子和皮带,拽着星星穿过煤层,就在今夜那煤机与煤的撞击声是我午夜的心跳无数个黑夜
诗读本 | 刘向前的诗 苹果与火焰的赞歌火神祝融经过西北大地将火的种子撒向洛河燃烧吧,火焰的力量(快起来,身体娇弱)血虫向着两岸渐渐蠕动奔涌吧,火焰的勇气(快起来,身体长大)火红的老虎在乔木林的深处咆哮升腾吧,火焰的芳香(快
诗读本 | 紫陌的诗 斯卡布罗集市的夜晚挥别了喧闹和浮华黑胶唱片在寂静的夜晚若隐若现斯卡布罗集市的旋律空灵而哀艳那些曾经的诗意微妙的幽怨仿佛只因那张发黄的照片钢琴、弦乐、键盘跌宕着沙拉·布莱曼的神秘与孤单低吟泣诉间的迷恋天
诗读本 | 曹文泉的诗 春的秘密春风仿佛是一只魔法橡皮悄悄擦去冬的痕迹绿,最初在葱蒜的舌尖上泄露了轮回的天机杏树上的花蕾如二婶对未来的希冀桃花绽放的时机蜜蜂开始忙着授粉采蜜柳树发芽吐绿野草便有了星点般的细腻春耕的序曲从孩童的
诗读本 | 高磊的诗 鹰细雨悄然降临,灰蒙蒙的天幕之下一只鹰的身影划过,它在云层中盘旋,翱翔仿佛也在探寻着时间的深度这片陕北的土地已经许久未见鹰的踪迹,它的出现带我回到了遥远的年代。一只鹰就是天空的圣经后来我抬头看见的天空
诗读本 | 李月荷的诗 四叶草之舞旋转、跳跃,飞扬的裙裾心绪不再由心房主宰风四面飘散,如烟如缕唯有绿色,弥散四野另一个维度,暗红色的浪花奔腾、汹涌,席卷每一个黎明纯真的微笑,浮出水面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大典最好的安排总是那么不
诗读本 | 汀屿的诗 村庄顽石蝉鸣,蛙声河流拍打顽石相较于城里的夜这里的每一处似乎显得更为清晰,更容易分辨包括裸露的河床和石头我试图跟随漫天的萤火指引去寻找一种久违的真实感回过头,却发现家门口那盏站立了很久的路灯就像那个总
红色记忆 | 共产国际档案中的乔国桢(贺凝)卷宗(连载三) (六)第六次被捕与逃跑的经过详情一九三五年五月,我在北平西郊香山东四王府南马路沿鲍家窑五号(又名丁家花园,当地的居民都把它叫花园)养肺病。和我同一块养肺病的还有一个同情者,也是我的朋友蒙仲穆[1]。五
人文陕北 | 曾为新区鼓与呼 2012年以前,延安新区所在地还是一片矗立着33座山头的荒野之地。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延安人民便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创造,将这片山地变成了美丽宜居的新型城市。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横空出世,不管是土生土长的延
人文陕北 | 《王氏仁荫堂全集· 校注本》序 清涧县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腹地,我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已经有十七八代了。因为祖宅在城东寨山,人称“寨山王家”。寨山王家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为座右铭,有祖训“无功名者不得入家谱”。资料记载,
人文陕北 | 小石匾上大文章 匾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馨香幽远,常开不败。日前,赴横山考察采风,在“中国传统村落”王皮庄看到一块小小的石匾,拍照玩味,竟数日不辍。那么,三字匾额、十二个小字的题款,究竟有何引人入胜
企鹅岛思想文化随笔 | 民俗与和谐(上)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理学家有依体求用的习惯,反之,我们则可以依用求体,即通过对礼本身的阐述及其渊源来判定它的初始,从而辩证出礼、和谐与谐和三者相互间的关系。当然,我们寻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