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 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历程与未来发展 摘 要梳理了提出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对素质教育“伪命题”的认识进行了辩驳 通识教育在中国有两次实践传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同素质教育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中国的大学教育变革。
教育论坛 | 现象学视角下的学习再认识 摘 要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既不是孤立地发生于学习者自身上的经验过程,也不是外部刺激导致的个体外部行为改变。现象学为学习认识开辟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观念现成化、概念推理
教育论坛 | “双一流”建设大学本科生专业课程学习投入对专业知识及核心学术技能发展的影响 摘 要专业课程是培养一流人才专业知识及核心学术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学习投入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采用2018年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探讨本科生专业课程学习投入与专业知识及核心学术技能发展的关
教育教学管理 |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现状与前瞻 摘 要过去的5年,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八大核心期刊检索人工智能的相关信息,利用Citespace、知网可视化分析等软件,对论文的时间分布、来源及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
教育教学管理 | 统整理念下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学校课程体系指对学校范围内所有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内部要素与课程外部要素的校本化与系统化,使其共同指向学校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系统。学校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方向
教师教育 | 设计思维——新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论 摘 要当今世界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新的转向和要求,然而教师面对比以往更复杂和更具挑战性的教学情景却缺乏成熟的方法框架进行应对。通过对当前设计思维整合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证明
教师教育 | 论小学“家校教育师”的设立、内涵与功用 摘 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教育具有塑造自我与人格的力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而,父母家庭教育素养的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不够,极易对个体成长产生“原生家庭
课程教学改革 | 逻辑精神与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战略将既往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并以价值塑造为首位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还就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细化的规定。
课程教学改革 | 社会情感感知对男女生阅读成绩的影响 摘 要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比较了男女学生社会情感感知对其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仅考虑外部情感支持的情况下,父母情感支持和教师阅读激励均对学生阅读成绩呈极显著的正
课程教学改革 | 高校项目教学绩效的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高校项目教学是一种实践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掌握,并有效提升其实践探索能力,为其今后工作打下基础。项目教学绩效的提升路径不同于一般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文献研究及相
课程教学改革 | 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技能的认知诊断及其教学启示 摘 要采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的阅读理解部分试题作为素材,从全国考生中随机抽取2 365名考生作为被试,采用饱和G-DINA模型框架进行阅读技能的认知诊断。依据以往文献和专家判定,确定了7个英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摘 要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物质生产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为抢占人才培养高地、培育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智能素养,加强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面临课程标准尚未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 论面向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教学目标设计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已步入核心素养新时代,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目标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相比,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最新表述与实现路径,更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