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剪影 |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文艺工作者的相处交流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在“到延安去”口号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涌入延安,这其中也包括许多进步的作家、戏剧家、音乐家、美术家等文艺工作者。毛泽东高瞻远瞩,为帮助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更紧密的结合,提
特别报道 |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入城的纪律建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包围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解放城市、解放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人民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全国胜利越来越
党史学习 |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农民问题。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农民问题的探索,由意见统一到逐步出现内部分歧而开展讨论。通过党内的农民问题大讨论,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结合实
见证历史 | 戮力同心:中央苏区的支前保障力量 人民是战争中深厚、持久的力量,是军队的坚实靠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
见证历史 | 苏区信用合作社开创红色金融华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闽西苏区创办了全国最早一批由苏维埃政府发起、向群众募股设立的信用合作社,后多被简称为“红色农信”。中央苏区的红色农信,确立了“便利工农群众经济的周转,帮助发展生产,实行低
地方档案 | 红七军在左右江地区的民族工作 红七军在左右江地区的民族工作凝聚着邓小平的心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一个成功典范。现有研究大多围绕红七军主力部队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工作,将研究时间范围
地方档案 | 陈炳璋:武宣农运先导者 1926年,桂中第一支部在武宣成立,它播下的革命火种在桂中大地熊熊燃烧,掀起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高潮,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积累了经验教训,桂中农运是中国波澜壮阔革命
人物春秋 | 史学家章开沅在求学路上厚植革命情怀 章开沅(1926—2021),安徽芜湖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山北斗”。1985年至1991年,他出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一职,在学术上创立了章氏学派,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
艺苑纵论 | “新民族诗”擎旗手易君左的楚囊之情 易君左(1898—1972)是近代文坛奇才,五四运动的组织策划人之一,参与或见证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五四时期,易君左积极投身爱国运动,倡导新文化。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他从新青年逐步转变为
艺苑纵论 | 鲁迅人生中的五次突围 鲁迅(1881—1936),以笔为戈,一生战斗,被称为“文化斗士”,他笔下作品的字里行间,总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鲁迅《幸福的家
文史参考 | 南来北往:大运河曾溢满茶香 大运河自开凿以来,沟通了南北,充分发挥漕粮和商品的漕运功能,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大运河漕运的货物种类繁多,由南向北与由北而南各异。唐代以前,茶叶种植与饮用主要集中在南方,饮茶在北方并不盛
文史随笔 | 话苏绣 刺绣,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且别出心裁的工艺美术。江南,自古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让苏绣在苏州女子的情愫中多姿多彩。据考证,汉代就有了苏绣,之后经历朝历代的打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