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4年第11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4年第11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短篇小说 | 踩刹车的人

哥伦布旧书咖啡店在永宁湖国际社区入口处,二层蓝色小楼,专营咖啡和纸质藏品。从张清源短租的时代上城小区出发,坐地铁四站路,再沿湖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一楼旧书旧唱片,二楼咖啡和红茶。从二楼看向窗外,正好是

短篇小说 | 约书亚树

时间:二〇二二年感恩节地点:加州约书亚树公园人物:我:四十六岁,作家。肖恩:十九岁,我的儿子,乔安的哥哥,州立大学一年级学生。乔安:十六岁,我的女儿,肖恩的妹妹,核桃高中十一年级学生。玛丽:四十二岁,

短篇小说 | 吴山

1撕皮走进吴山理发室,一边抠着指甲,指甲里有泥,哪来的泥也不知道。“你来了。”戴珠头也不扭地问。凭什么戴珠就能看见走进一个人,而且知道是撕皮呢?因为店门口坐着南瓜,南瓜有一种本事,总能把气氛弄好,在吴

短篇小说 | 而大雨将至

1随着天气转热,公交车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早上,临出门时,海棠把口罩也摘了。站在门口的镜子前,犹豫片刻,她在嘴唇上涂了点口红。在站台等公交车时,海棠把嘴上的口红用纸巾抹掉了。18路车驶来还没停稳,人

短篇小说 | 边缘

葬礼结束,站在一起的几个人都不想去饭店。我本来无所谓去不去,不过都说不喜欢那种闹哄哄的气氛,我也就跟着一起慢慢往停车场走。米多认识史山寺的法师,问我们要不要过去喝口茶,吃碗罗汉面。他们的面蛮精致的,比

中篇小说 | 夜雾笼罩

1准备下班的时候,电话响起来了,像平时那样,姚宗辉先是淡漠地看了一眼手机,是一个陌生的来电,接着慢悠悠地脱去白大褂,倒掉杯子里剩下的水,合上盖子,洗了洗手,再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最后在他即将关掉电灯的

结网纪事 | 燕子李娟、大屋基和老皮皮

承接上篇提到的李娟,我来筑漏。我在网上寻找和翻看那些跟李娟相关的言论。自从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放,叠加李娟和董宇辉的对话直播,与李娟相关的言论暴涨,经久不息。等我这篇文字发表,话题肯定已经转换,我不

心香之瓣 | 神圣的燃烧

上个世纪末,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流亡者译丛”,黑色封面上印着几行红色小字格外醒目,像跳动的火焰。其中有一本书叫《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口述》,在国内知识分子中间广为流传,因为它抒写的时代背景与我们过去的

人间走笔 | 慢炖的京都

一每年日本气象株式会社都会提前预测各地樱花开放的时间,二○二四年京都是在三月二十五日。去年的樱花季,我住在京都的紫野。那里没有过多的灯红酒绿和商业气息,也没有光怪陆离的世事景观和尽力编织的浮生尘色,而

人间走笔 | 碑问

一黄昏,似有雨来,风飒飒满山树摇。雾不知起于何处,从林木间斜穿过来。风凉侵肌,乍然惊醒,眼前的一切,已消失在茫茫云雾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移进了历史的幽深。我已在禹王碑前伫立良久。山雨来前,我似乎早已跌

新诗界 | 向爱求问

1我相信,爱不站夜,似春风在你我的心上飘来忽去,企图将彼此欢快的颜面搭在忧郁肩上,那朵马蒂斯色彩,寻找忧郁的另一边,像寻见忧郁对面的知己,向爱求问谁2东京晚风吹响的憔悴,似贴满思想签证的音符行李箱中,

新诗界 | 诞生与消亡

玉米地玉米地里生长玉米,也生长杂草如果一块玉米地只生长玉米,那这玉米地是很值得怀疑的。只生长玉米的玉米地不一定显得虚伪,但至少不够真诚不一定显得苛刻,但至少有些洁癖洁癖不是不可以,但至少让人难以亲近当

新诗界 | 追随太阳风

回旋曲岁月,是留在心中的一首苍凉民歌总有那么一刻,心灵的原野上,连经过的马匹都会驻足倾听简单的旋律,犹如那座山融化于薄雾,消逝于回望的路之尽头所有生离死别、羁旅行役的唱词自更古老的歌谣中流落而来世界的

新诗界 | 来自远古的悲伤

失牧场记若尔盖的牧民从冬天打猎没有路,也将暖火烧至春天他们不必思忖,城市里流浪的方式究竟有几种?一种被夜晚安慰,一种浸泡在发酵物;一种暴食一种空气震荡于空气,水震荡于水。你用寂寞的简笔画,如原始人在岩

理论与批评 | 登陆童年

“好像没有患上孤独症,一个小孩,就难以被写进小说里了?”有天忽然意识到,自己在用反问抵抗阅读上一个非常具体的不满。近两三年,因为编短篇年选,我从文学期刊上大量读小说。一个显而易见、过于巧合又很容易理解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