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4年第12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4年第12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新人场特辑 | 牙科诊所内的占卜

周一下午两点到三点是普度牙科诊所最闲的时间。所有诊室的牙椅都空着。午休结束,护士们起床收好会议室里的折叠床,推进储藏室,打着哈欠去整理档案,给台面消毒。大厅靠落地窗的位置摆了两架白色隆吉牙椅,从德国进

新人场特辑 | 泛舟游

一郑旦进土城学做卧底时刚十五岁,却练了十年剑,她对范蠡说:我的梦想是成为天下第一剑客。那时候她还没走出越国,是苎萝村周边十里八乡的第一美人,脖子总是抬得高高的,喜欢用下巴颏和鼻孔斜着睨人。她的眉毛浓密

新人场特辑 | 黄昏如期而至

1那天早上我梦到一颗石头掉进一口井里,等我走远了,它又飞上来粘在我的脚尖上。后来这颗石头像个精灵一样,跟着我走了很多路。不过它最后还是回到井里了。我们一起走路的时候,它从我的左脚滚到右脚。最后离开时正

新人场特辑 | 渡观音

1入梅以来,杜荷眼中反复出现一个画面——河水上涨,吞没了岸,一艘小船在水中漂着。几名身着彩色衣服,脸上涂有鲜艳胭脂的人依序排开,护着船体中央那个横躺着的白玉观音像。他们要去哪儿?他们从何地赶来?杜荷不

新人场特辑 | 拾梦者

一等了半小时,方丛伊才晃荡着在路口出现。他叼着烟,肚子里装着书上学不到的关于这条老巷的一切。其实多数人对他肚子里的老巷也没有热情,他们惦记的只是巷口的街机厅。走近了,方丛伊拉开腰包,每两人分一把工具,

新人场特辑 | 隐形人

李清打电话过来:“我要见你,马上。”蒋润说在老地方见,并叮嘱她删除通话记录。所谓老地方,是他们常去的一家咖啡馆。半落地窗,长线吊灯,混凝土石台上放着蒲团,圆桌带着金属的冰冷质感,二楼有个单独的小房间可

散文 | 在草原上,你无法控制所有事

“骑马三四天就能会?学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三哥挎着身子坐在马上,对右侧全神贯注小心骑马的我说,颇不屑。用几天时间和牧民小黑哥学完骑马,我跟着三哥去赶马,小黑哥让我给他打下手。被指派这样一个跟班,难怪三

散文 | 老林的烟

动车上不能吃烟,这我知道,可老林不知道,他简直想不通世上为什么还有地方不给人吃烟。我讲,“这又不是25路车,熏得要死,不是你们这种吃烟佬都坐不下去。这是动车,高级多了。”他摸了摸裤子口袋鼓出来的包,老

诗歌 | 前尘(一个空白的对话框)

Ⅰ五更,夏虫煞有其事地捋着胡须:人喜欢听布鲁斯风格的尺八古曲。为了更好地烘托离愁别绪,每道送别前宴陌上燃起长明灯,青青杨柳一遍又一遍彩排如何踅摸风的节拍。死去的人喃喃合上下巴,奈何流浪着,在桥洞里。家

诗歌 | 在时装周

现在摄像机行使它们的权力:前进,并且裂解为局部那些不肯的全身,摆动了很久仍然徘徊在原地、画面的尽头。以摘录、推移和重组,向屏幕外解释其中发生了什么,运镜也像特殊的翻译。我们看见:从裁剪为流苏的泉水和尾

诗歌 | 我无法找到一个形容词

我想要找到一个形容词未被打磨抛光不会从舌头上轻易滑出的词我想要剥掉这个词的外壳让它裸露出神经将它正在跳动的心脏悬挂在树下它的血管会日夜不停运输渴望夜晚当你经过它你能在树的影子中找到它的影子你能听到它或

诗歌 | 场中路,在场外

醒来。呼吸人质般押在梦核边沿。飞机低空轰鸣,像昼夜间陡峭的玻璃,刻录着一场大雪崩。所有莫测的灾难都有预警正如许多记忆,会突然在脑中质疑我们。我只好用手机给你拍了张小照,1:1的格子置必然失窃的盘缠。相

诗歌 | 剔骨刀

家居店,我想采买的碗碟,四散着。光洁橱窗,许诺晚来的顾客说:生活会展览在烟火与暖灯的幻象之间广场锈去了。每只鸽子作为肉馅儿的一生定格在群鸟如亮片镶嵌街道的那瞬间。步履验证过的谷歌地图,复现异乡人十岁那

诗歌 | 从此

水在记忆里浸泡久了自然找不到登岸的理由存在或不存在,滑稽地沦为虚无之问。我长年凝望从海底返程的回音。抵触的深变着戏法,却还是陈年样子灰色胶片模糊了我们对时间的辨认。破败老屋前布满了荒草。这是它唯一体面

诗歌 | 如何体验你

就像用我的手摩梭我的脸无法分清哪些感觉来自手哪些感觉来自脸如何信任我的体验更不要说对别人当我说“我”,我已是他者当我说“你”,你已并独立于我当我们说面前的苹果,是同一个苹果吗当我们说自由,我们说的是同

诗歌 | 季风

雨天的公交车上,人感着熟悉的倦意。世界角落里,闭上眼睛我知道,我已等不到更好的东西。我们时代的悲剧有什么规律?紧张的日子将要过去。没有痛苦,我们都在变更无情。我猜那是你轻微的反感,你我不同地诉说,在延

诗歌 | 陀螺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不会哭泣我在泥土上旋转,在坚硬的水泥上旋转我在冰面上旋转,小小的尖不断打滑抽打我的人立着,他也曾有在原地旋转的梦想,如果足够快就能飞起来他经常在抽打我时哭泣边抽打边辱骂,边诅咒我听不

理论与批评 | “象征性抵抗”与捍卫未来的青年写作

一二○二四年已近尾声,新世纪的全球性危机依然在时间轴上轮番上演。过去的这一年,我们继续见证创纪录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联合国发布的《二○二四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成效不容乐观

结网纪事 | 朱新建和菜花黄

承接上文,我继续讲小众菜园的故事。平和的、欢天喜地的故事容易写,我接着要写的部分更容易招来非议。想到所有的人天然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视角,我也不得不服。我的叙述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人可以写他们的看见。

结网纪事 | 斩生活记

我外婆是个人物。最初听到这句话是从爸爸嘴里,他说的是:“你外婆是个人物。”女婿这样评价丈母娘,就算我当时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也能听出揶揄来。所以我反问爸爸:“怎么就是个人物了?”他答说:“她不信鬼神,只

文学访谈 | 让我们用自来水写毛笔字

第一封信:占黑,记得四年前的一次春游,我们展望写作,你说想尝试言情,也在规划长篇。那时候你的小说宇宙就像被激怒的河豚鱼,从早期六七千字左右的身材变成五六万字的体量,最典型的莫过于《痴子》,后来发表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