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 | 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 主持人语(宋学勤):根据党的二十大总结的新的历史经验及确立的新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应当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充分发挥资政功能,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历史学理论。为此,我们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 |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学叙述 “新时代十年”是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的专有名词,特指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对这一时期整体状态和成就的概括。研究新时代十年虽然可以有社会学、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 | 从史学角度观察中共二十大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22页。)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 | 立场、观点、思维:新时代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历史观建构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 |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共识和根本特征的思想史考察 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明清史研究 | 晚明的钞 主持人语(南炳文):本期本专栏刊出了著名明清史和史学理论专家赵轶峰教授的大作《晚明的钞》,以及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倪玉平先生等二人的大作《清代道光癸巳大水研究》。前者以“纸钞之赏赐”“纸钞作为财政支付手
明清史研究 | 清代道光“癸巳大水”研究 摘 要: 道光十三年水灾是一次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深远的重大灾害事件。灾害发生后,清廷全力实施救灾。所有赈济开销,除无法纳入计算的口粮、籽种、官民捐赈等各项,明确可考的支用为2 65
古代近东文明研究 | 古代西亚通用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探析 摘 要: 从公元前4千纪末文字的发明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苏美尔语、阿卡德语和阿拉米语先后充当西亚地区的通用语言。不过,苏美尔语主要在两河流域与伊朗西南部使用,阿卡德语的使用范围扩展至西亚大部
古代近东文明研究 | 试论青铜时代北非地区国家与部落间的交往 摘 要: 在青铜时代的北非地区,国家与部落是人类社会常见的两种重要组织形式,两者之间的交往互动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新王国时期,存在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国家与相邻沙漠中的利比亚部落之间的关系,往往
专题研究 | 西周王巡与王权运作 摘 要: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
专题研究 | “汉魏故事”与曹魏政权合法性的构建 摘 要: 所谓“汉魏故事”是指曹丕通过禅让方式获得刘汉天下的历史事件。无论陈寿《三国志》还是裴松之注,皆站在曹氏立场叙述这一事件,裴注援引《献帝传》更是以冗长的篇幅记述了禅让的整个过程。这一历史书写体
专题研究 | 东北问题宣传战:抗战后国共关系转向的集中体现 摘 要: 东北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抗战后国共之争的焦点所在,因此,国共在东北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宣传战。这场宣传战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如何认识东北问题”为中心展开,国民党强硬派挑起宣传战,通过反
专题研究 | 论英国现代史学研究的专业化 摘 要: 19世纪中后期,在兰克史学的影响下,以斯塔布斯为代表的英国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对原始档案文献的运用,努力运用“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呈现历史真相。历史学成为独立学科后,英国大学培养了众多的专业历史学
专题研究 | 20世纪初美国与加拿大对尼亚加拉瀑布的开发与保护 摘 要: 19世纪末“电气革命”与水电技术的发展,使尼亚加拉瀑布成为美国与加拿大重要的电力来源。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中瀑布水电开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与环境问题,引起两国的共同关注。围绕尼亚加拉瀑布的
专题研究 | 国际劳工组织首届亚洲劳工大会在中国的酝酿及其流产 摘 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为保护劳工权益而生,最初将工作重心放在欧洲,对其他区域关注不足。在亚洲代表的倡议下,召开亚洲劳工大会、解决亚洲劳工特殊问题被提上国际劳工组织的议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