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29期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29期

旬刊 文学小说

简介

文学刊物。旨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主要篇幅发表小说,以一定篇幅发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诗歌、散文佳作,适时编发小说专号、诗歌专号和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适于青年阅读的通俗文学专号。

目录

卷首语 | 浅浅而深

诗是我国文学中最有诗意的表达,以生活充当剪影,借以抒发情感,彰显意志。诗者谓何?即是按一定节奏、韵律写出的文字。翻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卷册,可见战国时期的屈原用楚辞体写下《离骚》,以优美的韵律抒发自

诗歌苑 | 八月

稻田泛波 &nbsp 穗头轻摇 蝉声稀疏 &nbsp 虫鸣四起 流水带走白鹭 八月的风 &nbsp 吹过了田边 绿意转黄 &nbsp 秋意渐浓 桂花飘香 &nbsp 硕果满枝 西风指挥着千军万马 八月

诗歌苑 | 我们都被爱着(外三首)

茫茫人海相识结缘一支歌 &nbsp 一曲舞 &nbsp 一首诗一张花开的笑靥和一声问候绽妍 &nbsp 岁月的静好斑斓风吹过记忆山川鸟鸣唤醒朝气蓬勃的早晨一泓清泉汩汩灌溉心垄走过路过街头巷尾写过画过沧

诗歌苑 | 岁月(组诗)

野 花在时光长河里永恒定是那野花的绽放在和风细雨中轻轻摇曳在幽绿的枝叶间悄然展开轻柔舒缓的姿态 弥散着清幽甜润的气息缓缓释放出优雅的美态是希望是明媚是内心柔情烂漫的表现瓣瓣芬芳如诗如画无声地诉说着生命

诗歌苑 | 没有知了的夏天

知了离不开夏天夏天怎能没有知了儿时的记忆中初夏刚到知了便迫不及待地从土里钻出来然后 &nbsp 脱掉身上穿了几年或十几年的厚厚的装束骄傲地昂起头石破天惊般冲向天空冲向自认为属于它们的世界旁若无人地满世

诗歌苑 | 坐对黄昏(外五首)

人生苦短但虚度又觉太长不妨及时奋勉也不枉做人一场我站在足以让我消失的地方查看来路的行迹老迈的心情异常芬芳何消说这是一种苦难生死相存自古就是对等的辉煌笑对进取才是人生的壮举多愁必然会带来沮丧最挫折的时候

诗歌苑 | 拥抱向日葵的女孩

你的瞳孔里映出红日的容颜我想进入那里感受某人的温暖变成一朵向日葵被你带走沐浴在太阳的荣光下有了新的颜色见你踪影 &nbsp 知你归途变成那朵向日葵陪你一刻遗弃在田地的黑土地流下旧的眼泪看你离去 &nb

诗歌苑 | 老人(外二首)

老人在老墙边静坐眼睛陷进了皱纹里嘴唇嗫嚅着又一个秋天起风了秋叶落满一地老人在老墙边静坐手臂插进袖子里几个孩童追着满地的枯叶奔跑枯叶消失在老人的眼睛里老人微微颤抖孩子笑着野 花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漫山的野花

诗歌苑 | 酒徒

那些灌进喉咙的烈酒麻醉了夜晚无处安放的灵魂躯壳以及肉身啊它们四处游荡 &nbsp 孤独或者兴奋好似要与月亮来一场对饮一个男人摇晃着手里的空杯路灯忽明忽暗看不出他的情绪只是脚步虚浮着感觉有些摇摇欲坠很快

诗歌苑 | 送女儿广州开工

女儿咿呀学语 &nbsp 蹒跚走路的年龄 国企改制 &nbsp 父母下岗 全家迎来至暗时刻 无奈将你送到乡下 多少回撕心裂肺地哭喊 多少回哭着要爸爸妈妈 从奶奶家到姥姥家 一路辗转流离 三岁的你无奈寄

诗歌苑 | 雨中愁绪(外一首)

撑一叶芭蕉伞思绪纷飞 &nbsp 寻觅归家的方向巍峨的山川张开怀抱接纳着回归的雨滴绿意盎然的情感绵延不断芳草萋萋 &nbsp 似无尽头牛羊在雨幕中悠然自得 枝头的鸟儿振翅高飞 &nbsp 欢歌在雨后的

诗歌苑 | 暗(外一首)

我在噩梦中惊醒纶音依旧在耳畔吟唱他们满意地看着我看着我只剩一个黑洞的脸我抬起头 &nbsp 却看到每一个白色的光圈在颂歌中欢欣鼓舞 &nbsp 诡异荒谬匪夷所思而沾沾自喜地底的黑影将我笼罩 把我埋进土

诗歌苑 | 蝉鸣(外一首)

骄阳似火的中伏树叶打着卷枝头上蝉鸣如织这些历经黑夜的精灵在一场雷雨后悄悄爬出深土避过人类的围剿蚂蚁的啃食 &nbsp 鸟类的捕捉终于振翅自由飞翔 &nbsp 讴歌蝉生不知鸣唱中是否有之乎者也或加入唐宋

诗歌苑 | 初冬(组诗)

此刻北风在太阳落下的地平线上刮起我选择了你 &nbsp 在雪花归来的路上含着凄清的目光将热泪洒向落叶辉煌的背后心中没有悲怆只有那些清浅的日子默默地走过每一缕晨光 &nbsp 秋色还有一些不必感动的句子

小说林 | 鞋

头发半白不黑的陈石柱是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今年56岁。深蓝色磨脱了毛的衬衫,沾满污泥的黑色长裤挽着左右长短不一的裤腿,再加上一双黑布鞋,就是他的一身行头。这天下了晚工,陈石柱和几个不错的老哥儿们凑在一

小说林 | 前缘

那年,驻村干部蹲点,何泓刚在秋哥家住下,为爱殉情的秋哥就被几个壮汉抬进了草屋。秋哥手巧,会桃雕。他的桃雕系了红丝线,插在草标上,飞鸟展翅,走兽腾蹄。他不管走到哪儿,身后都跟着一群孩子。他乘上春妹的货船

小说林 | 管理大师

马董今年虽已六十有六,但精神矍铄,活力十足。他白手起家,在酒水行业经营得风生水起,独占鳌头。他没有上过好大学,也没有专门上过什么总裁班,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是他长期坚持自学自悟,总结了一套自己

小说林 | 隐藏的“宝藏”

今年六十八岁的李林松从县财政局退休已有八个年头儿了,平日打打太极,练练书法,日子过得有序而充实。他吃穿俭朴,不贪烟酒。越是这样,三个儿媳妇越觉得他深藏不露。他稍有沟壑的脸像一张捉摸不定的藏宝图,只是找

散文馆 | 遗憾

我很清楚,有些遗憾就像嵌入雪白陶瓷盘子里的一个细小污点,怎么都擦不掉。不仔细去瞧,倒也无关紧要,毕竟并不影响使用;倘若端详一番,难免有些异样感涌出,让人不觉舒服,感叹良久,甚觉遗憾。当然,遗憾的事情数

散文馆 | 珍藏地壳的打硪声

童年记忆中的事物,有的像一尾色彩斑斓的金鱼,一转眼就消失了。以前我家住在东边门朝西的一排小庄子上,和门朝南的一排大庄子连在一起,形如大雁展翅。村上除了一两家富人能住在八基腿的砖瓦房外,其余人家都住在泥

散文馆 | 故乡的那缕炊烟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也寄托着我们对家的深深眷恋。而在我心中,故乡最难忘怀的,便是那缕袅袅升起的炊烟。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乡间的小路上,金黄的田野弥漫着收获的喜悦

散文馆 | 常怀感恩之心

新疆之行从乌鲁木齐开始,第二天去了独山子,游览了独山子峡谷,第三天就进入独库公路。导游给我们介绍了独库公路的来历,让我们知道了千千万万的解放军战士为了这条战备公路付出了许多,甚至年轻的生命。听后,我们

散文馆 | 丹青碧血绘彩虹

贺焕明是与我相交多年的一位文友,他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作家协会主席,也是一位有着五十年创作经历的老作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他能够在文学创作路上坚持不懈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他用丹心

散文馆 | 清欢亦飘香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生活虽然很忙碌,可人生没有什么烦恼事是一只烧鸡解决不了的,正所谓“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箸黄金鸡”,把酒清欢亦飘香!古往今来,烧鸡如风随影,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无论走

散文馆 | 风,行于世界(外一篇)

风,和大自然的呼吸融于一体,行世界万万里!风,在自然中行走。它在青山穿梭,在唱着优美的歌;它轻轻拂过田野,让庄稼和花木的身姿更显绰约;它在海上起舞,演绎着自然之美与力量!风的情绪起伏不定。舒心时是微风

散文馆 | 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也是父亲89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姐妹和亲戚欢聚一堂,在二哥家中共同庆祝。提及父亲,他的坚毅、厚爱以及勤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的一个冬日,寒风凛冽,黄山

散文馆 | 故乡

故乡,是一个地理概念,是生命最初绽放的地方;故乡,也是一种浸润血液里的深情,一处灵魂的依托。离别日久,对故乡的思念,像妈妈做的苦瓜,入口甚苦,品过后却回味绵长,放不下。我的故乡冲田村,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散文馆 | 故乡的冬天

我坐在26楼室温22℃的阳台上,眺望着窗外的临工大桥,思绪万千。临近年关,越来越思念故乡,那些发生在冬季里的一幕幕,又涌现在眼前。因为大伯在东北,爷爷和父亲都在那边生活过,所以我们家搬到公路边的新家后

散文馆 | 观荷

雨中观荷,观的是迷蒙氤氲的心境,观的是荷莲雨雾中的意境……在雨一阵紧似一阵的滴答声里,在雨水敲打亭檐、叩击荷叶声里,在惊悸的鸟虫沉吟声里,在雨水落入水面击起一个个水泡声里,时不时还会发出一些叶子倾倒积

散文馆 | 坐车的选择

我的老家在苏北宿迁,距离天堂之城苏州一千多里。每次从老家到苏州女儿家,坐车特别方便。镇上的几家长途车站,每一个都有固定的对开城市线路,几乎包揽了全省所有的城市。因此,在镇上的车站上车,是我的首选。选择

散文馆 | 和天使对话

朋友李浅今天过生日,特请几位老同学去聚聚,并且宣布一个喜讯:他已安全着陆。李浅在民政局和财政局度过一生,和钱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他洁身自好,清清白白退休,的确凤毛麟角,可喜可贺。我真为他高兴。吃过早饭,

散文馆 | 姥爷的故事——关东列车

1963年,姥爷十七岁。怀里揣着两个“糠菜太多不成个儿”的窝窝头,姥爷离开了老家,去了遥远的黑龙江。兖州火车站“是德国人盖的”,对于那个年代的姥爷来说有些新奇,不过他毕竟念过书,并没有觉得多奇怪。按理

散文馆 | 难忘的家帆赛

一直以来,我玩的都是单人帆船。这一天,我也终于把爸爸妈妈拉下了水,让他们也体验一下乘风破浪的感觉。我们这次参加的是全国家庭帆船赛,使用的船的名字叫Hobie T2。跟我们同时比赛的,还有一种船,比它稍

散文馆 | 你究竟有几个好姐姐

很多人都说我很有女人缘,这一点,我不否认。从上高中开始,一直到如今,我身边都有很多女性朋友。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不管是和同性交往,还是和异性交往,只要遵循了一个原则,你的朋友就不会少。

散文馆 | 哦,老屋!

这些年,回老家,到老屋坐一坐,收拾收拾,我的心才会归位。上次倒瓦后一直没得空回去收拾,假日第三天,我就回了老家。看着土炕上父亲的棉大衣,我潸然泪下,轻轻抱起,仿佛还能嗅到父亲二十多年前的味道。我温柔地

散文馆 | 幽静深巷处,大洪云起时

独坐幽静深巷处,坐看大洪云起时。在大洪漫谷看云,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事情。大洪漫谷原本是一个村,名字叫作大洪沟村,由于以前下雨山洪顺河而下,村子也因此得名“大洪沟”。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邹城市著名的打卡地

散文馆 | 遇见了你

在茫茫人海中,每一次的遇见都像是命运的安排。而我,在2015年的那个夏天遇见了“你”—我的小学教师之路。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你,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路,我毫不犹

散文馆 | 最后的剃头把式

今天去理发,一个二十多岁,满头黄毛,发如鸡窝的小伙子接待了我—这样的发型在现在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另类了。只见小伙子手脚麻利地给我洗头、理发、吹风,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搞定了。看着镜子里有些焕然一新的自己,总

散文馆 | 青春,一直在乡下

周末。“回老家拿些米,没有米吃了。”老婆说。我的老家在夏庄。记得第一个住宅旁边是一条南北向的小河,20世纪80年代,盖的房子大多是土墙,顶缮茅草。20世纪90年代,有条件的家庭盖起砖瓦房,墙是红彤彤的

散文馆 | 又是一年毕业季

休完“五一”假期后,重新回到日常的工作生活轨道。我在一所高校工作,每天上下班出入校园四次。熟悉的校园作息中,除了日常上课之外,发现时有着正装的学生—打着藏青色西服领带的男生,穿着白衬衫和深色格纹百褶齐

散文馆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家风小记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我家从小给我的感觉就是书多,小小的斗室被书堆得满满当当的。在此环境熏陶下,我从小爱看书。我的爸妈都是很老派的知识分子。爸爸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由于曾在事务繁杂的教育行政

散文馆 | 夏游云龙湖

在北方住惯了,去南方看白墙黛瓦、弄堂雨巷;或在南方住惯了,来北方看故宫红墙、巍峨泰山,都有不同的感受。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的大气融在一起,便觉天高云淡、小桥流水的妙处了,南北盛景各有千秋,算是领略了南北两

散文馆 | 与理性同行,与热情为伴

仓颉造“人”字之时,一撇一捺。我们可以视一撇为理性,视一捺为热情。为人处世,我们既要与理性同行,又要与热情为伴,这样才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有人说热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有人说理性才是少年内

散文馆 | 信息时代,理性转发

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此起彼伏的全球化热点时刻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而社交媒体提供了交流、互动、分享的机会,人人都有麦克风,可以在公共事务上发声,于是,快速转发,快速表态,成了人们的习惯。诚然,开

散文馆 | 它们

翠玉玲珑,春意融融,玉兰花在岁月的涤荡下,轻启芬芳,一片花香四散,如十里飘香。又是一年春,我安静地立于树下,宛如玉兰,守望花开的那一刻。几月的冬日暖阳,已很久没有见过这般鲜活的生命了。闻到春的气息,我

散文馆 | 阿公

“希望你用这支笔,能够通往梦想大路。”一支钢笔,笔帽被磨得锈迹斑斑,笔身上有数条划痕,但仍乌黑透亮,而笔尖像是经历过重重苦难,早已歪斜一侧,旧墨洗不掉的斑痕深深烙印着。这是阿公郑重地送我的礼物,在那个

散文馆 | 不忘初心担使命

朋友,今天,我要讲一个故事。那是一个永远跟党走的故事,可歌可泣,矢志不渝,豪情万丈!那是一个一生追随党的故事,青山绿水,满腔赤诚,不负担当!永远跟党走的张爱萍上将,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胸怀激

散文馆 | 捉知了猴(外一篇)

星期六的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了老家。吃过晚饭,大家商量着去捉知了猴。我们准备好了工具:装了水的瓶子、手电筒,还有花露水。奶奶骑着三轮车带着我,爸爸骑着电瓶车带着叔叔,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冲向目的

散文馆 | 家乡的蜜橘(外一篇)

我的家乡盛产蜜橘,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橘树。阳春三月,四季常青的橘树焕发着生机,枝头又吐出点点绿芽。到了四月,橘树开花了,橘花有着五片洁白的花瓣,黄色的花蕊,香气扑鼻,吸引来了许多蜜蜂在花丛间飞

散文馆 | 谦逊之美

“谦让”“谦逊”“谦和”“谦恭”……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易经》中的“谦”卦就是非常吉祥的卦象,它的卦辞为“亨,君子有终”,寓意“万事皆吉”。它鼓励人们保持低调、尊重他人、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从而

散文馆 | 我的好伙伴——灰灰(外一篇)

我过五岁生日时,妈妈送了我一只全身长着灰黑绒毛的小狗,我给他取名“灰灰”。它有一双晶亮的眼睛,又黑又圆的小鼻子,粉红色的舌头总是喜欢伸出来。它尖尖的耳朵很灵敏,一听见动静立马就竖起来了。灰灰是我形影不

散文馆 | 穿越山城的家乡味道

重庆的早晨,雾气氤氲,巷道蜿蜒。我离开武汉走进了这座山城的生活,街头扑鼻而来的是火辣的气息。巷子口,麻辣小面端上来,我坐在桌前看着这一碗红油滚滚的小面,感受着重庆的温度,可内心深处,却在寻找一种熟悉的

散文馆 | 红尘涟漪沧桑,且归精神之乡

古人云:“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可这人活一世,又怎可不入红尘。纵使许多人说自己已看破红尘,可又何尝不是生活在这俗世之中。岁月一路斑驳,红尘涟漪沧桑,我们有璀璨的芳华,也曾落魄于他乡。但于世间沉浮,

散文馆 | 慢慢走,人生是过程

每一条河或许最终都会抵达大海,但没有一条河流是相同的,有的流经高山峡谷、草原密林,带着清凌的风来,伴着皎洁的月睡;有的流经山村田野、小镇人家,浇灌青青的麦苗,聆听阿婆的童谣……河流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散文馆 | 万物之灵:人

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的讨论很多,诸如人工智能时代,解答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那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对此,我的答案是不会。首先,“人工智能”是基于人类文明已知且已收集的知识来处理简单问题的智能机器。它并

散文馆 | 《老人与海》简评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之作,是他于1951年在古巴写下的中篇小说。“二战”后,海明威移居古巴,结识了老渔民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经常跟他一起捕鱼。《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就是以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为

散文馆 | 那一勺油

一一直以来,我都想就我姥爷写些什么。他是我母亲的父亲,也是一位我并不熟知的老人。从小到大,关于祖辈的来历,我一直被这样告知:我的祖上在清代是科举出身,在地方乡试中考中秀才,虽未谋上一官半职,成为一方的

散文馆 | 制种

1976年,是我上山下乡的第二个年头儿。那时,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在邵东县(今邵东市)鸡笼公社江口大队第一生产队(今双清区渡头桥镇姚喆村)。我入队那年,生产队开始在队里试种晚稻。为了第二年的生产,队长安

散文馆 | 独爱那座小城

岁月流转,我从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如今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这段成长的旅程中,周围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对鄠邑这座小城的喜爱。我爱它,是因为我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工作,亲朋好友都在这里

散文馆 | 春日二题

寒林春声晨起,漫步郊外。这是一片荒寂阴冷得令人压抑的树林。天空是灰蒙蒙的,虽然已是二月,但树林里仍有一种江南特有的冷飕飕的彻骨寒意。落叶殆尽,灰褐色树木光秃秃的,一派萧索。树干布满老茧,树杈或粗或细,

散文馆 | 信念的力量

常听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诚哉斯言!对我们来说,超越自我的方法有很多,但信念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在我自小读的书里,“信念”二字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汉武盛世,有张

散文馆 | 再回老盐场

2024年是我离开响水盐场的第四十五个年头儿。多少年来,响水盐场一直令我魂牵梦萦,我想再回盐场看一看它的变化。夫人也想去海边看看大海、笆斗山及海边风光,但总因我太忙,没有成行。1月21日上午,星期天。

散文馆 | 五月,在最后一抹春色中开启

春已暮,夏将至。仿佛还没见过几场花开的盛宴,还没从南风吹醒浅梦的花色里走出来,就与暮春的斜雨撞个满怀。总想提起蘸满春色的笔,写下暮春向晚里风对雨的眷恋。此刻,我只想将这些不合时宜的文字化作一阕词撒落在

散文馆 | 我的二姨父

前几天,我去二姨家办事,看到二姨家屋后几棵杨柳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我想起了二姨父,这几棵树应该是他二十年前亲手种下的。那时,二姨家大门朝南,屋后有一条小沟。前后排各九间红砖瓦房,中间还有六间厨房。大门

散文馆 | 一把香椿

春雨淅沥。临近黄昏,坐在炕上的我,趴在窗台前,透过木窗的格子,散漫地看着院子的一切。矮矮的土墙外,几株香椿已长出一束束的叶子,在雨中闪着紫红色水光。我灵机一动,香椿炒鸡蛋!如果给父亲做一个下酒菜,劳作

散文馆 | 文学正青春

我倾心于在文字间寻觅力量的源泉,于我而言,文学字句是时代星空下闪烁的璀璨星辰,文学字句包容着岁月的坎坷与万语千言。很感慨周贵玉社长的一句话:“趁取春光,莫负今朝。”是啊,正是青春好时节,莫让琐碎凌乱的

散文馆 | 云南印象

写在前面当飞机起飞的指令一出,我这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正式启动。浑浑噩噩中我忽然问自己,此行何为?孑然一身,一个包、一本书、一杯清茶。虽然舱内叽叽喳喳,我却选择了沉寂。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什么都可以想,

散文馆 | 断章取义不可取,巧截半句理不亏

众人皆知“言必信,行必果”,却鲜有人知孔夫子竟在后面加了句“硁硁然小人哉”;世人皆追求“相濡以沫”,却不曾见岁月流逝剥蚀后的“相忘于江湖”;《论语·宪问》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亦被历史的风尘打磨

文学评论 | 《哥本哈根》:还史以诗

历史是真相的映像,在漆黑的房间里,人们围坐在一起观看并讨论剧情。讨论不会停止,对于哥本哈根会面来说,越发激烈的讨论甚至将其升级成为著名的哥本哈根之谜。人们为彻底理解历史真相往往需要发掘并观测其客观事实

文学评论 | 《哈姆雷特》的悲剧力量与人性探索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瑰宝,更是人性探索与悲剧力量的巅峰之作。作品以哈姆雷特王子为父复仇的复杂历程为核心,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无常与悲剧性,同时细腻描绘了人性的多面性与内在矛盾

文学评论 | 网络小说中的奇幻元素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阅读的兴起,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奇幻类网络小说因其独特的世界观、丰富的想象力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而备受读者喜爱。奇幻文学,或称奇幻小说,其源

文学评论 | 朱子读书观的现代价值

朱子将读书作为为学者为学的必要路径。在朱子的哲学中,读书不仅作为求知的手段,更是作为心性修养的功夫而存在,明理修身是《朱子读书法》的价值追求。朱子读书功夫展开为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文学评论 | 李商隐诗歌意象写作探究

李商隐被清代士人叶矫然称誉为“晚唐第一人”(《龙性堂诗话初集》)。关于李商隐诗歌的风格特征,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二中评价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文学评论 | 韩裕文小传

在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各种学术流派、思潮互为激荡,争鸣不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儒学思潮的兴起。自五四运动时,以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肇端,标志着新儒学思潮的逐渐兴起。新儒家学者群体试图

文学评论 | 符号美学视域下的《人生大事》戏剧分析

2022年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聚焦殡葬题材,以诙谐幽默又极具温情的风格讲述了一对半路父女的温情故事。影片承载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的主题,以诙谐幽默又极具温情的风格讲述了孤女武小文和殡葬店老板莫三妹的治

文学评论 | 金九容诗歌的文学语言魅力

金九容(1338—1384)是高丽后期优秀的儒学者、诗人。高丽文人河仑曾写道:“牧隐先生学于中国,卓尔有高明之见,其于东人之诗,少有许可者,独于先生之作,有所叹赏曰:‘平澹精深,绝类及庵。’诗而至于平

文学评论 | 20世纪法国女性作家的文学贡献与影响

20世纪的法国文学舞台上,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和创新的表达方式,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她们的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法国文学的宝库,更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浪潮,产生了广泛

文学评论 | 文献学角度下的 金批《西厢记》增改探究

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展现了其独到的增改思路,这些改动不仅赋予了《西厢记》故事在另一维度上的独特魅力,还深刻体现了金圣叹个人的评点思想和批评观念。本文将以金批《西厢记》为研究对象,挖掘

文学评论 | 从“万物与我为一”看庄子的生死观

《齐物论》是庄子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文本,其中“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蕴含有丰富的哲理,体现了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庄子之“物”是没有分别的万事万物;“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内涵是:万物的演化都遵循自然的规律,

文学评论 | 疑古思想探究古史的层累修缮

疑古是对传统的怀疑,落实于治学,往往以“疑经”“辨古史”的方式表现出来,其悠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以前的先秦时代。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

文学评论 | 汉语建筑类成语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研究

基于《现代汉语词典》对“建筑”的解释,笔者收集《分类成语词典》《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分类汉语成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万条分类成语词典》《多功能义类成语大辞典》和《汉语成语分类大词典》中

文学评论 | 从“志异”到俚曲

出身于日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和商人家庭的蒲松龄,身上寄托着家族几代人考取功名的愿望。然而,当他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的名次后,他的科举之路就此止步。但蒲松龄渴望得到认可的名士心态并未因此而削弱,反而更

文学评论 |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

自然生态问题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工业文明无法隐匿的病态,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回避这种可怖的病态。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探索和认知,都贯穿着整个人类生存史,也成为作家从事文学

文学评论 |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自1951年首次出版以来,这部小说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麦田里的守望

文学评论 |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互文性研究

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关键构成内容。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在历史上的起源、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息息相关。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的

文学评论 | 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方言现象研究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古城孕育了其文学灵魂。尽管教育之路坎坷,他却以非凡的文学才华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其人生轨迹堪称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谈及沈从文,不得不提他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这一文

文学评论 | 纳兰揆叙著述考

纳兰揆叙(1674—1717),字凯功,号惟实居士,纳兰明珠次子,纳兰性德仲弟,生前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掌翰林院,颇为康熙所倚重,堪称股肱心膂。其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病逝,谥号文端,卒年四十

文学评论 | 《我不是药神》符号多义性的呈现

《我不是药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本文借助赵毅衡三维配置理论,分析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符号的边界、冗余,以及多义性的生成和传递。通过这部电影,符号学的深邃理论得以转

文学评论 | 先秦和两汉“玄鸟生商”神话的文化阐释

“玄鸟生商”神话是讲述商民族始祖契的诞生与玄鸟的神秘联系的感生神话,关于该神话的文献记载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先秦和两汉的传世文献最为典型,后世关于该神话的各种阐释均出于此。一、先秦时期的神话叙事作为感生

文学评论 | 非遗视域下的衢州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艺术,尤其是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情感。在中国戏曲大家庭中,婺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浙江地区乃至全国不可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将传统

文学评论 | 从《富春山居图》探析黄公望的艺术特征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最有名的作品是《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在向前人学习的同时也力求变化、力求创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绘画理念,并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品以独特的长卷式构图,展现了江南一望无垠的风景。在墨

文学评论 |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阐述了他的道德义务论观点。在西方现代伦理学中,道德义务论强调人的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或正当性标准,这与以行为后果为导向的“目的论”或“功利主义”形成对比。功利主义主

文学评论 | 安史之乱对唐朝田园诗的影响

田园诗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学,是一种以描绘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体裁。唐朝时期,田园诗多由隐居不仕的文人和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创作。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初盛唐时期的田园诗人们生长在稳定繁荣开

文学评论 | 《子虚赋》《上林赋》李善注的注释研究

司马相如作为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在《子虚赋》和《上林赋》当中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辞藻丰赡、用词工丽、韵散结合。李善在注释时,展现了注音、释义精准,注释有据可循,观点严密中立的注释特点。此外,李善在注释过

文学评论 | 李清照形象在当代京剧作品中的接受研究

新编京剧《李清照》创作于2004年,以李清照创作的十三首词为线索,展开想象构造了系列情节,塑造了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展现出的形象风貌。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李清照在接受史上的形象也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

文学评论 | 自由与天道

《庄子》一书常借助各种动物来进行说理,马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象征。历代注家对于马的研究多集中在《逍遥游》开篇中的“野马”:卢国龙在《“野马”之喻与庄子的哲学悖论》中认为“野马”所喻的是一个蕴含着原始和

文学评论 | 柳永城市词的生活书写及其文化内涵

宋代城市发展迅速,开明的政治风化和发达的小市民经济共同造就了宋代都市独特的城市文化。文与史本就同属一体,探究宋代城市繁华多彩的风情文化,自然绕不开宋代的词。而柳永词从官民日常生活、节日风俗和都市风貌多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