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2024年第6期

躬耕

躬耕2024年第6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躬耕》杂志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培养文学作者,繁荣文学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目录

小说视界 | 惊蝉

一杨诺和母亲从落日的余晖中买菜回来,身影遮掩在城市的楼群,脚步踩下的水泥地面,带着春天刚开始的寒意。目光在城市里并不能延伸很远,杨诺的面前,便只有母亲。她身形瘦削,湖蓝色的羽绒服与花坛里渐起的绿意并不

小说视界 | 独自莫凭栏

1徐卉站在雾里,江风吹拂着她的毛呢外套,远远望去,一个纤薄的身影。她将围巾拉起来,护住头颅,也顺带遮挡住脸上的褶皱。离婚两年,徐卉衰老得很快,就连她自己也不能接受那是自己的真实模样。马路旁一个身着外卖

小说视界 | 最后的任性

五百亩小区住着几千户人家,上万口人。这上万的人口中,生活着各色各样的人,都有着各色各样的经历,自然也都发生着千奇百怪的事。壶爷在五百亩小区这个圈子里,也算是惊鸿一瞥,匆匆而过。壶爷的小名叫“尿壶”,大

小说视界 | 季春时物

春天的末尾,早起还有些寒意,四点钟就去贩菜的张寒穿着军大衣,一边把蔬菜一捆一捆从三轮车上往下拿,一边喊着:“葱八斤,蒜薹五斤,芹菜三斤……”报完了菜,拍拍手上的泥,“都是从地里新摘出来,做酒席新鲜的才

小说视界 | 榆树坡上的茶摊

榆树坡向南有个小集镇,叫状元桥,方圆二十里乡下人的买卖都集中在那交易。卖葱卖蒜图个新鲜卖相,得早起;卖鱼卖蟹讲价时依据动不动弹为死活分等,更得早起。早些年赶集的多是徒步,肩挑车推,为赶早集卖家往往在五

散文短章 | 由南阳麦黄想到的

那年从十堰市出来,向东两小时的车程后山开始慢慢地褪去,前边就进入了南阳盆地,我这个习惯了平原生活的人渐渐地又有了眼见一望无边的自信。黄也是这时出现的,那天阳光像是突然洒在麦田中,透过晨雾肆无忌惮拥抱着

散文短章 | 暖房里的兰姑娘

癸卯年腊月十六的早上,天还黑黑的,朋友的车就停在了楼下,我裹着鼓鼓囊囊的羽绒服,钻进车里。一行四人一路飞驰,天微微亮时,我们就抵达了著名的“兰香小镇”——桐柏县大河镇。远远地,就看到一街两行排满了来自

散文短章 | 笔墨纸砚的千年韵味

一支毛笔一锭墨,一沓宣纸一方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散发着中国文化的韵味。一支笔,书写着千年的日月星辰。一鼎墨,慢慢研磨,便晕开浓浓书香气息。落在纸上,便浸润着千古文化。一方砚,不大不小,不沉不轻,一

散文短章 | 梦里还乡

一记不清是初秋还是深秋,夜晚的校园寂静无声,我像往常一样安坐办公室备课。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因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忽然心生悲怆,却又如鲠在喉,情不自禁掩面而泣。

散文短章 | 淮河源放歌

淮源森林雄奇冰景位于豫鄂交界的淮河发源地桐柏山,森林郁郁葱葱。三九隆冬,往往会雨交雪下半月,冷雨一阵紧一阵松,有时飘洒着雪花,有时抛掷着银豆豆一样的冰豆子儿,“涮涮涮”,下得无休无止。深夜寒风一吹,冷

散文短章 | 隔水青山似故乡(外一篇)

五家渠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所在地,邻近昌吉、乌鲁木齐市,相距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是从乌鲁木齐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近的绿色通道。五家渠一带历史悠久,早在西汉以

诗歌前沿 | 风吹不散(组诗)

木刻每天打磨,一块木板的纹路一把刻刀大地上呼风唤雨,群山失语河流断流,马匹失蹄石头碎裂,盲人赶路牲畜绕行,木屑所剩无几掏空的火,酒浇不灭你的刀,小心翼翼你的泪,进入刀锋孤独逼人:一幅精致的画面无法命名

诗歌前沿 | 空谷回响(组诗)

春水盈盈从堤岸奔向沙滩把白天带入夜晚一个人成为脱缰的马任由春天的河水驱赶星辰练着长跑跟随河流急切的脚步很长时间,孑然一身只要你一松手万物便成了脆弱的灯光请将灯光打包回家我们成为夜的一部分溶解在黑色里暗

诗歌前沿 | 在博物馆见到一面铜鼓(组诗)

竹笛露珠洗亮的清晨,鸟在树上啭啼细柔的波纹在湖面漾动牧羊人坐在坡上望蓝蓝的天悠悠的白云父亲把灯笼挂上门楼脸被那光映红了没办法这些都太需要砍下一节江南的竹子钻几个孔,才能吹出来在博物馆见到一面铜鼓隔着展

诗歌前沿 | 父亲的皱纹(外二首)

老屋在秋风中左右摇晃好像时光把秋千荡到了头皴裂的土坯缝装满风雨露出儿时遥望父母的眼睛屋顶的瓦片像掉下大腿的裙摆死死抓紧半截屋梁,极力遮掩逃跑的光看到老屋我就想起父亲的皱纹风声开始在一些缝隙响起讲述他们

诗歌前沿 | 暴雨之夏(外一首)

雨水冲刷过的土地,清澈而迷人我见过许多微小的生物,爬过落叶的缝隙之夏彼岸花羞涩地开在我梦里五月缓缓打开包裹的躯体和飞鸟一起,潜藏于多面的棱镜移动的森林,梦境的幻象是捉摸不定的风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海的撞

诗歌前沿 | 落叶辞(组诗)

落叶辞母亲送别了土地,目光柔和一只飞鸟将入黄昏的落叶烛火沥干了悬挂的玉米他们需要光和热那是骨子里的渴望秋日里,母亲在村口念叨飞鸟袭过的月亮愈发明亮沉默已久的稻草人被落叶代替温暖的炉火燃烧着落叶最后的诉

诗歌前沿 | 母亲的白色(外三首)

扁担上的水桶,装着村口的山。池塘到屋后菜地隔着炎热与寒风的距离。时光的重量我称不清楚。二十六岁时我开始闯荡世界,那就截取自认为真正成年前的那一段:桶内,水的身影和步子从疾步走成踉跄从霜凝为雪再化成水水

诗歌前沿 | 山上的艾草(外三首)

我摘下一把山上的艾草,轻轻投在家乡的江里,看它随波逐流,又随风起舞不时挣扎出水面的叶尖。仿佛在给后人诉说着那个遥远的午后,汨罗江畔的石头为何那么沉重屈原,你肯定没有走远,你的身影一定还在江水深处,静静

诗歌前沿 | 河南诗歌二十家之田桑研究专辑

田桑简介:田桑,原名田玉强,1966年出生,河南南阳人。诗人,资深媒体人。曾担任《名人传记》杂志主编,河南省名人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学时代开始诗歌写作,曾自编过阶段性诗集《东西南北风》《田桑诗抄1

诗歌前沿 | 叙事与抒情的交响

作为河南先锋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田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时期就开始了他的实验性诗歌写作。他在当时备受诗坛瞩目的《诗歌报》首届探索诗大奖赛中的获奖作品《一棵星星草在语言里燃烧》就已经充分彰显了其诗歌

诗歌前沿 | 诗在我们身上挖掘

1诗是什么?三十多年前刚写诗不久,我就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太多,古今中外仅是诗歌大师们对诗的论述就已经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由此诞生了缤纷的诗观、诗体,也产生了五花八门的流派、主

诗歌前沿 | 田桑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1987年10月,自编阶段性诗集《田桑诗抄1987》。在《奔流》杂志发表诗作《无题或纪念碑广场》。诗歌《一棵星星草在语言里燃烧》获《诗歌报》首届探索诗大奖赛三等奖。诗作后收入获奖诗集《盗火者》。199

征文一览 | 麻雀

熟悉它的澄澈小眼轻依奶奶的脊背上,啄透一个年轮压榨的回忆烟囱上,瓦房顶,挂满红柿的老树它唱歌,跳舞它要炫彩自然的白,迷蒙的黑它欲狂比百鸟图腾的蓝青画卷拥挤脑海的轻奢之风,是我喜欢的一种光芒我们狭路相逢

征文一览 | 放下世间事,与君同看花

1陌上杨柳随风,窗外月季花红。又是一年初夏,百花争艳,花红柳绿,你若佳人般在风中绽放。人说沉鱼落雁,我没见过西施、昭君的容颜,也没见过她们溪边浣纱的曼妙身姿,可你却是我身边的故事。每一次春花烂漫,每一

征文一览 | 月季之约

南阳月季知时节,百般红紫醉暮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光正好,微风轻扬,月季领风骚,一花动宛城。听说月季大观园的月季正在怒放,我趁着假期准备赶赴月季之约。走到小区的楼下,朵朵月季迎着风优雅

征文一览 | 此花无日不春风

八百多年前,一处湖光山色交映的胜境,书生杨万里身着青衫,身姿挺拔,立于古桥之上。他手捧简牍,目光落在一簇芬芳四溢的月季花前,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举目所及,一朵月季花刚刚从含苞未放的花蕊中探出头来,另

征文一览 | 一城春色半城花

暮春,南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月季花,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精彩画卷。月季花,作为南阳的市花,以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姿态,点缀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使得“一城春色半城花”的美誉名扬天

征文一览 | 花舞宛都

南阳,有幸去过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第一次是陪朋友买玉,虽匆匆一瞥,却被细腻柔润、色泽斑斓的南阳独山玉深深吸引。那翠绿的玉,散发着柔嫩的光,绿得可爱、绿得晶莹、绿得透亮、绿得纯净,绿得令人心

征文一览 |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红了》是刘远彬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可信的故事再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的追梦历程和人生奋斗轨迹。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主人公赵志刚丰富多彩的高中时代生活

往期杂志

更多